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藍字「飯爺的江湖」發現更多精彩我們以前在《全球資產價格泡沫,最終會被什麼刺破》裡面說過,美聯儲的利率水平,是全球資產價格的錨。在2022年的時候,美聯儲會因為通脹開始加息。加息幾次以後,就會刺破全球資產價格泡沫。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腦子裡的思維似乎是線性的,以為一加息收緊,直接美股就崩了。這是非常好笑的,基本就是二極管思路,完全不考慮中間的累積效應,帶來的量變到質變。加息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只有加息累積幾次以後,高企的利率水平才會刺破資產價格泡沫。而且剛剛開始加息前幾次的時候,美股市場並不會直接掉頭向下。通常會保持高位震盪,甚至還有可能會出現新高。如果我們回顧歷史會發現,通常情況下,美聯儲開始加息的時候是一輪美股牛市的尾聲。準確的說,加息剛剛開始的時候,其實股市往往還在漲,比較差的情況可能是高位震盪。當加息積累幾次以後,利率水平高到一定程度,這時候資產價格的泡沫就要破了。如果這時候一旦開始降息,往往意味着美聯儲覺得衰退已經來了,市場也已經開始步入熊市了。降息的前期,如果我們觀察股市的話,往往已經走得很難看了。但是降息到了末期,股市樓市的機會就又來了。通常這個降息周期,會持續到美股牛市的中末期。到了美股牛市中末期以後,往往美國經濟已經復甦,通脹和就業已經滿足加息條件,這時候美聯儲又會開始加息。如果我們觀察歷史的話,會發現這個過程基本是幾年一個周期,不斷的循環往復。所以通常我們認為,按照歷史規律,加息前三四次的時候,完全是沒必要恐慌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加息,頂多也就引起市場高位震盪,後面該怎麼走還是怎麼走,市場甚至會繼續新高。但是加息這東西本身是一個路標,當路標出現的時候,就要保持警惕和敏銳的觀察。當加息累積幾次,利率到了高位的時候,就要做好隨時跑的準備,因為資產價格泡沫隨時有可能破。當經濟出現衰退,降息剛剛開始兩三次的時候,也不要以為是多大的利好。傻乎乎的拿着錢,就衝進市場裡面去。這樣操作的話,往往你會虧個大的。因為即使貨幣政策的閘門打開了,貨幣傳導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資金寬鬆帶來的流動性積累,也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扭轉經濟和股市的方向。當然了,最近二十年可能唯一一次例外,就是2020年3月這次疫情。美聯儲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停滯,導致的極端情況,一下子放出了滔天洪水。這也是為啥2020年3月,我們會在這篇《美股崩了,大危機要來了麼》裡面告訴大家。在美聯儲放出滔天大水的時候,是不會有經濟危機的,你只會看到美股新高,還有各類資產價格新高。後面只有加息累積幾次以後,我們才會看到,《後面我們即將面對的,是美股版次貸危機》。記得以前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過一個著名的投資公式,趨勢=貨幣+心理。市場利率水平,可以衡量貨幣的鬆緊程度。心理這個因素,可以從量價關係分析。美股牛市走到中後期,往往伴隨的是貨幣收緊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加息。美股熊市開始以後,往往伴隨着貨幣寬鬆的過程,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降息。連續三四次加息或者降息的操作,會造成累積貨幣供應量,出現顯著的漲跌。這個漲跌會進而影響股市的供求關係,最終導致市場的趨勢出現扭轉。這個過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累積過程。通常加息初期是利好,加息說明經濟開始向好,通脹和就業已經達到美聯儲的預期。這個階段往往是牛市的中後期,趨勢已經形成。這個時候市場成交相對活躍,指數低點不斷抬升。扭轉趨勢是需要一個累積過程的,所以頭幾次加息並不能影響市場的方向。可是到了降息初期是利空,降息說明經濟出了問題,出了問題才需要降息來刺激,甚至是救市。因為趨勢一旦形成的話,剛開始幾次降息也沒啥用,因為扭轉趨勢也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累積的。但是到了加息降息的後期,也就是連續三四次加息或者降息以後,還在繼續加碼。那麼這時候貨幣的累積效應就會呈現出來,這個累積效應會顯著推動市場轉向。通常只有加減息累積到了這個階段,我們才能認為加息是利空,降息是利好。很多人之前看完2020的這篇《通脹以後就是債務崩塌》以後,都問過我們一個問題。說文中講,2022年美國加息疊加企業債問題會疊加,最終刺破美股泡沫。現在2022年已經到了,3月份美聯儲應該也要加息了,美股的瀑布是不是直接來了。可以看出很多人以為的是,一加息泡沫就破了,過程就像針戳氣球那麼簡單。你也太看不起美聯儲的預期管理能力了,要知道加息的累積過程的。這個累積過程的快慢要看美聯儲的節奏,還有市場上通脹條件的變化。如果加息是從2022年3月開始,那麼時間和節奏如果正常,我們覺得可能需要三四個季度的累積時間。多數大眾對加減息的認識通常非常盲目刻板,以為這些東西都是線性發生的。中間這個累積轉化階段,大眾往往都不會注意。只是刻舟求劍的認為,加息是利空降息是利好。這樣的線性思維,往往會給你的投資帶來很大的困擾。甚至會因為趨勢判斷錯誤,出現大幅虧損。這也是為啥很多思維線性的投資者,在面對美聯儲加減息的時候,會覺得市場的反應和自己判斷的往往相反。這種和他認知判斷截然相反的市場反應,也經常會讓他困惑甚至痛苦。這就是他自己的認知,和現實出現劈叉了,然後他又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導致的。文章的最後想說:我們的第二部作品《看準》已經出版。小夥伴們前段時間一直在問這個事情。點擊下方的圖片,可以直接下單。或者頁面左下角「閱讀原文」也可以下單。

或者在噹噹搜索《看準》,也可以購買。期待大家讀完以後,給我一些反饋。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覺得寫的不錯,那就點個讚或者「在看」吧。
如果轉載本文,文末務必註明:「轉自微信公眾號:飯爺的江湖。」
點擊關注下方賬號,獲取最有用財經信息和投資趣聞,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驚喜!!
延伸閱讀:
人口問題的終局
房產打新開始冷卻了
對策從來比預測要重要
大多數城市,都很難靠房產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