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豬流行性腹瀉毒株流行趨勢預測

青島蔚藍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豬流行性腹瀉(PED)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引起的一種以腹瀉、嘔吐、脫水為主要特徵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的豬腸道疾病。該病主要危害哺乳仔豬,通過糞口傳播導致7日齡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接近100%。

該病於1971年在英國和比利時首次報道,隨後在其他歐洲國家和亞洲的多個國家流行爆發,給養豬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2010年之前的時期內,來自經典亞群(GIa)的PEDV株在東亞造成了廣泛流行。2010年以來,隨着新毒株的出現,GIIa亞群PEDV毒株導致大規模PED疫情,給亞洲養豬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013年以來,在北美出現了一種被歸類為G2b亞群的高毒力PEDV,此後不久,它迅速席捲了全球多個國家。G2b毒株暴發後,在美國出現了S基因缺失和插入的新變體,這些變體被歸類為S-INDEL亞群。自2010年以來在中國發現的PEDV毒株如CH-SCMY-1/2014、CH-SCZY103/2017、CH-HNLH/2015、CH-JXJA/2017一起被分為一個不同的亞群,命名為GIIc亞群。

接種疫苗是控制PED的重要方法。自1994年以來,已開發出PEDV CV777株滅活和減毒活疫苗,滅活和減毒PEDV疫苗已在中國豬群中廣泛應用,在控制PEDV感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大多數減毒疫苗是由G1a株生產的,對2013年以來出現的高致病性株的保護作用減弱。除了經典菌株的傳統疫苗外,基於AJ1102毒株的PEDV滅活疫苗和減毒疫苗,即PEDV疫苗中使用的第一個G2b毒株,於2017年12月成功上市並廣泛使用,從而更有效地控制了該疾病。

然而,近年來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表明,PED仍然是困擾養豬業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PEDV作為一種冠狀病毒,其極易發生重組和變異,導致現有疫苗對其預防效果下降,GIIc亞群的出現和近期在國內主要生豬養殖區的流行給PED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

2017年至2021年,對中國16個省的303個農場收集的882份死亡仔豬糞便和小腸樣本進行RT-qPCR分析顯示:五年內,52.15%(158/303)的檢測農場PEDV核酸呈陽性。五個地區農場的陽性率從46.94%到55.00%不等。在882份樣本中,共發現564份PEDV陽性。樣本水平的陽性率從53.85%到68.51%不等,總陽性率為63.95%。

從毒株基因型看華東地區GIIc占比71.43%、西南地區GIIc占比19.05%、華北地區GIIc占比78.95%、華南地區GIIc占比93.75%、華中地區GIIc占比92.31%。綜合來看GIIc毒株占比為68.27%,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可能的大流行。系統發育表明G2c亞群是從重組事件進化而來的,S基因的5′部分是從G2b組獲得的,3′部分基因組區域是從S-INDEL獲得的。

具體信息詳見表1、圖1。

表1 2017~2021年中國PEDV流行分離株及其基因型分布

(數據引自國內某大型養殖集團已發表文獻)

圖1不同基因亞群PEDV S1遺傳進化樹

通過對2017至2021中國PED臨床腹瀉樣本分離到的PEDV測序的S基因S1片段與每個亞群的代表毒株進行比較,從遺傳進化樹來近年來新出現的GⅡc亞群與GⅡa亞群、GⅡb亞群遺傳距離較遠,且新出現的GⅡc亞群臨床分離率最高,預測2022年秋冬季豬流行性腹瀉的流行毒株很大可能以GⅡc亞群為主,提請國內生豬養殖者要重視PEDV GⅡc亞群的流行動態,並提前做好對PEDV GⅡc亞群田間流行毒株的針對性防範,尤其在疫苗的選用上,儘量選用近年來(2014年以後)的分離毒株生產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會有更為明顯的效果!降低豬流行性腹瀉造成的臨床損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