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運動界泥石流」張國偉、「洪荒少女」傅園慧,還是王濛,這種適合於互聯網的個人魅力,往往是體制內運動員中極少數的偶然。
因此,很多人對王濛的MCN機構的擔心是:會不會只有一個王濛?
文 |高越
編輯|楚明
運營|田寶


最近,冬奧會四金得主王濛,成功實現「再就業」。
坐在解說台上,王濛是一個「另類」的解說員,既能把判罰、晉級等賽場形勢判斷得既快又准,又能上演單口相聲,貢獻「我的眼睛就是尺」等金句,給記者翻譯東北話「隔路」的英語含義是「special plus」。

▲王濛稱自己的眼睛就是尺。圖 /@微博
到了直播間,王濛是最有流量的KOL,面對武大靖連刷的3個火箭,只回應一句「好好備戰「就直接將其踢出直播間。
可以說,除了短道速滑,她在「說」這個事業上找到了突出的競爭優勢。作為一個東北人,冰雪、語言以及幽默基因,似乎都是家鄉對她極大的饋贈。
王濛在北京冬奧會期間至少上過三十多次熱搜,多次登頂微博榜一,全平台粉絲量超過900萬,成為可以與冰墩墩、谷愛凌一較高下的冬奧頂流。
王濛不僅要實現個人的再就業,還要為更多退役運動員尋找可能。她還有一個新身份,一家MCN公司的老闆。
這家公司不社招,不校招,只面向退役運動員。有光環的世界冠軍可以培養成達人,而那些未能進入國家隊的無名運動員可也以通過專業培訓,成為幕後工作者。
一直以來,退役運動員後的就業,就像是冠軍光環下的陰影,一直是被忽略的行業痛點。
據國家體育局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00多名專業運動員面臨退役。成為教練是很多人的選擇,在游泳項目中這個數字是九成,放在其他受關注的項目上,也並不誇張。
但教練崗位也是有限的,有的人並不適合做教練,還是有很多人註定要轉型,面臨「重頭再來」。真正處於困境中的運動員,往往是被動轉型,如果自身項目受到的關注少,加上多年傷病和文化水平的困擾,再就業始終是難題。舉重冠軍鄒春蘭退役後曾當搓澡工的故事讓很多人驚訝,即使是冠軍,也難免窘境,更何況那些沒登上領獎台和中途「掉隊」的普通運動員們。
因此,王濛要做的是退役動員再就業的事情,想辦法讓「為體育努力了十幾年,沒有光環的人,可以養家糊口,為未來的生活爭取一份保障」。
一個王濛還不夠?無論是在賽場還是在商界,王濛從來都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迎來流量高光前,王濛同樣擁有淡出大眾視野的8年。
從愛鑽研、能琢磨的天才運動員,到新晉商人,這並非一蹴而就,彎路也沒少走。
時間回到8年前,索契冬奧會前22天,王濛在內部集訓中受傷,導致右腳踝關節內踝和外踝雙骨折,需要上10厘米的鋼板並休養一年。這意味着,王濛不僅與索契冬奧會遺憾錯過,還不得不淡出賽場。
躺在病床上的王濛開始琢磨起自己的商業之路。第一次嘗試是成立一家體育文化產業公司,生產銷售體育服裝、鞋帽、配飾和體育器材,兼經營滑冰俱樂部,註冊地在老家七台河。
據《新京報》報道,在很多接觸過王濛的人看來,她有悟性、誠懇、聽得進去意見,可以算是很具有商業頭腦的人。有個體現是在為公司設計logo時,王濛一開始想出3個備選,但七台河工商部門建議她,眼界放得長遠一點,現在冰雪痕跡太多,如果未來跨行業、跨領域會有些不便,應該有個更大的主題表達。不到一周時間,王濛重新拿出了40多個logo。
創業從商,是很多退役運動員會嘗試的選擇,但成功者太少。典型的例子是鄧亞萍,她先是跟俞敏洪合作,想要做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平台,但失敗了。後來,她又擔任即刻搜索的總經理,這個項目在她任職期間總投資將近20億元,卻依然未能做起來。
剛剛創立公司的那段日子,王濛常常穿梭在各種場合,確認各種細節,「親自去闖一道道關卡」,但她卻沒能將賽場上的一鳴驚人重現於商海,反而「全都是困難,全都不是她能駕馭了的」,最終花了大價錢建好的廠房卻連正式投產都未開始。第一次從商試水,只是交了一筆不菲的學費。
一條路不通,王濛只能向田亮、楊威等人學習,轉向另一條路,進軍娛樂圈。
