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的樹、秋里、星星 | 編輯
Unsplash| 圖源
正月十六早8點,海口某警察局接到一個電話後,立即前往報警地點。
闖入他們視野的,是一具懸掛在樹上的遺體。
身着西裝,男性,看上去是個體面人。
地上有一張紙條,是他的遺書。
「感謝你們的辛苦,不用浪費任何資源調查,是我心理出了問題。請不要打電話給我父母。」
旁邊還放着一部手機,停留在了備忘錄的界面,上面有八個字:
「不要救我,我是自殺。」
經過調查後,警方確認死者為自殺。
一個人內心要有多麼絕望,才能在幸福喜悅的正月,在春暖花開的地方,義無反顧地離開這個世界?
家屬稱,他生前就有抑鬱症狀。
41歲的他,正處於壓力巨大的中年。
張愛玲說:人到中年,每天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卻沒有你可以依靠的人。
更孤獨的是,這些壓力無人可訴,無人能幫。
在這種情況下,識別自己的壓力與情緒,自我關懷,拉着自己走出泥潭漩渦,變得尤為重要。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們應該如何跨過人生的難關。
承受着極大壓力的人
一定不會幸福嗎?
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讓自己倍感壓力的事情:
房貸、車貸、孩子的學費;
工作的KPI、同事間的競爭;
家人的健康、伴侶的情緒等。
但面對同樣的事情,每個人感受到的壓力程度,其實是不一樣的。
壓力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狀態。
引起壓力的往往不是情境本身,而是我們面對這種情境的解讀。
首先,我們需要破除四個關於壓力的誤解:
a. 讓人感受到壓力的事,都是負面的
凡是讓我們覺得「以我的能力和資源還不足以應對」的事情,都有可能成為壓力源。
既包括缺錢、生病等負面狀況,也包括世俗意義上的正面事件,如工作晉升、準備結婚、即將成為新手父母等。
所以,不管我們擁有什麼背景或條件,都無法永遠逃離壓力。
b. 壓力等於焦慮
壓力是我們對「實際存在的壓力源」的應激反應,而焦慮是對「想象中的威脅」所產生的恐懼感,即使沒有壓力源,焦慮依然會持續存在。
比如,在結婚前感到緊張,就是一種壓力反應,因為「結婚」意味着關係狀態的改變,你不清楚自己能不能應對改變後的狀況。
但如果你連對象都還沒有,就已經開始擔心婚姻問題,這就不是壓力,而是焦慮。
c. 壓力一定會讓人不幸福
沒有人喜歡壓力,我們都覺得壓力是壞的,會讓我們心情不好,甚至導致身體疾病。
但對於壓力的負面認知,其實會導致更大的壓力。
斯坦福心理學教授 Kelly McGonigal 做過一項調查:
跟蹤3萬美國成年人整整8年,分析這些人經受的各種生活壓力和健康狀況。
8 年後,Kelly 發現:
那些認為壓力對健康有害的人,會經常失眠、內分泌失調,並且誘發癌症或心臟病,最終使得死亡的風險增加了 43%,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相反,同樣承受着極大壓力、但不認為壓力有害的人,死亡風險非但沒有升高。
甚至比起那些壓力更小的人,他們的死亡風險更低,生活幸福感更高。
所以,真正有害的,從來不是壓力本身,而是我們認為 「壓力有害」 的想法。
d. 「直面壓力」是處理壓力最好的辦法
在面對壓力時,我們可能呈現出的狀態,可以分為四種:戰鬥、逃跑、木僵和服從。
大多數人會認為「戰鬥」才是唯一正確的,如果自己做不到,那就是軟弱無能。
但這四種應對方式,本質上都是人類的生存策略,並無好壞之分。
壓力的情境複雜多樣,我們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
▷當有希望戰勝壓力時,可以採取戰鬥模式,全力以赴完成挑戰。
▷當堅持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時,可以採取逃跑模式。比如辭掉一份每天猝死風險極大的工作。
▷當壓力過大時,可以採取木僵模式。比如蒙起頭來睡大覺,多給自己一些休息緩衝時間。
▷當不知所措時,可以採取服從模式。比如面對困難的工作任務,可以和領導溝通,尋求建議。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能夠靈活選擇不同方式管理壓力的前提,是我們要對壓力所引起的身心反應有覺察,包括對想法、情緒、行為的覺察。
正念,是個不錯的入口。
壓力襲來的「至暗時刻」
三個技巧幫你恢復元氣
正念,是以一種接受的心態,去覺察當下的體驗。
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覺察,一個是接受。
比如說,你對自己目前身心正在發生什麼,可能會感覺有些好奇。
這時,可以試着採取一種不評判的態度,不去說它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而是用一種更加的中立的態度去面對它。
經心理學研究發現,正念不僅會緩解壓力,促進積極情緒,還會增強我們的同理心,產生滿足感和幸福感。
它能夠讓我們的心智換一個慢速檔,從那個只注重效率和目標的高速運轉的模式里抽離出來。
