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走進巴基斯坦默蒂亞里-拉合爾(默拉)直流輸電項目的拉合爾換流站,映入眼帘的是由不同設備架構組成的500千伏交流場和交流濾波器場。23名中方員工和38名巴方員工在這裡堅守運維陣地,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優質的電能。
「我們採取師徒培訓模式,幫助巴方員工快速提升直流運維技能。」拉合爾換流站中方運維主管吳名星告訴記者。
▲ 5月25日,巴基斯坦運維人員在默蒂亞里-拉合爾(默拉)直流輸電項目的拉合爾換流站工作。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卡邁勒攝)
中方運維團隊與巴方員工關係十分融洽。「我們在工作時一起流汗,共同處理並解決問題。每個周末,我們都要組織體育活動,有乒乓球,還有當地最為流行的板球。」拉合爾換流站的運維值班員王童璐說。
默拉直流輸電項目全長886公里,連接巴基斯坦南部城市默蒂亞里和北部城市拉合爾,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清單下的輸電項目,主要設備由中國企業提供,核心領域採用中國標準設計、製造和建設。該項目於2021年9月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我們採用的是中國國家電網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660千伏直流輸電技術,項目遠距離輸電採用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大截面導線,輸電損耗只有4.3%,可以大幅度提高電力線路的輸送功率。」拉合爾換流站現場經理周全會介紹說。
▲ 這是2021年9月9日拍攝的巴基斯坦默蒂亞里-拉合爾(默拉)直流輸電項目的拉合爾換流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供圖)
電力短缺一直是困擾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痛點。默拉直流輸電項目解決了巴基斯坦約930萬戶家庭的用電問題,也為當地企業的運營提供了保障。
在拉合爾經營成衣加工出口業務的一家中資公司總經理陳艷說,以前這裡經常斷電,設備損耗比較嚴重,還造成部分產品報廢,公司不得不使用大量柴油發電,維持生產。在接入拉合爾換流站的電源後,持續供電時長增加,公司節省了至少30%的柴油用量,降低了運營成本。
「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是默拉直流輸電項目的四大優勢,也是把對環境影響降到最低的保證。」默拉輸電公司建設運維部主任袁傑說。
▲ 這是2021年9月9日拍攝的巴基斯坦默蒂亞里-拉合爾(默拉)直流輸電項目的拉合爾換流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供圖)
通過直流點對點輸電,該項目將巴基斯坦南部豐富的電力資源輸送到北部的旁遮普省、伊斯蘭堡等巴基斯坦最大的負荷中心。項目沿途不需要與交流電網聯網,提高了巴方電網的輸電效率。而且,60%的輸電線路途經沙漠區域,節約了巴方耕地,提升了能源開發和輸送的經濟性和環保性。該項目建設還為當地創造了約7000個就業崗位。
▲ 5月25日,巴基斯坦運維人員在默蒂亞里-拉合爾(默拉)直流輸電項目的拉合爾換流站工作。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卡邁勒攝)
「其成果會長期顯現,造福巴基斯坦民眾。」拉合爾市卡姆蘭鋼鐵有限公司負責人阿什拉夫說。
「通過默拉直流輸電項目,中國製造和中國技術在巴基斯坦生根發芽,不斷助力巴基斯坦電力系統骨幹電網升級,邁入交直流混聯電網的新時代。這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取得的重大成果。」拉合爾換流站站長曲文韜說。

中國援助巴基斯坦瓜達爾東灣快速路舉行通車儀式
巴基斯坦總理表示卡洛特水電站將促進巴綠色發展走進巴基斯坦巴沙水電站
來源丨新華社 記者丨姜江 王歡 唐斌輝
責編丨蔡容涵 監製丨張秋梅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端午文化走進匈牙利小學校園
中國援助巴基斯坦瓜達爾東灣快速路舉行通車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