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為節選,全文刊載於

《管理視野》2022.3

·

往期精彩文章

請訪問管理視野小程序

在這一波國貨自信、消費崛起的浪潮中,功效性護膚品牌薇諾娜分外耀眼。在2021年的「雙十一」中,薇諾娜作為唯一的國貨品牌躋身天貓美容護膚類目前六,同時也是過去連續四年來唯一穩定在前十名的國貨品牌。薇諾娜所屬母公司貝泰妮集團更是於2021年3月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上市。高光時刻,貝泰妮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俊姿走進了大眾的視野。
與我們見面的這天,董俊姿一身運動休閒穿搭。他告訴我們,高強度的工作總是伴隨着高密度的思維輸出,而他長期保留着跑步的習慣,有時也會打坐,這是一天中與自己對話的時刻,其間迸發的靈感、思考也是層出不窮。正是過往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深刻體會,令他即使身處美妝消費領域,依舊能夠保持敏銳度和洞察力。他對於線上營銷有着自己獨特的堅持,在順勢而為、求穩不求快的信念下,薇諾娜得以穩步發展,步入當下國貨護膚品的頭部隊列。
此外,醫研共創也是薇諾娜的根本立足點。出身雲南的薇諾娜坐擁天然優越的植物資源,品牌皮膚學專家團隊長期專注於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及功效研究,並通過臨床應用測試產品效果。薇諾娜的成長可謂「十年」磨一劍。憑藉着從青刺果、馬齒莧、滇重樓、滇山茶等植物中萃取的活性成分,在以線下為基礎、線上為主導的市場布局下,薇諾娜「乘風而起」,近幾年在敏感肌膚護理細分賽道上脫穎而出,成為「國貨美妝逆勢崛起」隊伍中的一匹黑馬。
如今,流量紅利正在退去,國貨美妝品牌或將面臨生命力巔峰之後的發展困境。但在董俊姿看來,從底層邏輯出發,把握對人性的理解,洞察消費者的需求,或許便是打造品牌持續力、穩中求勝的關鍵。

董俊姿

貝泰妮集團聯合創始人

01
鎖定「小人群」

《管理視野》:能否回顧一下薇諾娜是如何形成品牌定位的?您個人在品牌發展過程中如何適應管理身份的變化?

董俊姿 :我最早是做人力資源管理的,但其間我也承接了很多業務職能。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組織和市場經歷的改變,也對我個人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做了一些思考,認為創業可能是一條比較好的道路。
雖然當時不太了解美妝行業,也不了解護膚品應該怎麼做,但是我們就堅持一個簡單的邏輯:找到消費者的需求。薇諾娜早期產品研發的邏輯,就是關注皮膚科醫生看診過程中產生的需求,提供給他們用於輔助治療的產品。比如說,對敏感性皮膚的消費者來講,急性的症狀要用藥治療,等症狀得到控制以後,消費者需要長期的修護皮膚的護膚品,就可以用到我們的舒敏系列產品,我們的特護霜就是這樣研發出來的。
後來,我們建立了上海辦公室,當時我們的實驗室只有廚房大小的空間,從那裡開始了我們的產品研發之路。對我個人而言,從HR轉型到業務的挑戰在於,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行業的打法,但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傳統行業的慣性思維,出發點特別純粹,消費者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
落在營銷策略上,我們精準定位到細分市場——敏感肌人群。一直到今天,我們的產品研發始終堅持這個策略。雖然敏感肌的細分市場很小,但在營銷渠道上,傳統的零售渠道我們都有布局,比如專櫃、商超,我們把會員數據反饋到大數據部門,通過消費者行為反推營銷怎麼做、媒介怎麼投放,會更偏向於傳統和互聯網結合的營銷打法。
《管理視野》:過去十年,薇諾娜品牌的崛起速度非常快,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有沒有在哪個關鍵點,印證了你們的打法奏效了?

董俊姿 :我們在媒介投放上,在市場策略上,始終堅持最早的定位——做口碑和細分人群。
如果說關鍵點,可能就是2013年我們第一次參加淘寶的「雙十一」。2013年「雙十一」當天創造了500多萬元的銷售額,幾乎占了我們整年銷售額的1/5,那個時候我們非常興奮,證明了我們的策略得到了市場的肯定。
2014-2015年對我們非常重要。當時我們在做未來商業預估的時候,認為薇諾娜的線上銷售在2013年的基礎上很難有突破。但是令人驚喜的是,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我們在口碑和銷售上都實現了巨大的突破。
現在回想起來,對於薇諾娜來說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2013年我們明確了大方向,2014-2015年順勢跟着線上渠道拓展的紅利把市場做大,同時讓品牌定位更加穩固;2015年我們確信薇諾娜的模式是跑得通的,且我們內部的體系和策略已經比較成形了;有了之前的積累,2016-2018年連續三年,每年都有巨大增長和突破,產品力得到市場的認可。
當然,我們始終堅守一個道理:產品是不能隨便低價促銷的,價格要挺得住。消費者買單並不是因為你的價格便宜,而是因為你的產品好。
2021年3月份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成功上市,這是一個里程碑,也讓更多人了解我們。

02
從底層邏輯破直播電商

《管理視野》:您之前多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對於組織搭建有非常深入的理解。能否談談您對薇諾娜的戰略思考,怎麼通過具體的舉措或者組織架構去落實?

