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劉夢龍

上海的疫情陡然嚴重起來,這兩年來輿論中一直所謂的「防疫優等生」的架子看來是撐不住了。至少在我看來,在防疫中談優等生的說法,本來就不太合適。確實上海防疫工作做的不錯,但各地也盡了努力,才能維持長時間的穩定局面。說到底,不否定上海的成績,畢竟上海長期占據我國外來入境人口的三成以上,人口多,任務重,能維持住局面是很不容易的。但同時,上海本身財政收入高,防疫隊伍建設強,基礎設施好,這又都是別的地區所不能比的。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能拿上海比鉛山,各地防疫情工作要結合自身實際,實事求是。有的地方實力強,兜得住,可以寬裕些,有的地方實力弱,兜不住,不妨嚴格些。要把上海的做法強行推到其他地區,吹這個風,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是要出事情的。

現在的問題是上海本身出問題了,多少有點善游者溺的味道。上海沒能把控好,恐怕也和長期熱衷於營造優等生的設定是有關係的。防疫本身是一個危險,需要十萬分小心的事情,堪比在懸崖邊上行走。新冠的一個變異,過去的經驗可能就不對了,就像突然一陣強風,局面就變得緊張了。能力強的走快些,走的輕鬆些,這是好事,但仗着功夫好,就拿大頂,弄雜耍,炫耀起來,這是在無意義的浪費,是難免要出事情的,更是給其他力有不逮的地區製造了不必要的壓力。

像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它的防疫任務不僅僅是關係到自己的安危,更是涉及它身後大量的中小型城市的安危。這種大個子給小個子擋風的情形,在當前防疫工作中是格外突出的。一兩年來,不少中小城市,陸續都遭遇了疫情的困難。和較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抗風險能力更弱。往往一場沒能及時控制的疫情,對一個中小型城市,就是滅頂之災。

像去年莆田相對緊張的疫情,其中疫情較重的縣,一年財政收入就搭進去了,這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是非常痛苦的,更不用說對幹部,居民的折騰,短時間內緩不過來的。也正因為是這樣,才更必須做好人員密集,入境任務重的大中型城市的防疫工作,守好大門口。

總地來說,隨着疫情的發展,我們在面臨長期化的挑戰。在還沒有真正弄懂這個疾病,變異頻出的大背景下,現在談共存也好,精準也好,我看還為時太早。這些論調,不難理解,是經濟壓力下的直接產物,疫情這麼長,內外壓力這麼大,很多人,很多地方憋不住了。應該實事求是的承認,疫情更多是催化原本我們經濟結構上就存在的問題,更不用說,疫情導致了整個國際環境的變化。但很多人寧願把一切歸結到疫情身上,一廂情願的相信,放開了就好了,就會回到過去的好日子。

不是主張共存的專家和政客發起了進攻,一切就會好起來。當然不會。這種論調,是在困難里,給人一個不切實際的指望,和生大病盼仙丹沒有區別。這種對往日美好的緬懷,帶着不理性的期待,稍有不慎,幾年來辛苦維持的局面,是要毀於一旦的。現在這個局面,總不能說要經濟不要人命吧?

現在西方的教訓就擺在我們眼前,最近的一個教訓是香港,不光感染人數,死亡率也已經讓人們無法承受。這些不是都在告訴我們,提醒我們,就算和西方同流合污,就此躺平,把疫情當大號流感,難道就真的就能提振經濟嗎?

防疫工作到今天,說到底,考驗的是所有國家的執政立場,考驗各國政府的執政能力。我們國家能不同於西方的局面,靠的是全國一盤棋的團結努力,才能一方八方支援,所以武漢才救得下來。很多中小城市能力有限,防控出了問題,最後能穩住局面,說到底,就是固守待援,而這個援助,又是及時有力的。這就不會像西方那樣,單打獨鬥,美國那麼強的實力,政令不統一,五心不定,輸個乾淨,個個州做法都不一樣,結果就是各行其是,好的被差的活活拖垮了。

所以,防疫就不是在算經濟賬,更不能存私心,搞拈輕怕重,以鄰為壑。確實防疫到今天,單靠誰都頂不住,都難受,小城市痛苦,大城市一樣痛苦。但這就是消耗戰,大城市比小城市更不能泄掉這口氣,更不能仗着體量大,地位高,就把自己能承擔的擔子推給小兄弟。一直以來,特別是上海這樣特大城市的發展,是吸取整個地區的資源,拿走精華,吐出殘渣,這是客觀經濟規律。但這套做法,是不能放在防疫中的,要擔責任的事情就不能去取巧,更不該還想得好處。

防疫是為了人民群眾,這是要講公心的事情,但作秀不是。作秀的本質是什麼,是私心,是虛榮心,是功名心,這都不是實事求是,負責任,有大局觀的態度。那種為了討好本地,不顧外地,甚至為求自己輕鬆,以鄰為壑,存在慣性,那就要去克服,否則只會害人害己。不要幻想,自己只拿好處,可以不背責任,能力越大,責任就要越重。

西方就是有堅持輕巧想法,如今才完蛋的,俄羅斯就是有這種輕巧想法,蘇聯才垮台的。什麼叫一盤棋,說到底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些時候,確實有些地方的責任比別人重,但那也是因為,自己不擔起這個責任,出了問題,誰都不能獨善其身。

在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看到希望。隨着防疫的工作,我們暴露了很多問題,但這些問題的暴露,是好事情,是我們改進的餘地。真正可怕的是什麼,是犯了錯誤還去掩飾,在好不容易收拾局面後,一切如故,這樣學費就白交了。這樣的經驗,我們是不少的,非到了出大個簍子,弄得所有人雞飛狗跳了,這樣才能改過,這不是負責的態度,也是不應該的損失。

現在,我們的疫情確實複雜起來了。特別是香港這樣的地區,給我們大家都很好上了一課,學西方的做法會怎麼樣,這不是硬起心腸就能承受住的。包括上海這樣的城市,承擔了很多,勞苦功高。同時,我們在防疫中,一直講責任,但也有不好的趨勢,那就是有時也會硬着頭皮想出成績。所以,越是這種時候,越是要量力而行,絕不能出現像葫蘆娃救爺爺一樣,爺爺沒救回來,自己給撘進去的情形。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新冠的最大特點,就是它不給面子,不講政治,不容許疏忽。

客觀的說,經歷了長期的疫情,我們有成長,也有消耗。很多地方確實上下十分疲憊,很多有經驗的幹部撐不住,陸續流失了,不少地方的力量不是增強,是削弱了。要承認這種客觀情形,就不能沉迷於走極限的敘事,更不能再搞出拿上海笑鉛山式的不公道,不理性。

如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疫情又越發嚴重起來。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這樣的時候,越是提醒我們,對人民的責任不是討好,更不是借鼓動民意掩蓋自己的私心。作秀,拈輕怕重,逃避責任,只求自保,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誰也保不住。而超出實力的透支,看似仗義,也是對大家的不責任。只有大家真的團結起來,有力出力,各盡所能,我們才能保住好不容易維持的局面,撐過這陣風雨,大家才能有晴朗的明天。


近期文章導讀:

文在寅走後,韓國沒有方向誰讓美國的制裁失去了威力?上海,請想想香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