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公募REITs的估值定價體系中,主要分為三步驟:①第三方機構對標的資產的評估值及一級定價,③上市後的二級交易價格,③二級市場的估值判斷。本文主要聚焦這三點,發現:
一級市場定價參考了第三方機構的收益法,主要錨定現金流量、折現率和存續年限三大因素。折現率和存續年限相對客觀可比,而現金流量的評估需穿透底層資產,本文以滬杭甬REIT為例提供了測算思路,發現第三方機構的評估相對樂觀。在第三方資產評估的基礎上,需結合基金投資比例、外部槓桿安排,資產負債調整事項來調整最後的資產評估價值,發現實際募集規模相對於資產評估價值,產權類多溢價,經營權類多折價,整體偏離幅度不大。
回顧C-REITs二級市場價格波動,整體走勢與股債相關度不高,在「類股災」時體現了一定的抗跌性,在大盤強勢反彈之際波動性不大,顯示出一定的獨立性和資產配置屬性。在政策利好和分紅公告下刺激了21年8月第一波REITs行情,經測算若在分紅公告日至權益登記日間買入,除息後賣出,存在一定套利空間。另外經營權類REITs的日均換手率和累計漲幅呈正相關,但產權類相反。
如何判斷REITs的估值?針對產權類可參考P/NAV指標,經營權類REITs可參考P/FFO,結合實際經營,發現產業園REITs中博時招商蛇口經營表現稍弱,但估值偏高,存在高估可能性較大,倉儲物流類REITs業績完成度較好,估值偏穩,適合長期、追求穩定的資金。經營權資產中,高速公路REITs受疫情擾動明顯,投資角度可以適當降低分紅預期;生態環保REITs底層資產具備一定韌性,可擇時介入並選擇中長期持有。
01 一級市場如何定價
1.1海外資產估值方法
目前海外成熟REITs市場的估值方法主要為兩大類:相對估值法(P/FFO乘數法)和絕對估值法(成本法、收益法兩類)。
相對估值方法可提供當前價格偏離程度的信息,但前提是當前REITs市場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估值定價水平,目前在我國難以推廣。相對估值法類似於上市公司的(P/E)估值體系,但以P/FFO為主要估值指標。FFO(Funds from Operation,等於淨收益+攤銷+折舊-不動產銷售的資本利得),考慮到折舊攤銷費用較高等因素故加回,更能反應REITs未來的發展空間。
絕對估值方法無關乎市場信息,更依賴各階段的現金流及折現率,可實現性更強。主要包括成本法和收益法兩類:成本法是指以REITs持有的基礎資產價值為核心,扣除負債及費用,從而確定REITs淨資產的估值方法,常用的具體方法為淨資產價值模型(Net Asset Value,簡稱NAV);收益法是指通過將REITs的預期收益現金流貼現,因為對投資者而言REITs的收益是未來一系列的分紅派息現金流,因此未來所有股利的現值就是REITs基金份額的價值,多以股利折現模型展開(DDM)。
1.2 國內資產估值的影響因素
滬深交易所於 2021 年 1 月 29 日分別發布了《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REITs)規則使用指引第 1 號-審核關注事項(試行)》,指引規定:原則上以收益法作為基礎設施項目評估的主要估價方法,並在評估報告及其附屬文件中披露評估過程和影響評估的重要參數,包括但不限於土地使用權或經營權剩餘期限、運營收入、運營成本、運營淨收益、資本性支出、未來現金流預期、折現率等。
底層資產的具體計算模型如下所示(以廣州廣河高速為例)
①現金流量的影響因素
不同底層資產計算方式略有不同,原則是通過淨利潤或EBITDA進行相關非現金損益項目調整後得到,但計算的本質是穿透底層資產的思路,如高速公路REITs的現金流受區位、車流量、收費政策等影響;而產業園區REITs的現金流受租戶類型、租戶集中度等因素影響。預測期現金流一般按照基期數據,結合行業特點,假設增長率後進行計算。
現金流的測算是資產估值中最重要的一塊,通常來講發行人占信息優勢,但站在投資者角度,我們可以根據周圍可比競品(適用於產權類REITs)、區域客觀因素(區位、車流量、通行車輛類型等)來測算底層資產是否值這個價。下面我們以滬杭甬高速公路為例來進行測算。
滬杭甬REITs的底層資產為杭徽高速公路昌化至昱嶺關段、杭徽高速公路汪家埠至昌化段和杭徽高速公路留下至汪家埠段,涉及里程共122.245 公里。根據募集說明書披露:交通量以客車為主,其中客車一型占81.9%,除此之外就是貨車一型和貨車五型。不同車型的收費標準具體如下:
