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第一帥|作者
Lilith| 編輯
經歷地震後的小孩,玩積木遊戲時會不斷把積木堆成高塔,再不斷推倒它。我的諮詢師告訴我,這是一種「強迫性重複」——我們不斷地將自己帶回過去的痛苦中,試圖改寫經歷過的事。然後感慨:而這,也是我的故事。不斷地回到過去的痛苦中,甚至一度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幸好,我沒有怪命運,也沒有自我放棄,而是尋求了各種方法,去醫院、做心理諮詢,主動改變自己。如果你也曾受過傷,經歷過挫折,那麼請耐心看完這篇文章。希望我的故事,可以給你幫助。從此繼續大膽往前走,就像不曾受傷那樣。
拿啤酒瓶砸向男朋友我變成了我爸?
因為我需要瘋狂地作,確保他能接受最壞的我,才能有「他不會離開我」的安全感。
也開始反思:我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才會逼到一個人跪着求我放過他。
可到了第二天,當他照常求我放過他,說分手對兩個人都好時。
那瞬間,大腦一片空白,一股無名的怒火瞬間吞噬了我。
我平靜地看着它,巨大的痛苦向我湧來,尖叫與嘶吼在腦子裡迴蕩。
和我想象中的畫面不一樣,他沒有流很多血,而是捂着傷口走了出去。
「我竟然變成了家暴的實行者?變成了我曾經最討厭的人?」
緩過神來,已經是幾個小時後。我立刻給男朋友發了短信:
「哥哥,我不想分手,你可以陪我去醫院看心理醫生嗎?」
「再給我一次機會,如果我不能改變,那我們就分手。我現在需要你的幫助。」
我和他說了小時候的很多事,關於我是怎麼在家暴的環境中長大。
「我不知道你經歷那麼多可怕的事。我們一起去醫院,一起想辦法解決。」
一開始時,我的情緒很不佳。去了兩次醫院,才找到合適的精神科醫生。
因為有嚴重的想傷人和毀物衝動,在醫院做的心理評估中被診斷為——中度焦慮。
精神科醫生建議,可以使用藥物控制,或者心理干預治療。建議優先心理干預。
我和諮詢師說了和男朋友的事,想要解決自己的打人問題。
他就坐在那裡,目光如炬,溫柔又慈愛地關注着我的所有,不帶一點評判。
「我經常經歷爸爸打媽媽的場面。記憶中,有媽媽吐出來的血,有他家暴後一個人出去的背影。媽媽被打後,我會陪她一起躺在地上。她不吃飯,我就跟着她一起不吃飯。」
「大年三十的晚上,因為一些小事拌嘴,他就把媽媽從床上拖下來,一路拖到門口拳打腳踢。她大喊着救命,5歲的我摸黑跑去了鄰居家敲門,求他們救救媽媽。」
諮詢中,我回憶着童年,發現整個家裡,只有我跟我媽媽兩個相依為命,沒有第三個人。
那個人是破壞者和掠奪者。我們卻都需要依附他生存下去。
在諮詢師的引導下,我回憶了用啤酒瓶砸男朋友的場景。
因為每次,爸爸都會說媽媽就像一個瘋子一樣,然後進行家暴。
諮詢師陪伴我,聽我述說那些遙遠的,傷痕累累的童年記憶。
「你現在已經長大了,你很安全,並不需要再重複之前的暴力行為。」
「有很多人愛你,關心你。強迫性的重複已經可以在你這一代停止了。」
諮詢師還找到了我身上的很多優點,以及很多被我忽視的能力。
「你的應激狀態,能幫助自己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做出判斷,在與人相處過程中,敢於爭取自己的權益不退縮。問題是,持續的備戰狀態,會讓你疲憊不堪。」
「你看,你不也去了兩個不同的醫院。你一開始就想要改變,才又找到了我。」
諮詢師還幫我搞清楚了,什麼是他人的責任,什麼是我的責任。
比如,我不需要為他人的情緒負責,即使那個人是父母!
比如,當父母感到痛苦,卻依然依附於這樣的關係不離開,這是他們兩個人的事情,跟我沒有關係。
而我的責任,我來這個世界的首要任務,是照顧好自己,好好愛自己!
其實——每個人的責任都是照顧好自己。在自身完整的情況下,才有能力且有更好的狀態,照顧好身邊的人。
諮詢過程中,諮詢師會通過專業的意象對話和冥想的方式,幫我緩解疲憊。
同時,他還教我做一些放鬆訓練,讓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想要傷人的衝動依舊會跑出來。諮詢師教會我,每當這時,學會陪着自己。
可以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也可以寫情緒日記,記錄自己此刻的心情。
當下一次衝突發生,感到難受時,我知道要先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讓自己先冷靜一會兒,耐心陪着自己,和自己的內在對話。
就這樣,隨着一次次諮詢,藏在冰山之下的潛意識被挖出來,讓我逐漸地、更好地認識我自己。
因為我知道有一個人——在那裡可以很溫柔的包容我的一切。
我在那裡,可以得到理解和治癒,可以改變和提升自己。
諮詢師讓我認識到,我值得擁有,也配得上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一切!
心理諮詢真的有那麼神奇麼?我可以信任面前的這個諮詢師麼?
所有的咨訪關係都需要遵循保密原則,除非來訪者有自殘或者傷害他人的衝動的情況,需要打破保密原則。
跟諮詢師做一個溝通,驗證自己的猜測。多嘗試幾個不同流派的諮詢師,看看哪種風格最適合自己。
很多人都會覺得,如果我去求助諮詢師,就證明我不行,我沒有能力。而無視內心的痛苦,停止了求助。
但,如果你現在的痛苦是100分,而你選擇無視它的存在,不去解決,覺得我也不是不能扛。
那麼,等火山爆發的那一刻,我們會付出比這多成百上千的心力和成本去解決它。
如果你也感到痛苦,卻不知道痛苦來源於何處,即使知道也無法很好地解決……
那麼,像文中的第一帥一樣,向心理諮詢伸出求助之手,是個很好的辦法。
做心理諮詢不代表你有病,事實上,心理諮詢主要是服務於「精神正常,但遇到了與心理有關的現實問題需要幫助」的人群。
也不用覺得自己無能為力,其實這正說明你很善於發現和尋找幫助自己的辦法。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諮詢師,可以看看下面這位經驗豐富、專業紮實的諮詢師↓
代桂雲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私人心理顧問,從業將近8年,陪伴1000餘名來訪者成長,鑄造出豐富而實用的心理諮詢經驗,面對不同來訪者時,能夠根據來訪者情況,靈活使用不同方法,幫助來訪者。
代桂雲擅長以認知行為療法、敘事治療、完形治療、短期焦點治療幫助來訪者解決個人成長,婚姻家庭和情緒管理等議題。
在親密關係方面,老師尤其擅長疏導解決原生創傷、戀愛與婚姻等問題。
在家庭方面,如果深受家庭暴力等問題影響,也可以向代桂雲尋求幫助。
為了鼓勵求助意願,代桂雲特地開始5個半價諮詢名額,原價500元/次的諮詢,現價僅250元。
↓↓也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優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