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月15-3月17日,歡迎報名!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國網民達9.89億,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82億。網絡購物的迅猛發展帶動了快遞運輸業的蓬勃發展。過去十幾年,快遞行業連續多年增長率高達50%。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目前快遞行業日均業務量超過2.4億件,僅2020年「雙11」當天處理快件就高達6.75億件。估計到2035年,年快遞量將超過2000億件,是目前快遞量的10倍。然而,快遞行業在帶動經濟活力的同時,也給環境和資源帶來了新的負擔。


1.綠色發展新難題

除了運輸中的能源消耗以外,快遞包裝的使用會對資源和環境造成壓力。現階段,快遞包裝按照材料主要分為紙質類和塑料類。

如果按照運單數量核算,主要包裝材料中瓦楞紙箱占44.03%,塑料袋占33.52%,套裝紙箱占9.47%,其餘的則為編織袋、珠光袋、泡沫塑料、文件袋等。

在包裝過程中還需要使用大量膠帶進行纏繞和加固。紙箱、塑料袋及膠帶在生產過程中會耗費資源,也造成環境污染。大量包裝材料後續還會成為垃圾,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如果沒有實施嚴格的垃圾回收制度,各類快遞包裝就不會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快遞的過度包裝及包裝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逐步成為環境治理的焦點。儘管政府就快遞包裝綠色發展頒布了諸多政策和治理方案,但在「碳中和」背景下,快遞包裝的綠色發展依然是一個棘手問題。

2.快遞包裝綠色發展難題源於四個主要方面

一是企業為降低成本,快遞包裝傾向於使用傳統方法生產的材料而非可降解材料。這不僅會耗費大量木材和化工產品,還會因為本身無法降解和回收造成污染與浪費。

二是過度包裝引起更多的浪費和污染。為避免快遞在運輸過程中受損,大多數商家和平台選擇添加諸多填充物、多層包裹以及重複纏繞膠帶等形式進行快遞包裝,從而加劇污染。

三是快遞包裝回收復用率低。由於沒有統一的回收標準,即便有垃圾分類的強制措施,紙箱、塑料袋等重複利用率也很低。即便是對快遞包裝進行回收,由於其種類繁多和規格複雜,導致分類回收再利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四是個人參與快遞包裝綠色發展意願較低。消費者作為快遞消費的主體,對於快遞包裝綠色使用和回收利用意識淡薄,尚未形成綠色消費觀。

3.階段成果與現存挑戰

鑑於快遞污染問題日益嚴峻,我國政府已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和規範,提出了針對性的標準體系和實施方案。

快遞包裝綠色化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包括:2020年全行業膠帶使用量降低25%以上;重複使用紙箱1億多個;電子運單使用率逐步提升;推進全產業鏈研發推廣綠色快遞包裝。

然而,快遞包裝綠色治理還面臨諸多現實操作挑戰。首先,服務質量與精簡包裝之間難以實現平衡。精簡包裝雖然降低了能耗和環境污染,但面臨郵寄物品損壞的風險。

這部分損壞通常需要快遞公司甚至是快遞員個人進行賠償,造成經濟損失的同時,也降低了快遞品牌的服務質量和口碑。

其次,生產企業面臨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之間的矛盾。企業如果按照標準使用可回收、可降解材料,無疑會面臨成本壓力。

加上近年來紙和相關可降解包裝材料價格的上漲,如果市場不願為快遞包裝支付更高費用,商家就只能通過壓縮成本進行生產。

隨着低價電商平台的崛起,很多低於10元的物品可享受全國包郵,這部分快遞包裝如果按照標準生產,無論哪一方都無法承擔其成本壓力。

第三,快遞包裝回收成本高、難度大,且未形成完整的回收產業鏈,亟待上下游供應商、相關回收機構、政府及消費者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即便是全力配合回收,也會因為生產材料問題而增加回收難度。據統計,現階段快遞紙箱回收率只有60%,塑料包裝回收價值則更低。

此外,喚醒消費者對快遞包裝綠色使用和回收利用意願也面臨挑戰。調研發現,即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一線城市居民,也難以積極參與綠色快遞包裝的使用和回收。

4.多管齊下讓快遞更綠色

綜上所述,快遞包裝綠色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加快快遞包裝綠色發展需要多管齊下。

第一,引入完善的行業評估體系。針對快遞包裝材料、包裝過程、包裝回收復用等,建立完善的評估體系和標準,並在全行業引入系統的綠色發展評估體系。

第二,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綠色快遞包裝初期研發成本高且不易被市場接受,故需要通過一些政策支持如減稅降費、政府補貼,及設立專屬實驗室等手段激勵研發。

尤其是對於新研發出的產品進行獎勵,以鼓勵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入到綠色快遞包裝研發中。

第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標準和技術先行。有針對性地發布更加明確的指導性文件,健全法規標準體系,給市場明確信號和方向。通過各部門配合打通全行業、全產業鏈的融通發展,鼓勵研發成果的認證和授權。

市場和企業層面積極配合相關政策,建立健全管理和監督體系,主動真實披露綠色供應鏈和綠色發展的綜合報告,並結合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協助相關部門建立健全各類標準和技術規範等。

第四,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將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以宣傳、培訓和教育等多種形式推進全社會共治和參與,多元推進綠色快遞包裝發展。

來源:《中國科學報》 (2022-02-16 第3版)(作者系嘉庚創新實驗室研究員、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

2022年3月15-17日,由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TK生物基材料聯合主辦的《中歐科學家生物基與降解材料產業論壇暨國際禁塑替代品展覽會》將在廣州隆重舉行,1000+人觀眾、100+展商規模!

與以往相比,本次大會拓寬了生物基品類,同時連線國外龍頭企業,帶你直擊前沿技術,分享外國市場經驗。不容錯過的行業盛會!參展、報名火熱聯繫中,年前報名更有優惠!

參會諮詢 ↓↓↓

徐先生:180 2240 90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