道路的車型構成一般比較穩定,因此重點在於車流量的測算。車流量本身受區位(基於城市協同、人口流動的考量)、客貨車占比(客車占比越大,公路收費的剛性越強)以及車道數的影響,這些因素偏穩定,而影響未來車流量的因素有兩點,一區域內是否有即將通車的公路或高鐵對現有路段造成分流,二疫情常態化下車流量的減少。
第一點,2022年底開通的臨建高速(臨安至建德段)正好和項目公路交叉,給到宣城、蕪湖、合肥的車輛提供了可替換道路,預計會增加2%的車流;2027年開通的杭臨績(杭州臨安區——安徽績溪)高鐵幾乎和項目公路平行,屆時將產生一定分流作用。參考歷史上高鐵開通對高速公路的車流量影響,預計會產生-3%的影響。
第二點,疫情下車流量會間歇性受到影響,2022前三季度日均車流量為12.45萬輛,相比2021年同期減少了近6.7%,相比募集說明書中披露的車流量增速(2019-2031年GAGR) 6.2%的增長率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我們對車流量增長率分別做2%、4%、6%的預測。
根據歷史情況,假定項目公司車流量構成中80%為一類客車,10%為一類貨車,10%為五類貨車;
基於以上基準和假設來計算2021-2031年的通行費收入:
得到2021-2031年的通行費收入在75.23億元、83.11億元、91.96億元,相比第三方機構評估的96.93、99.65、102.28億元,募集書中的預測算是偏樂觀。
②稅前折現率r
這塊相對可調整性不大,可通過橫向比較判斷是否合理。折現率可以按照CAPM模型或者累加法計算,前者根據公式計算WACC以此作為折現率;後者則採用折現率=無風險報酬率+風險補償。從已上市的REITs產品來看,產權類資產多用累加法。其中風險溢價隱含了對於被評估資產的業態、區位、流動性、經營狀況、建築實體情況及原始權益人背景的考慮。產權類REITs的折現率大多保持在6%~8%水平。
經營權類資產折現率多採用WACC來計算。由於經營權類REITs底層資產在國內大多並沒有成熟的交易市場,因此折現率依舊從項目公司出發,以業務類似、經營規模相仿且資本結構相似的上市公司作為參考(如平安廣河參考了皖通高速、中原高速、福建高速等上市公司)。從下表來看,高速公路類的折現率整體大於 8%,生態環保類的折現率披露不詳。
③存續年限
存續年限根據土地使用權期限、特許經營權期限和不動產剩餘使用年限綜合確定。如下圖所示,產權類REITs的存續年限均在30年以上,保租房類資產在60年左右,經營權類REITs存續年限偏短,在10-20年左右。
1.3一級定價的影響因素
上述為評估機構通過收益率得到的REITs評估值,REITs的詢價發售區間以該值為參考,但實際的一級定價還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①基金投資比例差異
根據《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REITs基金80%以上基金資產需投資於基礎設施ABS(穿透投資於基礎設施項目),其餘基金資產投資於利率債、AAA級信用債或貨幣市場工具等其他資產。目前上市的REITs產品中約100%基金資產均投資於基礎設施ABS,因此暫不會因基金投資比例導致REITs估值差異。
②外部槓桿
實際REITs一級定價基礎為資產重組後項目公司的股權與債權對價,而並非單純資產價值,故首先需對外部槓桿進行調整。若存在外部借款,則REITs的估值定價(募集規模)大致參考「資產評估價值-對外負債」。理論上,當借款利率越低於標的資產收益率時,REITs槓桿率越高,REITs募集規模越顯著增加;反之亦然。在已上市的REITs中,有五隻均存在對外借款安排。
③預留資金
公司也會預留少量流動資產以支付相關稅費等,故在調整外部借款安排的基礎上,還需加上流動資產來精細化REITs定價基礎。
從實際發行情況看,募集規模基本對標經調整後的估值,整體折溢價幅度整體不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估值方法的科學性。分資產類別來看,產權類REITs發行溢價較多,其中華夏合肥高新溢價率破10%;特許經營權類REITs折價較多,國金中國鐵建折價率超10%,根據1.2對滬杭甬高速REIT現金流量的測算(募集中第三方機構相對樂觀),也反映了投資者偏理性。
02 二級市場價格受什麼影響?
