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舉辦的「2022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雲今年新成立的智慧運營商部門迎來首次亮相,這一獨立部門的成立用意在於加深和運營商之間的合作。部門負責人沈可,曾經在運營商工作多年並主管雲數據業務,如今任職騰訊雲副總裁。
接受C114等媒體採訪時,沈可指出,這是騰訊自2018年的「930」變革後,擁抱產業互聯網、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舉措之一。騰訊本身與運營商有大量合作,今年隨着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經營工作需要,將分散的資源集中成立了智慧行業九部,即智慧運營商部門。
「公司賦予我們明確的任務,就是將運營商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深耕發展。」沈可表示,「新部門的定位,是致力成為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合作夥伴。」
新部門如何開展合作?
相比其它行業,運營商行業較為特殊。沈可認為,運營商在數字化轉型過程具有二元一體的身份:自身需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同時也是幫助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參與者,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排頭兵。
因此,智慧運營商部門的定位,一方面幫助運營商自身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和運營商攜手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具體來說主要有:一是幫助運營商的核心系統和業務全面上雲;二是幫助運營商進行辦公系統的數字化改造;三是攜手運營商共建綠色低碳數據中心,並參與運營維護工作;四是合作推動數字化營銷;五是依託運營商的5G網絡,推動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落地。
「以前騰訊和運營商主要是資源層面的合作關係,譬如採購帶寬、租賃機房等。930變革後,我們真正進入到行業領域,雙方開始增加技術、業務層面的合作,這將是雙方現在和未來合作的重點方式。」沈可表示。
沈可舉例,運營商是數據中心建設的主要力量,騰訊雲則是一個大體量的數據中心業務的使用者和實踐者,自研了數據中心領域的主要配件,例如微模塊T-MDC和集約化機櫃T-block,還有自研星星海服務器等,並可提供高度集成的硬件解決方案和智能維護系統。這些方案和能力可以部署到運營商已建成和新建的機房內,幫助提升運營效率,降低PUE值。更進一步,騰訊雲還可以從算力網絡角度推進合作,幫助運營商提升數據中心算力,以及針對不同應用需求的算力編排、算力調度。
對於可能的競爭關係,沈可並不擔心。的確,雙方既有合作也有競爭,但合作的基本面遠遠大於競爭,未來合作的空間也會更加廣闊。「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足夠大、客戶體量和市場規模足夠大,沒有誰能包打天下,相互合作才能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例如在雲業務方面,運營商天生在網絡資源、雲邊結合、算力集群方面具有優勢,同時基於海量客戶資源,在大數據治理、物聯網方面有很多經驗和積累。騰訊雲則在大規模公有雲、AI、安全、RTC實時音視頻、數據庫、雲原生領域擁有很深的技術儲備和應用經驗。很顯然,雙方攜手合作,可以為行業客戶提供更加強大的雲計算解決方案。
5G是重點合作方向
智慧運營商部門對接的不僅僅是三家運營商和鐵塔集團,還有各個省分公司、地市公司、專業公司。沈可強調,這要求專業人才靜下心來,長期紮根於此。例如,運營商很多專業子公司,是騰訊雲的技術合作主體,面對潛在的龐大客戶群,需要雙方建立長期的互信,更好地適配雙方的能力和資源並對外輸出。這是成立該部門的關鍵驅動因素。
在具體合作內容上,則需要雙方大量的磨合。一款產品對外輸出,是通過API的形式、私有雲的形式,還是SDK嵌入的形式調用,需要雙方技術的磨合;雲業務合作時, 雙方SaaS、PaaS和 IaaS之間的結合,需要做到顆粒度更小、解耦更靈活、適配性更強;還有不同的計費系統和計費模式如何對接等等,不一而足。
「要擴展合作就必須進行上述磨合。把這些都做好了,以後才能展現出更大的市場潛能。」沈可表示。
在具體的合作實踐上,沈可對C114特別強調,5G是騰訊雲與運營商合作的重點方向。除了基礎設施,還有大量的5G業務場景合作,例如雲渲染、區塊鏈、全鏈路加速等,既服務C端客戶,也面向B端客戶。
例如,騰訊雲擁有5G多網聚合技術,通過提供5G+Wi-Fi雙通道加速能力,可以讓信號更加穩定。該技術目前已經和運營商進行了大規模實踐,並進入到正式商用階段,在部分省分公司推广部署。
再如,騰訊雲可以提供強大的渲染能力,尤其是實時音視頻技術,讓運營商用戶全真互聯的體驗感更好。這一技術在C端和B端都有廣泛應用,在B端可以通過5G網絡讓雲的渲染更逼真、更實時性,例如在線營業廳的數字人客服,可以更好地勝任工作。
騰訊雲還可以提供場景化AI能力,為運營商一些重要的業務場景助力。以5G而言,隨着打造成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這一能力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體驗,從而使5G消息業務發展更加健康。「騰訊有5G生態計劃,也成立了5G測試中心、5G創新中心。我們要把各項技術和能力和5G結合起來,為運營商提供服務。」沈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