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推動綠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規範評估認證機構行為,前期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簡稱「綠標委」)發布綠色債券評估認證機構市場化評議相關公告,並積極組織成員單位、基礎設施建設平台、市場機構及環境領域專家多維度對參評機構進行市場化評議。經向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報備,9月21日,綠標委正式發布市場化評議結果,合計18家機構通過綠標委註冊,對於推動綠色債券市場行業自律和規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市場化評議過程公開透明。公告發布後,多家參評機構提交評議材料。綠標委辦公室迅速組織常任成員單位對材料進行評議打分;其次,組織了包括發行人、投資人、環境領域專業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平台等多個領域的166名專家,組建綠債專家庫並隨機抽取專家進行評議。隨後,進一步細化評議信息表,並將參評機構的評估認證項目範本發送評議專家,根據項目範本結合機構實際情況進行打分,最終形成打分結果。今年以來,多次組織綠標委全體成員單位就評議情況進行研討,最終確定遴選方案,並向主管部門報備。同時,所有評議材料均向綠標委成員單位公開,評議過程公開透明,充分發揮集體決策的力量。



二是多維度評價參評機構業務能力。綠標委秉持「市場化、專業化、規範化」的原則有序開展和推進市場化評議工作。評議維度在細化《綠色債券評估認證行為指引》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定性和定量等不同角度對參評機構進行評議,對機構實力、專業能力、業務表現等多個維度進行系統評價。定性部分包括評估認證報告質量、綜合服務水平、內部控制質量、評估認證結果市場公信力等多個方面;定量部分包括人員配置、業務隔離、資質證書、發表文章、綠債評估、碳核查等不同維度,全方位、多角度對參評機構進行客觀公正評價。



三是推動綠色債券標準體系建設。綠標委充分發揮綠債自律管理協調機制的作用,持續推動綠債標準體系建設,通過市場化評議加強綠債評估認證行業規範,約束「洗綠」、「漂綠」等行為,切實把好綠債「准入關」。同時,通過優勝劣汰、市場化篩選,督促形成一批獨立、專業、有市場聲譽的第三方機構,幫助市場更好地識別綠色經濟活動,引導資金準確投向綠色領域,發揮綠債市場「看門人」角色,向市場展示和彰顯綠色屬性,打造中國綠債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和影響力。


下一步,綠標委持續加強自律管理,維護綠色債券評估認證市場秩序,定期開展交叉檢查並要求評估機構提交自查報告,規範評估認證機構行為。同時,後續持續開展評估認證機構市場化評議工作,對註冊名單實施「動態調整、有進有出」,通過市場監督和檢驗,敦促評估機構規範開展相關業務,提升綠債產品純度,推動綠債市場高質量發展,落實國家綠色發展重大戰略。

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簡介


2018年12月7日,綠色債券標準委員會(以下簡稱「綠標委」)在人民銀行和證監會等主管部門指導下,由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會同相關市場自律組織和市場成員組建成立。綠標委是在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下設立的綠色債券自律管理協調機制。

綠標委由1家主任單位、8家常任成員單位和16家非常任成員單位組成;其中,交易商協會為主任單位。成員單位包括自律組織、基礎設施平台、銀行、券商、保險、基金、信託、非金融企業等綠色金融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和專業性的機構,覆蓋市場各類型機構,充分發揮不同機構的協同優勢。



主任單位

交易商協會


常任成員單位

外匯交易中心

北金所

證券業協會

中央結算公司

上交所

中國結算

上海清算所

深交所



非常任成員單位

國開行

建設銀行

南京銀行

人保資產

華電集團

工商銀行

中信銀行

國泰君安

華夏基金

三峽集團

中國銀行

興業銀行

中信建投

中航信託

首都機場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註:本文來自NAFMII資訊,轉載請註明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