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究背景

為應對碳排放引起的全球變暖,研究人員正致力於開發 CO2高效轉化技術以實現碳中和目標。在熱催化、光催化和電催化等 CO2還原策略中,固體氧化物電解池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SOEC) 因其高效且易操作引起了廣泛關注。

通常,在陰極側發生的 CO2還原反應被認為對整個電解池的 CO2-SOEC 性能至關重要。該反應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基元步驟:(1) 反應物 (CO2) 的吸附及活化,(2) 反應中間體 (CO32-) 的生成,(3) 離子 (O2-) 的傳輸,(4) 產物 (CO) 的脫附。

論文詳情
近日,廈門大學孫毅飛副教授帶領研究團隊針對上述四個基元反應步驟,設計了一種 Ce 修飾的 La0.43Ca0.37Ti0.94Ni0.06O3-δ(記為 LCTNi-Ce) 陰極材料,以分別促進各基元步驟,提高陰極電解池的 CO2-SOEC 反應性能。

該成果以 「The Facilitated Cathodic Elementary Reactions of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for CO2Conversion over Ce Decorated La0.43Ca0.37Ti0.94Ni0.06O3-δElectrocatalyst」 為題,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

該工作通過一種簡單的水熱合成處理,在 LCTNi 表面修飾了一層高度分散的 CeO2納米顆粒,並將電極材料用於電解池陰極。

實驗結果表明,LCTNi-Ce 陰極上的鹼性 Ca 位點和大量氧空位有助於材料表面的 CO2吸附,修飾的 CeO2加速了氧交換過程以及 CO 快速脫附,CO2-SOEC 陰極側涉及的四個基元反應步驟都得到了增強,從而提高了 LCTNi-Ce 電解池在使用 CO 或 H2作為還原保護氣下的 CO2-SOEC 性能。

論文信息
The Facilitated Cathodic Elementary Reactions of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for CO2Conversion over Ce Decorated La0.43Ca0.37Ti0.94Ni0.06O3-δElectrocatalyst
Zhishan Li, Meilan Peng, Yinlong Zhu, Zhiwei Hu, Chih-Wen Pao, Yu-Chung Chang, Yifan Zhang, Yingru Zhao, Jianhui Li and Yifei Sun*(孫毅飛,廈門大學)
J. Mater. Chem. A, 2022, 10, 20350-20364
https://doi.org/10.1039/D2TA05827H

作者簡介
李智姍博士

廈門大學

本文第一作者,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博士後,研究方向為能源化工,包括電催化、多相催化和電熱耦合催化,共發表 SCI 收錄刊物論文 13 篇。李智姍博士負責設計並組織了本研究工作。



孫毅飛副教授

廈門大學

本文通訊作者,廈門大學副教授,南強青年拔尖人才,長期從事功能性氧化物材料的設計和開發,尤其是鈣鈦礦氧化物在電化學、多相催化和能量轉換系統中的應用。分別於 2009 年和 2012 年獲得廈門大學化學學士和化學碩士學位,隨後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攻讀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師從駱靜利院士。在美國普渡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於 2019 年底加入廈門大學,先後主持了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面上項目、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創新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和面上項目等。近 5 年在相關領域發表 SCI 學術論文超過 60 篇,以第一作者/第一單位通訊作者身份在Nat. Catalysis,PNA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Catalysis等雜誌發表論文數十篇。論文總共被引用 2400 余次。孫毅飛副教授參與設計和指導了本研究工作。

相關期刊
Materials with applications in energy & sustainability

rsc.li/materials-a

J. Mater. Chem. A
2-年影響因子*14.511分5-年影響因子*13.375分最高 JCR 分區*Q1 能源與燃料CiteScore 分†21分中位一審周期‡28天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B 和 C 報道材料化學各領域的高質量理論或實驗研究工作。這三本期刊發表的論文側重於報道對材料及其性質的新理解、材料的新應用以及材料合成的新方法。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B 和 C 的區別在於所報道材料的不同預期用途。粗略的劃分是,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報道材料在能源和可持續性方面的應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報道材料在生物學和醫學方面的應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 報道材料在光學、磁學和電子設備方面的應用。

Editor-in-Chief

Anders Hagfeldt 🇸🇪 烏普薩拉大學

Associate editors

Veronica Augustyn🇺🇸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Viola Birss🇨🇦 卡爾加里大學

Goutam De🇮🇳 莫哈里納米科學技術研究所

Mohamed Eddaoudi🇸🇦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

Ghim Wei Ho🇸🇬 新加坡國立大學

Yun Jeong Hwang🇰🇷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

Kisuk Kang🇰🇷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

Dan Li (李丹)🇨🇳 暨南大學

David Lou (樓雄文)🇸🇬 南洋理工大學

Yi-Chun Lu (盧怡君)🇨🇳🇭🇰 香港中文大學

Frank Osterloh🇺🇸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Shizhang Qiao (喬世璋)🇦🇺 阿德萊德大學

Jennifer Rupp🇺🇸 麻省理工學院

Magdalena Titirici🇬🇧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Miriam Unterlass🇦🇹 維也納科技大學

Li-Zhu Wu (吳驪珠)🇨🇳 中科院理化所

Yusuke Yamauchi🇦🇺 昆士蘭大學

Zhen Zhou (周震)🇨🇳 南開大學

* 2021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2022)†CiteScore 2021 by Elsevier‡中位數,僅統計進入同行評審階段的稿件





歡迎聯繫我們發布論文報道📧 RSCChina@rsc.org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