從2016年開始,王濛參加過大大小小的綜藝。她扮演過福星和織女,與一眾明星一起玩類似「撕名牌」的遊戲;在《跨界喜劇王》里,她穿着粉紅色大褂跟嘻哈包袱鋪高曉攀一起說相聲;和黎明一起上《非凡搭檔》,王濛曾在鏡頭前抱怨說,我永遠都在等,出發前等黎明找帽子,下車時等黎明拿背包,游泳場等黎明換衣服……上演從迷妹到脫粉的辛酸史。
這些節目的關鍵詞總是圍繞着「跨界」與「搞笑」,與王濛擅長的冰雪運動並無關聯,並且當年它們都反響平平,幾乎沒有水花。即使如此,王濛也不是節目的中心,往往都是在賣力地輔助與配合。
一路平淡的影響力線條,終於迎來第一個上升的小拐點,這個點是2018年的平昌冬奧會。
在賽期中,鳳凰網以王濛為主理人推出系列視頻節目《濛主駕到》,其中最受關注的一期要數第三期。當時正值短道速滑的第二個比賽日,中國短道隊丟掉了女子500米項目的霸主地位,正值王濛的第三期節目播出,她在節目中揭秘中韓短道隊20年的恩怨故事,發言語錄被大範圍傳播討論,淡出賽場多年的她因此登上熱搜第一。
雖然熱度只是短暫停留,但我們還是能夠窺見一些門道。一味地跨界和搞笑對王濛來說並不算妙招,無人可敵的專業與一針見血的個性以及語言特色似乎才是王濛的訣竅。
2018年,王濛以教練的身份回歸體育界,一度擔任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國家隊教練組組長。她的教練生涯持續2年時間,就宣告結束。
直到這次北京冬奧會,王濛才算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領地。她靠解說晉升冬奧頂流,以至於網友稱「請把王濛焊在解說席上」。配套的直播節目《濛主來了》,以及《冬夢之約》和《運動者聯濛》真人秀,讓她保持喜劇人的特質,還持續輸出了「我在雪場上,沒有什麼不可能的」的拽姐個性。
冬奧冰雪的風吹來,家門口的位置再加上專業能力和個性,可以說,王濛的商業變身,是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產物。


如果把MCN機構比作一棵樹,作為頭部KOL的王濛就是樹幹,她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當北京奧運會給予的養分消失,樹幹要如何扎得更深、蔓延更遠。
將其他運動員的商業化之路進行遷移,大概可以推測出王濛為自己準備的幾張牌,第一張是直播帶貨。
在「王老闆」的商業版圖中,她所擔任法人的北京瀾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演出經紀、從事互聯網文化活動與互聯網銷售等,完全可以開展達人商演和電子商務的業務。同時,她所擔任高管職位的4家公司,經營範圍均涉足銷售,品類包含日用品、文化用品、體育用品與工藝收藏品等。
也就是說,未來,我們很有可能看到申請過「濛主播」「濛主來了」「濛主解密」「運動者聯濛」等商標的王濛帶來直播間內的「嘮嗑式帶貨」。
直播經濟下,平台分成、廣告主廣告費以及粉絲的IP消費都是可觀的變現手段,帶貨主播是很多運動員會選擇的新身份。
典型的例子是張繼科。他從2020年開始直播,創造過幾個小時帶貨900多萬元的紀錄,直播2小時賣出去200萬元,在同時間所有的帶貨主播中高居第一名。在去年8月,張繼科還曾與田亮聯手帶貨8小時,吸金520萬元。
同時,帶貨往往沒有世界冠軍還是全國冠軍的區分,誰都可能是主角。跳高運動員張國偉因拍攝「龍吸水可樂」小視頻成功出圈,獲封「體育界泥石流」稱號,後來在京東直播間開啟了帶貨生涯。
論及口才,王濛的單口相聲功底和東北話十級持有者的身份,幾乎沒有運動員可以一較高下。但變身「濛主播」並非如此簡單。帶貨往往要人物配套,才能說進觀眾的心裡,劉濤以居家好媳婦深入人心,適合為生活類的品牌帶貨,陳赫被貼上好吃、會吃的標籤,為食品類品牌帶貨才恰到好處。作為短道速滑女王的王濛,被大家建議與冰雪運動品牌合作,帶貨運動服裝、用具等商品。
但羅永浩曾經在直播間說過,直播帶貨的本質是大型團購。冰雪運動商品能夠帶來多少消費者?之後如果將帶貨範圍擴展至運動品牌甚至是食品、日用品等品類後,要如何保障選品的質量?又如何與其他運動員和明星們競爭?
