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的新書終於出版了,以往的心得和總結的一些歷史經驗,就有一部分收錄在下面這本書里。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下方的封面圖片,就可以直接下單。
再此之前,我們已經出版了第一本書《效率人生》。第一本書出來以後,不少讀者表示了喜歡。
大家覺得有一本實體書好,邏輯相對更連貫,拿在手裡可以偶爾翻翻,也不用在公號里亂翻了。
而且經過整理和邏輯串聯的文章,看起來更有系統性,可讀性也相對會更強。
很多人看文章的習慣往往是這樣的,看過之後會有一點印象,但是當時理解不夠深刻。
過一段時間又會回頭再看,突然又發現自己找不到了,這個問題還挺困擾大家的。
所以在過去很長時間裡,一直有人問我們什麼時候,會把文章編輯整理的更系統一點出書。
其實在此之前,我個人並沒啥出書的興趣,原因也非常的簡單。
一個是覺得公號很多東西寫過了,再編輯整理要花很多時間。大家想看啥自己在公號看,其實就好了。
另一個是我自己實在太忙了,手頭的事情也確實太多,根本沒時間花費大量時間來編輯整理圖書的內容。
要知道出版一本圖書,其實並不像寫公號上的文章那麼隨意。
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整理圖書內容,同時還需要經過相關單位的審核。
第一本圖書之所以會出現,也是編輯催了我這邊很多次,最後才答應的。
而且編輯答應了,他們那邊來做內容的梳理工作,在這個基礎上我再查缺補漏,做出內容的完善,這讓我省去了大量的時間。
沒想到第一本《效率人生》出來以後,大家的反響還不錯。很多人覺得,自己看完收穫挺大。
而且不少還讀者給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家裡的孩子,當做禮物送了我的第一本書,周邊人的反應也都不錯。
於是就有了編輯就催着再接再厲出第二本,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看準》這本書。
在《看準》這本書中,我們系統的整理了過往文章里,對很多經濟現象的分析。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做了查缺補漏以及一些內容的完善工作,使得過去的文章更加嚴謹。
這本書之所以命名為《看準》,就是希望大家也多多研讀歷史規律。從而「看準」更多投資機會,避免投資的陷阱。
要做到這些,需要我們深入觀察近代史,尤其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後,信用貨幣時代的近代史。
通過從近代史裡面各種事件的凝練總結,分析經濟現象背後的內在邏輯。
因為投資這件事,其實是一個見山是山的東西,充滿了嘲諷的逆人性,卻又最符合人性。
不管你投資師從何人,讀過多少投資大師的經典著作,鑽研過多少投資秘籍。
甚至實地調研走訪過多少實體企業,都不一定能幫助你達成投資目標,甚至有時候會反噬。
道聽途說的各種消息,只有在上漲階段會起到助力作用。過了那個階段你回頭看,基本是鬼話連篇。
如果你高位沒來得及跑,或者說高位聽信了這些鬼故事衝進去,基本又變成了接盤俠。
對於投資本身而言,能夠不斷迭代找到增量和選對賽道,其實是一種能力。
當然這個能力,不是別人教了你什麼固定套路和公式就會。還需要自己不斷的回顧總結,形成自己的判斷和對策框架。
如果老師教了你公式,你就會解題,就能考出好成績,那學校里就沒有差生了。
那麼每個讀書的人,都應該能順利考上高中之後讀大學,也不會有初中升高中6成的淘汰率了。
不斷學習總結,形成適合自己性格的思路、判斷和對策,是投資能獲利最大的因,也是最難的果。
投資這件事,就是這麼考驗你的回顧總結能力,就是這麼考驗你的預判和對策,就是這麼考驗你的人性。
當然了,這一切歷史上都是多次發生過的。回看近代史我們也都能看到類似的影子,而且這個影子是重複再重複的。
為啥時代進步了,過去的事情還會不斷重複呢?因為投資的背後是人,人性千百年都沒啥變化。
這就導致了雖然時代進步了,但是很多事情我們在近代史上,都能看到一些影子和參考。
我們《看準》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和框架,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引申出來的。
如果你需要《看準》這本書,可以點擊上方圖片下單,也可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下單。
或者在噹噹搜索《看準》,也可以購買。期待大家讀完以後,給我一些反饋。
最後,感謝每一位支持我的讀者,因為每一件事情最終能夠達成,是因為其中的正反饋。
正因為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才讓我有了不斷寫下去的動力,也有了公號這麼多的內容。
怎麼說呢,人無完人,書也沒有完書。書里的內容,很多是我個人回顧歷史做的一些思考。
這些思考代表的,也只是我個人看問題的角度。希望這本書大家看完以後,能獲得一些啟迪和收穫。
最後希望,喜歡這本書的讀者會多過討厭這本書的人,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