a.有意識有選擇地生活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無意識的自動化行為。
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自覺地把手機掏出來玩,吃下去的東西是什麼味道都不知道。
而有意識地生活,就是要求我們從「每次只做一件事」開始。
吃飯的時候只能吃飯,旅遊的時候只能看風景,工作的時候只能對着工作材料。
你會發現,在你充分意識到了自己在做什麼後,就不會覺得單調乏味,反而更容易沉浸進去。
久而久之,你也就越來越能覺察到自己所面臨的壓力本質是什麼,自己到底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b. 允許事物如其所是
允許事物如其所是,就是在此時此刻對當下的自己說yes。
不再想「還要再好一些」,而是把當下當成最好的情境,去接納。
這種接納就不會再產生內在的對抗,很多壓力都是因為對抗不接受所產生的。
c. 建造心靈後花園
培養一個你願意投入時間去做、跟主業區分開來的興趣愛好,把它作為一種休息和放鬆的方式。
這些愛好,一定是「創造型」而不僅僅是「享受型」的。
如果你喜歡花花草草,不妨試着在陽台種一些盆栽;
如果你喜歡品嘗美食,不妨每天給自己做一日三餐;
如果你喜歡買裝飾品,不妨自己學習手工做些產品;
如果你喜歡看電視劇,不妨試着自己創造一個故事;
如果你想不出做什麼,不妨都試試……
為什麼強調一定要「創造」些什麼呢?因為只有具備一定門檻、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才能讓你進入心流狀態,降低應激反應,獲得幸福感。
簡單來說就是,你獲取的幸福感,可以有效抵消你面臨的壓力。
天才如谷愛凌,在壓力巨大的時候,也會選擇彈鋼琴來放鬆。
如果我們常常在社會的目標導向下,每天只為了目標而奔忙,可能會忽略生活中豐富多彩的細節,和真正可以增加福祉的事情。
而正念就是讓我們更多的覺察到,我們不只有一個個目標,我們是有着更寬廣需求的生命體。
通過正念,把生活當作體驗,而不是任務,很多壓力也就自然消解了。

用自我關懷的力量
打造你的「強抗壓體質」
當正念的訓練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時,我們就可以更多地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自我關懷。
自我關懷,包括正念覺察、共通人性和善待自我。
其中,正念覺察是自我關懷的基礎,只有意識到你此時此刻在痛苦之中,你才能安慰自己。
而共通人性,是說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完美,每個人也不完美。你經歷的這些事情,可能別人也在經歷,當這樣想的時候可能就會與周圍有更多的連接。這時,壓力不會那麼讓人難以承受,你也不再覺得自己是孤獨的。
最後,善待自我就是像對待好朋友一樣對待自己,不再拼命苛責,而是給予理解、接納和支持。
這裡,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
善待自我不是軟弱無能,因為當你對自己有更多關懷理解的時候,你更容易從挫折中恢復,擁有更大的心理彈性;
不是自私自利,愛人先愛己,對自我有更多關懷的人,才能生出更多的能量去愛別人;
也不是逃避責任,因為我們安慰自己,其實是給自己一份安全感。當我們更有安全感的時候,就更容易處理壓力,管理情緒;
更不是喪失鬥志,而是去發展出更多的潛能,因此不會再害怕失敗,也不害怕被指責後感覺傷自尊。
如果你一直無法做到善待自我,可以試着走入諮詢室去獲得諮詢師的幫助,他們是引導你關注自我的最好的老師。
希望你能夠在這個壓力巨大的時代,對自己好一點。
在不安的世界,找到內心的安寧和富足。
世界和我愛着你。
- The End -

當你在諮詢室里真正地體驗過關懷的感受,你也就能內化到自己的生活中,不再受困於壓力和情緒,而能夠真正地去享受生活,享受成為自己的過程。
如果你想體驗諮詢,但對諮詢可能有着以下諸多疑問與不解:
我能對着一個陌生人說出我自己的真實感受嗎?
諮詢師是否可以有效幫到我?
諮詢是怎麼做的?
我能和諮詢師聊什麼?等等
那麼,你可以嘗試諮詢預溝通,與諮詢師進行20分鐘的一對一交談。
諮詢師會與你討論你目前遇到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傾聽你的困擾,幫助你梳理問題,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反饋。
在這個過程中,諮詢師會評估你的問題是否需要諮詢,如有需要,會幫助你提前了解諮詢的基本設置和作用。
原價29.9元的諮詢預溝通
今天可0元領取
長按掃碼即可獲得👇
心理學家凱利·麥格尼格爾曾說:
最幸福的人不是沒有壓力的人。相反,他們是那些壓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有意義的人生,也是有壓力的人生。
願你能夠學會駕馭壓力,充實、幸福、有意義地度過這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