董俊姿 :2013年我們開始做會員的數據體系搭建,這一點對於我們後來的發展非常重要。第一,我們是基於數據來做品牌營銷,根據會員的購買行為去思考產品應該如何搭配營銷。第二,我們會在線上線下同時推一個大單品。線上線下要在一個維度裡面考慮,兩者的區別僅僅是消費者觸達的點不一樣而已。這樣品牌才能走得更遠。

我們每年都會調整組織結構。比如說天貓從一個完全貨品驅動的、促銷驅動的平台,逐步走向品牌化運營的平台,相應地,我們的組織架構也要改變。對於平台的變化,我們能夠敏銳地抓住,並且不斷夯實我們在平台的市場定位。我們的組織快速改變的能力和敏銳捕捉市場變化的能力都很強,對於這點我個人還是非常自豪的。

《管理視野》:能否詳細分享下您和團隊如何可以做到敏銳捕捉市場變化並做出快速反應的?

董俊姿 :坦白講,我一直考慮的還是基礎的問題——產品怎麼定位?要賣給誰?通過什麼方式來賣?又通過什麼投放方式觸達你的潛在消費者?這幾年可能外部環境改變了,電商發展很迅速。但是仔細想想,線上線下只是渠道變了,人沒有變,不外乎是銷售方法變了。媒體也是這樣,原來大家都看電視,現在都看各種社交媒體。營銷的邏輯不一樣了,這時組織能不能匹配上?團隊思維能不能改變?運營上最大的改變就是思維的改變。不管市場環境怎麼改變,只要我能確定目標消費者在哪裡,那麼我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搭建團隊去運作。比如說消費者都去刷抖音、快手、小紅書了,我們就會有專門的團隊根據不同平台的調性去做內容。直播電商興起了,當頭部主播變成重要渠道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與他們合作。

總之,品牌用戶是誰?用哪種方式能最有效地跟你的用戶交流?怎麼管理你的用戶,讓他們感受到品牌的溫度?這些就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

《管理視野》:直播電商從崛起到現在,正在面臨什麼樣的變化?對於直播電商的下一步發展,您有什麼判斷和思考?

董俊姿 :廣告內容發展的方向,是隨着技術和大家的認知往前走的。以前,社交媒體不是特別發達的時候,廣告內容以電視為主,基本上就是幾種長度不同的廣告形式——5秒、10秒、15秒和 30秒的廣告。此外,還有報紙、雜誌上刊登的平面廣告。隨着社交媒體的發展,短視頻變成品牌傳遞給消費者很重要的渠道,比平面媒體更有互動性,但短視頻有一個缺點,不能做到隨時互動。直播彌補了這點,可以實時互動。所以我認為直播電商的模式會一直存在,就像是圖文內容一樣的存在。

品牌跟消費者之間的關係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個交流的過程,在這過程當中,品牌的生意會慢慢做起來。我們做直播電商,肯定不是簡單請個主播來拉銷量,要全鏈路通盤考慮,比如怎麼選好品、怎麼做投放、怎麼做引流、怎麼做會員管理、怎麼形成私域、私域怎麼反補到直播間等等。

頭部主播可以把品牌帶起來,通過他們來打一款爆品是最快的。但直播只是一個渠道,首先要明確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的邏輯是品牌邏輯,營銷需要營造一種勢能,讓更多人認知你的品牌,而不是用低價格來沖銷量。

03
與國際大牌賽跑

《管理視野》:您如何看待本土美妝品牌得到90後、95後消費者的認可?

董俊姿:首先,這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出生時我們國家就非常好。他們成長的環境,讓他們對於民族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是遠遠高於前幾代人的,加上國貨也從野蠻生長階段過渡到了更加注重品質和產品研發的階段,所以他們對於國貨的認同感也比較強。近幾年中國的整體實力也在飛速提升,中國的文化也不斷被傳播出去。所以我覺得產品本身非常好,又有文化自信,會是這代年輕人非常認可的一個點。

當然,我們能看到近兩年美妝產業的國潮風起雲湧,很多新的品牌出來,也折射出中國本土品牌在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跟滿足消費者價值需求方面,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我覺得更是滿足了我們消費者對於文化認同這樣一個需求。

如今,國貨不斷強大,我堅信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看到優秀的本土品牌會走出中國,走向全球,薇諾娜也在為實現這樣的夢想而努力。

《管理視野》:本土消費品牌出海,需要做到什麼?