第二張牌,也許還是參加綜藝節目,保持熱度。
王濛的商業變身離不開平台的推手。抖音為王濛推出直播節目,咪咕視頻也花了大力氣,先是開發專注於新生代解說員遴選的微綜藝,後來又以她為核心策劃運動真人秀。
咪咕這一步是個好棋,王濛確實也造福了咪咕。作為與央視頻唯二兩家可以在移動端看冬奧直播的APP,許多人為了王濛下載咪咕,下載量從單日8萬猛漲至33萬次。百度指數也陡然升高,遠超三大視頻平台「優愛騰」。而王濛的巨大作用,也令業界擔憂,一旦這位福星下線,用戶也會離開咪咕。
冬奧之後,短視頻平台、各大衛視在「3億人上冰雪」的全民熱下,也許會競相推出冰雪類節目,屆時他們首要爭搶的對象大概就是這位濛主。同時,參加像《超新星運動會》這樣以明星為主體的體育綜藝,或是《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等依託語言的節目,都是王濛的好選擇。
在《光環之下》的採訪中,王濛還曾透露有拍攝體育短劇的計劃。也許不久之後,就能看到有視頻平台跟她合作。
但競爭與選擇同樣是擺在面前的兩塊巨石,王濛目前只在冰雪運動類綜藝中占據頭部明星的地位,如何擴展自己在其他綜藝類型中的競爭力,面臨的問題還有很多。
如何持續黏住流量,將是王濛冬奧之後的長久命題。



王濛的目標是自己的MCN公司,能夠長出枝丫,還要能長得枝繁葉茂。
如果想要複製下一個王濛,難度極大,因為她征服大家的,恰恰就是她獨一無二的特質,這是一條無法抄作業的路。
看過王濛解說的人,很難不被吸引。以往我們所熟悉的大多是客觀、穩定、簡明扼要的解說風格,相比之下,王濛更敢說、更有趣,也更將心比心。有人喜歡她的專業判斷,有人喜歡她的喜劇效果,也有人被她的同理心所打動。
范可欣拿到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賽金牌,王濛說「小范圓夢了」,讓觀眾知道這枚等了12年的金牌來之不易,「值得所有人的掌聲」。李文龍獲得男子1000米銀牌,王濛說「別忘了我們的國民小兒子」,告訴觀眾李文龍如何執行護滑任務,一路卡住對手路線,確保隊友領先,呼籲大家不要只關注冠軍,還應該欣賞每一位運動員的價值。
甚至在點評任子威的能力時,直接喊出暱稱「大象」,對他說,「大象,就是一個人踹下來九圈就完了,讓他們後面自己爭去」。
她身上總是有一種大姐大的狂勁和義氣。她理解每一位運動員以及對手和裁判,認為「每個人都不容易」。這讓她在情感上也連接了觀眾。
這種情緒特質是王濛骨子裡自帶的,她從小上房揭瓦,一路野蠻生長,後來三出三進國家隊。她曾因與主教練李琰發生衝突,在2007年的亞冬會採訪中直言「要回地方隊」。但這個故事後來以王濛500米衛冕成功、在冰場當眾向李琰下跪感謝作為結尾。
她是隊裡的「刺兒頭」,也是隊友們心裡的主心骨,狂勁的個性曾經讓王濛受到爭議,也吃過虧。如今,給自己的稜角加上「保護層」,做好風控,避免陷入麻煩,也是盛名之下的王濛需要做的事情。
縱觀其他運動員,想要成為KOL,都需要一份與眾不同的特質。張國偉每次越杆都要以「白鶴亮翅「亮相作為標誌動作,後獲封「龍吸水錶演藝術家」後,持續在抖音更新搞笑視頻,目前已經有3000多萬粉絲關注;傅園慧採訪中一句」洪荒之力「出圈,後來參加《我家那閨女》《女兒們的戀愛》等綜藝,將快言快語的傅式父女一同帶火。
但無論是「運動界泥石流」張國偉、「洪荒少女」傅園慧,還是王濛,這種適合於互聯網的個人魅力,往往是體制內運動員中極少數的偶然。
因此,很多人對王濛的MCN機構的擔心是:會不會只有一個王濛?
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周洋常常出現在王濛身邊,無論是短視頻、直播,還是綜藝。目前,王濛的公司尚未宣布簽約任何運動員,但不難看出,周洋正是王濛最想培養的第一位KOL。
2月16日,短道速滑進入最後一個比賽日,王濛拉上同樣是奧運冠軍的周洋一起解說。她不斷助攻周洋打開「話匣子」,曾經因為周洋說話太少,對她說「再不說話就把你踢出去」,極力想推出這位最要好的隊友和朋友。
但相較而言,周洋的出圈程度遠遠不如王濛,周洋47萬抖音粉絲與王濛的600多萬也存在巨大差距。
如何創造下一個成功的KOL,王濛的支持者們曾為她提出建議,有人認為不能吃老本,要挖掘運動員的不同特質,還有人認為可以與已經有名氣、有成績的運動員建立長期聯繫,等到他們退役之後,再進行簽約。
在《濛主來了》的直播節目中,王濛就邀請過舉重冠軍李雯雯一同連線直播,這可能是一場KOL的」試聽課「和」彩排「。
王濛一直是有野心的人,「滑冰只能是必勝」,也獲得了奧運冠軍這個最大光環。但她始終認為自己的人生光環,應該照得更亮。
她想以自身能量照亮更多同行,用商業的方式將這種期許落地,最終讓更多的「王濛」冒出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資料:
1.鳳凰網 濛主駕到
2.騰訊新聞 財約你
3.新浪娛樂 光環之下
4.互聯網+體育 就業難,運動員更難
5.鏡像娛樂 王濛的野心不止體育界
6.新晚報 王濛成立文化產業公司,成為現役運動員從商第一人
7.雷達財經 王濛為運動員帶貨搭了座「橋」
每人互動
你覺得「王濛」可以複製嗎?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