close

空間智用以國土空間規劃為指引,以數字化改革手段為牽引,以空間高效集約節約利用為目標,立足全方位覆蓋、全周期監管,聚焦空間謀劃、土地儲備、產業招商、土地供應、利用評價以及存量盤活等內容,以碼銜接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構建「謀地、儲地、讀地、供地、管地、評地、盤活」全周期閉環管理的應用體系,包括建設項目空間謀劃系統、土地儲備全程監管系統、數智產業招商地圖、建設用地供應動態監管系統、節約集約利用監管系統、一地一碼時空關聯等應用,實現業務協同關聯、信息實時獲取、規則自動核驗、及時監管預警於一體的空間利用智能化應用,助推土地資源要素高效合理利用。目前,我司空間智用信息化應用已在浙江、江蘇、山東、安徽等地開展省市縣多級實踐,本篇我們挑選部分案例進行分享。



推進土地資源高效配置,探索港城特色土地儲備全周期管理新機制

張家港市基於自然資源和規劃一體化協同應用,聚焦土地儲備全生命周期,打造具有港城特色的土地儲備綜合管理應用,包括土地儲備業務管理,土地儲備全周期監管一張圖,港城尋地,合同管理等模塊。以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土地儲備「圖文檔一體化管理」及土地儲備計劃、實施、入庫、管護、供應等業務辦理的規範化和科學化,全面摸清市本級儲備土地「家底」,掌握市本級儲備土地存量及分布情況,實現了儲備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時,向前關聯用地報批業務,向後銜接土地供應業務,實現了批征儲供用全鏈協同,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要素保障。

-張家港土地儲備一張圖系統界面截圖-





「雲上讀地」 打造土地開發利用新模式


某市基於局內自然資源和規劃一體化系統建設雲上讀地數字化應用,圍繞「給土地賦碼、讓數據賦能」的理念,建設雲上讀地、網上交易、線上簽約、碼上監管等內容,給每一塊土地進行「身份賦碼」,並在土地達到供應條件後,將公開出讓地塊的坐落、現狀、規劃、周邊配套等核心信息以圖文並茂+地塊二維碼的形式在網上進行公布,實現遠程交流、線上互動、線上簽約的「雲」閉環。下一步,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繼續探索「雲端推介」、「地等項目」等場景深入應用,以更好的方式及服務提升土地開發利用效率。

-某市「讀地雲」系統截圖-





面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也都在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上展開了不斷的探索,形成了依託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貫穿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全周期的數字化管理體系,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土地要素保障,也為充分挖掘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潛力,構建可持續、綠色空間發展新格局,實現空間利用效率和經濟發展雙提升發揮了基礎性作用,是從空間利用維度深刻理解共同富裕內涵的重要探索。



END

往期回顧







1.張家港市產業用地「標準地」展示推介平台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專輯推介






關注我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