公募REITs上市已過一周年,除了高速公路外,其餘各類資產基本都取得了不錯的漲幅。那REITs的二級市場受什麼影響?
2.1價格波動階段回顧
第一階段:2021年6月21日開始,首批REITs上市首日即漲停,隨後兩個月內保持震盪盤整,投資者對首批REITs保持一定觀望情緒。
第二階段:2021年8月開始REITs迎來第一波行情,11月政策端鼓勵保險資金入場、首批REITs派息超預期,同時第二批REITs緊跟上市,REITs收益率顯著抬升。2月股市震盪調整、債市面臨壓力,類固收性質的 REITs受到熱捧,另外首批上市的產品四季度報出爐疊加稅收政策利好,投資者對REITs產品表現出過高的熱情,市場投機炒作氛圍熱烈。
第三階段:2022年2月末REITs市場開始調整回落,主要系監管、產品管理人等方面採取停牌、披露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系列措施,市場情緒趨於冷靜。
第四階段:短暫回調後,2022年4月-6月開始市場迎來平穩期。解禁前REITs流通市場市值合計為104億元,相比首發時上漲約為11.8%。
第五階段:2022年6月21日市場迎來首批解禁,解禁後流通市值達到214億元,約為解禁前的兩倍;8月末首批保租房REITs上市,9月末首批REITs擴募草案披露,流通市值整體穩中有升。
2.2是否存在套利空間?
通過復盤REITs上市以來表現,發現2021年8月第一波行情的衝刺疊加了鼓勵險資入場、首批分紅、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正向事件,那政策性的利好是否會刺激二級市場的價格?在已知正面消息的情況下是否會存在短期套利的機會?
