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❶前言

各位你們好~
咱又滑雪滑到一半突然冒頭了
沒辦法,昨晚上睡前例行刷兩篇paper助眠,
結果很焦慮,
並且這份焦慮似乎還牽涉到一個現實問題,
特別是跟各位海外黨朋友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
【要不要等專門針對Omicron的增強針?】
答案是:可能不用等了……有啥打啥吧(/攤手)
下面咱簡單解釋兩句。

❷上文回顧

首先,上一集請看這裡:[含焦量10.0]原罪
上一集提到了「抗原原罪」這個概念,

——也就是下面這樣一個理論(借用免疫學大佬祁海老師的原話):

或者用更直白的比喻手法來解釋:

在抗原原罪的語境下,

免疫系統建立免疫應答,

就如同一般人掌握一門外語。

如果從小開始學習的話呢,

這外語說得既流利又地道毫無難度;

但如果成年後才開始着手學習的話,

多半就會帶上某種受母語影響的奇奇怪怪的口音——

這裡的「母語」代表免疫系統第一次接觸的病原體;

「外語」則代表免疫系統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接觸的,

發生抗原漂移之後的新病原體;

而「奇奇怪怪的口音」…就是所謂的抗原原罪。


❸來自Moderna的壞消息

Moderna和NIAID疫苗研究中心昨天晚上剛剛發出來一篇預印本。

——開門見山,請品鑑:

標題:
獼猴接種原版Moderna增強針或Omicron定製版Moderna增強針後引起的B細胞擴增、中和抗體應答及針對Omicron的免疫保護
簡單來說,
Moderna他們拿出了壓箱底的已接種獼猴模型~
然後進行了以下操作~

——請品鑑:


高亮部分翻譯成人話:
- 選取8隻獼猴,接種兩針原版Moderna(間隔28天);
- 接種完畢41周後,再次接種第三針;
- 其中4隻接種原版Moderna作為增強針;
- 另外4隻則接種Omicron專門版增強針;
- 接種增強針兩周之後,橫向對比以上兩組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滴度(GMT);
- 其中原版增強針組對於B.1株和Omicron的GMT分別是5360和2980;
- 而Omicron專門版增強針組的GMT則分別是2670和1930。

鑑於此,Moderna和NIAID得出結論:各位洗洗睡了吧……Omicron專門版增強針沒盼頭了
——或者,一圖秒懂,請品鑑:

↑ 上圖左邊是用活病毒跑的抗體中和測定結果,
右邊則是拿慢病毒假病毒跑的抗體中和測定結果。
其中,縱軸=中和抗體滴度(ID50);
橫軸=接種後周數;

不同顏色的實線=原版增強針vs不同變異株的戰績;

不同顏色的虛線=Omicron專門版增強針vs不同變異株的戰績。

結果……

慘不忍睹……

Omicron專門版增強針全面落敗~

就連針對Omicron本身的戰績也一樣落敗

所以說好的「Omicron專門版」(Omicron-specific)呢?

這活生生的抗原原罪,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以上預印本原文請看:

mRNA-1273 or mRNA-Omicron boost in vaccinated macaques elicits comparable B cell expansion,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nd protection against Omicron

MatthewGagne et al,

bioRxiv2022.02.03.479037;doi:https://doi.org/10.1101/2022.02.03.479037


❹來自康復者們的壞消息

所謂抗原原罪,

一般來說,

對於自然感染的影響,

可能會更加嚴重……

現如今Moderna的增強針算是拉胯了,

那麼自然感染又是啥情況呢?

咱繼續品鑑品鑑。

——請看:

標題:

Omicron康復者血清的中和免疫保護數據
以上是因斯布魯克醫科大學Kimpel老師的最新預印本一枚。
標題已經非常開門見山了,
咱就不多做介紹了,
直接進入喜聞樂見的一圖秒懂環節吧。

——請點擊大圖品鑑:

↑ 以上A、B、C、D四張圖表,分別是:

已接種且沒有既往感染史,後來感染Omicron的康復者;

既沒有接種也沒有既往感染史,後來感染Omicron的康復者;

完全接種且有既往感染史,後來再次感染Omicron的康復者;

沒有接種但有既往感染史,後來再次感染Omicron的康復者。

然後照慣例,縱軸是中和抗體滴度(IC50),

橫軸則是各款不同的變異株。

明顯可見,

除了在圖B裡面,康復者血清 vsOmicron的中和抗體滴度相對其他變異株更高之外,

其他圖A/C/D裡面,針對Omicron的中和抗體滴度都是最低的

親,這可是感染Omicron之後的康復者血清啊……

為咩針對Omicron的中和抗體滴度反而最低?

這難道不是大寫的抗原原罪?

(至於圖B,既然沒有預存免疫印記,自然也就無從發生原罪

以上預印本原文請看:

Neutralization profile of Omicron variant convalescent individuals

AnnikaRössler,LudwigKnabl,Dorothee vonLaer,JanineKimpel

medRxiv2022.02.01.22270263;doi:https://doi.org/10.1101/2022.02.01.22270263

❺最後順手翻個舊賬

正好上面提到了圖B,

那麼咱就針對圖B的造型來翻一筆舊賬吧~

請看這裡:[勘誤重發]論,喪事喜報的藝術(順便加點料)

在上面這篇舊賬裡面,

咱扒了這樣一位自稱專家的奇葩~

——請品鑑:

這位磚家聲稱:「感染Omicron的患者血清可產生對其他突變株的廣譜中和活性」

——實際情況,請憋笑品鑑:

↑ 咱把上面的圖B放大放大,

這樣大伙兒看得更清楚一點~

除了照慣例,縱軸代表中和抗體滴度,橫軸代表各款不同變異株之外,

縱軸刻度「16」處那根黑色虛線,代表了中和抗體檢出限。

低於那條虛線的,基本上約等於沒有中和免疫保護。

所以咯,情況就是這麼一種情況。

感染Omicron後的康復者血清,對B.1株、Alpha、Beta、Gamma、Delta統統沒有交叉免疫保護;

(甚至這玩意兒連對Omicron自己個兒的免疫保護都低得可憐

——現在請讓我們再一次鞭屍這位磚家:

磚家粉絲甲:「感染Omicron等同於接種廣譜疫苗了?」

磚家本尊:「副作用大一丟的疫苗」

所以你美現在日死2500+,

這「廣譜疫苗」的副作用可真的是「大了一丟」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