董俊姿 :根本還是技術,技術能強化你的產品力,消費者也會因為認同你的產品力而購買。技術的要求在於,有沒有針對國外消費者的需求研發適合他們的產品?有沒有用當地消費者喜歡的媒體、渠道方式來宣傳產品?這個才是底層要思考的。

目前薇諾娜在海外,銷售和研發兩個同步在進行。我們把產品拿到國外做研發,是因為我們對當地文化不了解,需要與當地的合作夥伴一起,用一套能迎合當地消費者需求的邏輯。

《管理視野》:未來薇諾娜在品牌策略上會有什麼變化嗎?

董俊姿 :薇諾娜專注于敏感性皮膚,打造功效性護膚品。不管是過敏修護的功效,還是祛斑的功效,或是抗衰老的功效,抑或防曬的功效,通過過去十年的堅持,讓消費者能感受到我們的功效還是不錯的。

未來的十年,我們依然會強調我們的功效和背後的研發力量。同時我們還會關注薇諾娜能給到消費者的溢價是什麼?能傳遞的正能量是什麼?就是自我的力量,讓你變得更加自信。在我們的消費者座談當中,有消費者表示原來不敢走出去,因為面部過敏,皮膚狀態很不好。是薇諾娜讓她們的皮膚變好,人也變得自信了,敢於表達了。這些是我們在挖掘的品牌價值,是我們希望傳遞給消費者的,讓大家感受到品牌的價值和溫度。功效是品牌最基礎的表達,往上就是情感和社會屬性,我們會在這個層面做更多投入。

《管理視野》:醫研共創是公司品牌的立足點。你們產品研發的發力點是什麼?

董俊姿 :我們所有的產品研發都是基於皮膚結構、皮膚特點來思考的。我們的皮膚學專家團隊,依託雲南豐富的植物資源,甄選多種植物進行了活性成分提取及功效研究。在過去十年中,我們發現了馬齒莧、青刺果的成分,分別對於修護皮膚屏障和舒緩皮膚有明顯的效果。我們把這個成分運用到薇諾娜的護膚品配方上,通過臨床應用去測試產品效果。

從植物的選取到配方的設計,都是非常講究的。我們會花很多精力,用最前沿的植物提取技術和最具功效的配方來研發產品。比如青刺果,根據生長的海拔,它的質量是不同的。雲南哈巴雪山的青刺果更大,品質更好,我們在哈巴雪山有自己的青刺果基地,種植我們自己使用的青刺果。近期,在雲南省政府的支持下,貝泰妮作為牽頭企業搭建了雲南特色植物提取實驗室,實驗室將聚焦雲南特色植物產業,匯聚省內外優勢資源,通過前沿和前瞻技術研髮帶動產業的持續發展。

最初我們的產品研發主要是從醫學需求開始的。但是在過去五年內,我們開始做衍生產品的研發,而不局限於皮膚疾病的輔助治療,比如說針對敏感性皮膚的抗衰老、敏感性皮膚的美白等等。這源於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美妝的趨勢,以及我們對于敏感性皮膚賽道的堅信。

《管理視野》:面對國際大牌的競爭,薇諾娜有哪些競爭優勢?

董俊姿 :第一,我們的產品很好。第二,我們的改變能力很強。品牌就兩塊,一塊是產品力,另一塊就是營銷能力。你產品做得好,營銷也能抓上,就能適應所有外部的改變。

國際品牌在中國,如果用全球的邏輯來看中國市場,那恐怕行不通。因為中國的市場環境改變了,而且很快。

一個品牌的成長,需要時間的沉澱。對於我們來說,第一點,需要慢慢把每個階段做好;第二點,要讓品牌長遠發展,中間要平衡好發展和利潤之間的關係。

《管理視野》:未來薇諾娜是否會考慮進入更多的線下渠道?

董俊姿 :長遠來講,我們需要發展更多的線下渠道,目前正在建設,比如進百貨商場開店。品牌要走得遠,線下是我們很重要的渠道,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我們的品牌需要有很多跟消費者接觸的地方。不僅是為了品牌形象,也是為了跟消費者溝通、互動……

面對Z世代消費者,

國貨美妝應該有怎樣的策略調整?

董俊姿眼中理想的組織狀態是怎樣的?

如何才能更好的管理年輕員工?

想要了解更多觀點,

訂閱《管理視野》雜誌,

解鎖完整內容。

□ 採訪/亞婷、偉潔

□ 文字/偉潔




更多管理新知、大咖訪談、深度專題

歡迎掃碼訂閱全年四期《管理視野》

第一時間獲取全本精彩內容

年度訂閱優惠進行中...

⬇️⬇️⬇️

IFBK 0606The End

推薦閱讀


點擊下面的鏈接,查看歷史文章

行業觀察 | 解封在即,社區團購還能活躍多久?
企業如何培育更適合Z世代的土壤?
這場重磅會議之後,服務業如何擁抱信息技術?
近億歌迷的朋友圈狂歡!解密微信的創新邏輯
「一鍵」升級!管理工具激活Z世代

「在看的,麻煩點一下再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