因鼓勵險資入場、稅收優惠等政策的時效性較強,因此暫不作為事件衝擊的考慮,這邊僅考慮在分紅前進場是否會存在套利機會。上市以來共有11個REITs產品累計分紅21次,其中經營權類REITs累計分紅較多,主要系經營權類項目隨着特許經營權的到期,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逐步下降最後歸零,所以分紅中隱含着部分本金的提前償還。產權類REITs累計分紅相對較少。
分紅的套利空間在於權益登記日前買入,填權後賣出獲取分紅收益。根據下表測算來看,假設按分紅公告日至權益登記日的均價買入,若以除息後14個交易日的均價賣出,則在21次分紅中僅7次是正收益,負收益多數是在-0.5%以內,最大一次為-4.25%,而正收益最大為7.25%,其次為3.42%;若以除息後21個交易日的均價賣出,則21次中有8次為正收益,平均負收益有所擴大,而正收益最大為7.07%,相比14個交易日均價賣出的收益有所下滑。
單個REITs產品來講,以中金普洛斯為例,若按分紅公告日至權益登記日的均價買入,在除息後賣出,三次博分紅套利的短線操作收益率分別為-0.34%、-0.49%、3.42%,可見若多次參與,類似短線操作也能得到可觀的平均正收益。
2.3與股債相關度
REITs作為一個新興品種,兼具股性和債性。理論上來講,不同資產類型的屬性偏向有所不同,經營權類REITs分紅較多,債性更強,而產權類REITs更看重底層資產的增值,股性更強。
從下表的相關係數來看,無論是經營權類還是產權類REITs與股、債的相關度都不高。
尤其是在「類股災」期間,三月初到3月15日,滬深指數一度下跌近14%,而REITs市值下跌近6%,體現了一定的扛跌性,而在5月末大盤強勢反彈之際也沒有帶動公募REITs大範圍波動,REITs的獨立性和資產配置價值凸顯。
2.4換手率相關度
目前REITs市場仍處於「錢多貨少」的狀態,極易出現少量資金炒作造成二級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用REITs的日均換手率來代表市場的交易活躍程度,一般來說,換手率越高,說明交易越活躍,流動性越好,投資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國內REITs上市至今的換手率大概介於1%至3.5%之間。有賣方研究表明,美國REITs過去5年日均成交量在70億美元左右,換手率在0.5%左右。C-REITs的換手率遠高於美國REITs,這與目前C-REITs供需不平衡的事實有關。
根據不同資產類型分類,可以發現經營權類REITs的日均換手率和累計漲幅呈正相關,但產權類REITs的日均換手率和累計漲幅負相關,即意味着產權類REITs的日均換手率越低,漲幅越高,和產權類REITs更看重底層資產的升值較吻合。
03 當下REITs貴不貴?
3.1二級估值指標比較
基金淨值指標對投資的指導性不大,因為公募REITs底層資產是基建項目,其經營情況和資產價值無法高頻統計,僅會在半年報、年報披露基金淨值,所以REITs基金淨值對場內交易的指導意義可忽略。實操中,目前市場上中債、中證兩家機構每日公布REITs估值,兩家均以可靠的市場價格為優先考量因素,若市場價格不活躍,再用模型對其估值。中債採用股利折現法,中證對經營權類資產採用偏債型估值模型,對產權類資產採用偏股型模型,具體的估值體系可參考YY之前的文章《基於模型、市場表現的 REITs 估值體系比較》。
我國REITs資產分為產權、經營權兩大類。特許經營權類項目隨着特許經營權的到期,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逐步下降最後歸零,而產權類由於底層是不動產,有一定增值空間,底層資產的天然差異決定了其未來的估值走勢。
對於產權類REITs,可與亞太市場的工業類REITs對標,可採用P/NAV作為其相對估值方法,從下圖來看,5隻2021年底前上市的產權類REITs P/NAV指標接近,均在1.2~1.4範圍內,其中東吳蘇州產業園REIT最低,張江光大產業園最高,其餘三隻差距不大。
對於經營權類REITs:在上市後基金管理人往往選擇在年報中不披露NAV數據,估值倍數方面可以參考公司型 REITs 常用指標:P/FFO(類似P/E),並輔以IRR作為判斷參考。目前C-REITs市場並未對FFO做出定義,但根據 NAREIT,FFO 以淨利潤為準,分別進行折舊攤銷、處置資產的收益/損失、因控制權變動帶來的收益/損失及資產減值四個科目的調整。而可供分配收入在 FFO 的基礎上還需經過所得稅費用、資本性開支、資本化佣金和非現金租金收入等一系列科目的調整,因此可將可供分配金額作為FFO的替代。
從下表來看,經營權類REITs的估值指標分化較大,清潔能源中中航首鋼生物質的實際P/FFO和2022E相差無幾,說明過去一年累計的分紅和預期一致,而富國首創水務實際P/FFO相較於2022E偏高,說明實際分紅未達預期。高速基建REITs中,除華夏中國交建過去一年沒有分紅外,其餘TTM指標均大於2022E,說明實際分紅距離預期仍有空間。
3.2當前估值怎麼看?
