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注公眾號查看更多文章
群體的同化作用,即群體的從眾行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認為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社會認可性和正確性。如果我們想讓自己被別人喜歡,不被排斥,想成為人群的一部分,模仿、隨大流是最好的黏合劑。
群體中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對待自己的方式是影響人們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上了熱搜的明星,事件必然是大家都在關注的,在這種從眾心理的作用下,很多人也開始關注熱搜的明星或實踐。這樣也就導致了很多人買熱搜,製造話題。
另外,群體中大多數的想法和行為,常常是群體衡量正確性的標準。從人性來講,人們需要這種正確性才能產生對命運的掌控感,以及對自身能力的成就感。
因此人們處在群體中自發的想要跟群體保持一致,人們傾向於隨波逐流,即使犧牲自己的真實看法和意圖,人們不願意被拒絕、被孤立,需要群體提供的歸屬感、成就感。
模仿、隨大流的心理機制滿足了人們融入社會的需求,無數的模仿、隨大流匯聚成社會流行趨勢。
在信息時代,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領教群體領袖那像宗教般強大的感召力,特別是網紅、大V、偶像的感召能力。
群體領袖可以利用自己在群體的權威或/和喜愛,可以影響群體大部分人的決策,因為人們會不經意的屈從權威的建議,傾向於答應自己喜歡人的要求。
群體領袖通過名氣、頭銜獲得群體權威,通過外貌、行為等獲得喜愛。
影響力教父羅伯特·西澳迪尼認為我們會自動給長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特點,比如有才華、善良、誠實、聰明、隨和與值得信任等。
人們在做出這些判斷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外表魅力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