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配方顆粒再迎政策利好。3月14日,福建省醫保局印發通知明確,在省級醫保定點公立醫院使用的中藥配方顆粒,應通過福建省藥械聯合限價採購平台進行網上交易。
《通知》明確,在福建省上市備案、跨省銷售備案,以及2021年11月1日按福建省執行標準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按全國省級掛網最低價實行價格聯動。
福建的政策基本囊括了目前在省內公立醫院銷售的所有中藥配方顆粒品種,等於是把配方顆粒這個品類納入到了醫保範圍。福建就此成為全國首個中藥配方顆粒可以報銷的省份。
自從2021年初中藥配方顆粒放開生產之後,相關醫保准入等配套政策一直沒有落地。2021年11月,國家醫保局只是在回復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里答覆:適當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國家醫保報銷範圍。
福建先行一步,可能會給整個產業帶來更多機會。多家機構預計,到2030年,中藥配方顆粒市場規模將達1000億元,吸引了中國中藥、華潤三九、揚子江藥業、吉林敖東、精華製藥、佐力藥業等眾多藥企紛紛搶灘這一快速增長的市場。

保留15%價格加成
按售價報銷70%
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為原料,按傳統標準後經提取濃縮製成,加工成統一規格、統一劑量、統一質量標準,供中醫臨床配方使用。此前,中藥配方顆粒一直處於試行狀態,2021年國家藥監局全面放開,有能力的企業都可以從事生產。
福建省這次配方顆粒進醫保的動作不小,按照規定,中藥配方顆粒按照銷售價格70%報銷,而限定支付範圍則按照中藥飲片的標準執行,而且保留中藥飲片院內銷售有15%加成的權益。
這樣規定,等於把配方顆粒放到和飲片同樣的地位來對待。一般來說,配方顆粒的價格要高於飲片,此前各級醫保部門一直對此持保留態度,福建全面放開醫保准入,具有示範意義。
中藥配方顆粒的消費屬性較強,近年來總體需求穩定。光大證券研究所生物分析師團隊認為,隨着醫院和醫保覆蓋擴容,中藥飲片行業將有望持續增長。
不過,亦有業內人士提醒,中藥配方顆粒納入醫保報銷體系之後,臨床使用的監管將越發嚴格。隨着很多藥企的湧入以及集采大勢所趨,中藥配方顆粒的降價已呼之欲出。
2021年12月,省際中藥(材)採購聯盟與福建三明採購聯盟合併,成立全國省際中藥(材)採購聯盟,由山東牽頭開展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的集采工作,涉及涉及天津、福建、雲南、甘肅等12個省市。
今年1月,這一採購聯盟開始組織集中報量,僅在開始報量的當天上午,中藥飲片(含配方顆粒)的報量規模超過百億。
總的來說,中藥配方顆粒的滲透率還遠低於中藥飲片,而且很多公立醫院一直沒有把中藥配方顆粒當做治療藥物來對待。此番福建的做法,無疑將扭轉此前醫務人員的傳統觀念,讓整個產業迎來升級。

利好政策持續釋放
上市藥企入局千億市場
中藥配方顆粒近一年來利好政策不斷。
2021年2月,國家藥監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共同宣布「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改由生產企業報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曾被試點20多年之後的中藥配方顆粒被放開。
目前,國內中藥配方顆粒生產企業由試點時期的6家擴展至60多家,供給上去了,但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組成的市場卻在整體收縮。
《2021年度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顯示,2020年中藥飲片(含中藥配方顆粒)加工營收總額1781.9億元,與上年同比下降8.6%;利潤總額125.4億元,與上年同比下降23.2%。
中醫藥在新冠疫情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國家層面非常重視包括中藥配方顆粒在內的中醫藥行業的發展,多項利好政策相繼出台,持續擴大中藥配方顆粒的醫療機構覆蓋範圍。
如今隨着中藥配方顆粒明確進醫保銷售,藥企的參與熱度將會進一步得到激發。
目前,廣東一方、江陰天江、華潤三九、紅日藥業、四川新綠色、培力藥業等6家曾經的「試點企業」仍占據中藥配方顆粒80%的市場份額。不過,吉林敖東、精華製藥、佐力藥業等30多家上市公司已經明確布局中藥配方顆粒。
各省也有不少動作。健識局獲悉,江蘇省藥監局近年一直持續關注中醫藥顆粒領域,多次去揚子江藥業集團考察調研,鼓勵企業加大相關研發投入,加強質量標準研究,為做大做強地方中藥配方顆粒產業發揮帶頭作用。
但這個行業門類目前屬於剛剛放開狀態,行業標準、醫保准入規則、臨床使用方案等,都不是非常成熟。福建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為配方顆粒在全國的醫保准入提供了樣板,生產和應用層面更多的規則還在路上。
企業不僅要應對產品質量和產品標準的提升,還要在銷售網絡建設和產品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前布局。所以說,中藥配方顆粒納入福建省醫保,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文丨雷公
運營丨莫羽汐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點擊關注↓↓↓
往期推薦 ·
集采刷新中國速度!抗原試劑報價9塊8,新冠診療方案同期調整
平安健康巨虧15億,互聯網醫療賽道沒有英雄
新事丨新冠疫苗有多香?科興大賺700億元!
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掃碼加我:進群交流 知情爆料 轉載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