那基於上述產權類REITs和經營權類REITs的估值情況,現在的REITs到底貴不貴?和真實的經營情況是否匹配?
產權類REITs中,根據P/NAV指標,東吳蘇州產業園P/NAV最低,而張江光大最高,其餘三隻差別不大,基於三季度報表現來看,博時蛇口產業園和東吳蘇州產業園的業績完成度稍顯落後,且博時蛇口產業園實際經營表現更弱(2022前三季度出租率分別為84%、86%、83%,空置率較高),比照估值,博時蛇口產業園有一定高估可能,可以等調整後再介入。倉儲物流類REITs得益於穩健的需求(中金普洛斯三季度出租率分別為98.3%、94.6%、95%,普洛斯出租率為99%),業績完成度較好,適合長期、追求穩定的資金。
特許經營權REITs中,高速公路REITs受疫情擾動明顯,前三季度可供分配金額也基本完成全年預測值的65%-70%(華夏中交、國金中鐵上市時間較晚),目前廣州廣河估值相對處於高位,主要系可供分配金額完成度較低,考慮到疫情反覆,可以適當降低分紅預期;生態環保REITs的可供分配金額完成度分化明顯,鵬華深圳能源的可供分配金額完成度較高,富國首創水務的可供分配金額完成度基本符合預期,中航首鋼綠能目前供分配金額完成度偏低,2022年預期的P/FF0相對偏高,但生態環保類REITs本身較為稀少,且底層資產具備一定韌性,也可擇時介入並中長期持有。
04 總結
綜合以上,一級市場定價參考了第三方機構的收益法,主要錨定現金流量、折現率和存續年限三大因素。折現率和存續年限相對客觀可比,而現金流量的評估需穿透底層資產,本文以滬杭甬REIT為例提供了測算思路,發現第三方機構的評估相對樂觀。在第三方資產評估的基礎上,需結合基金投資比例、外部槓桿安排,資產負債調整事項來調整最後的資產評估價值,發現產權類多溢價,經營權類多折價,整體偏離幅度不大。
回顧C-REITs二級市場價格波動,整體走勢與股債相關度不高,在「類股災」時體現了一定的扛跌性,在大盤強勢反彈之際波動性不大,顯示出一定的獨立性和資產配置屬性。在政策利好和分紅公告下刺激了21年8月第一波REITs行情,經測算若在分紅公告日至權益登記日間買入,除息後賣出,存在一定套利空間。另外經營權類REITs的日均換手率和累計漲幅呈正相關,但產權類相反。
如何判斷REITs的估值?針對產權類可參考P/NAV指標,經營權類REITs可參考P/FFO,結合實際經營,發現產業園REITs中博時招商蛇口經營表現稍弱,但估值偏高,存在高估可能性較大,倉儲物流類REITs業績完成度較好,估值偏穩,適合長期、追求穩定的資金。經營權資產中,高速公路REITs受疫情擾動明顯,投資角度可以適當降低分紅預期;生態環保REITs底層資產具備一定韌性,可擇時介入並選擇中長期持有。
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免責聲明
本報告由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撰寫,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報告所引用信息和數據均來源於公開資料,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和引用資料和數據的客觀與公正,並儘可能保證可靠、準確和完整,但不對所引用資料和數據本身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出保證。報告中的任何觀點與建議僅代表報告當日的判斷和建議,僅供閱讀者參考,不能作為投資研究決策的依據,不能作為道義的、責任的和法律的依據或者憑證,無論是否已經明示或者暗示。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不保證對作出的任何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將隨時補充、更正和修訂有關信息,但不保證及時發布。對於本報告所提供信息所導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間接的投資盈虧後果不承擔任何責任。閱讀者根據本報告作出投資所引致的任何後果,概與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無關。
本報告版權僅為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和發布。如引用發布,需註明出處為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瑞霆狗(深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於本免責聲明條款具有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