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位獨立開發者曬了一下自己做的某款產品的收入,「一個月的收入只有兩千塊錢」。

留言中不少人給出主意,其中一條是這麼說的:

推廣很重要,沒人知道再好的東西也沒啥用……說不定可以投放朋友圈公眾號抖音地鐵公交線下廣告牌的廣告試試看。

我心裡就尋思:您這位具體操作過廣告投放嗎?有實際經驗嗎?一個獨立開發者,投廣告的預算從哪裡來。但凡你投過一分錢也不至於這麼胡說。

用這個例子想說明什麼呢,如果我們給別人出主意,最好說點能實際操作的,而不是一些看起來正確,但沒有任何用途的廢話。

公司經營出現問題,如果湊上去給出主意:你得加強管理啊……

這樣的建議能有什麼用?請問哪個公司不得加強管理?看到一個人身體不好,你給建議:你得加強鍛煉啊。這能有啥用?

不知道連一天運營公司的經驗都沒有的媒體記者們,咋就能分析大公司遇到的問題,確實挺厲害的。紙上談兵和實踐操作還是不一樣的吧?

媒體喜歡通過採訪大公司內部個別員工的方式來給企業「開藥方」,但這種管中窺豹的方式恐怕也沒什麼用,員工看到的公司問題,往往也未必是公司問題,不過這倒是具備某種流量密碼的寫法。

我是個蠻喜歡給朋友提建議的人。這是個壞毛病。不過我發現我的建議經常不被採納的時候,就反思了一下,以後乾脆就不提了。

我連 30 人的團隊管起來都費勁,所以對於 3000 人的團隊該如何管理的話題就感覺完全插不上話,如果非要弄出一番「高論」,那就真有點冒犯人家。而有些朋友公司 300 多人的規模,我提的意見他們大多都依然選擇性的忽略。對此我完全能理解這些朋友的心理活動:你幹得根本不如我,給我的建議能有何用?

他們想的可能是,去問問公司規模到了 30000 的人,能給他什麼建議。提建議的人,要具備一定的權威性,要不就算是有價值的建議,也會被選擇性的忽略。

年輕人發現長輩總被偽科學帶進溝里,聽不進自己的科學建議,很是苦惱,哪怕自己已經讀到了博士,也不能在專業問題上說服家裡人。這其中,也有在長輩面前沒有神秘感,無法建立起「權威性」的影響。

對於無法說服的個體,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這種說服的努力。

對於一個規模較大的機構或是系統而言,隨着規模增長,總是會熵增而走向無序,這時候或許就得想辦法持續收集一些有效的反饋(Feedback),這樣才是科學的。

尊重科學,還是挺重要的。

題圖:NSF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