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3W互聯網深度精選

作者|格總

來源|格總在人間(ID:I-Gargamel)



「如何利用公司的平台,幫自己創業?」

這話題非常敏感,光看標題,比較損人利己,所以我先澄清一下,大家不要誤會,純粹挖公司牆角的事兒,我是不提倡的。

先說老闆和員工,是什麼關係?

大多數時候,是同一條戰壕里的戰友。

在「公司」這個組織里,戰友們相互合作,從外面打糧食回來分了吃。

只不過這種合作,僅僅是僱傭關係,員工可以隨時離職,但老闆必須永遠留下來,這就導致每一個老闆都有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使得老闆們會盡最大努力,讓每一個員工都「螺絲釘化」,絕不允許誰變得不可替代。

反過來,員工要做的呢?恰恰是讓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更強。

有點矛盾統一的意思。

所以,老闆光明正大採用很多考核手段,管理手段,都是為了「螺絲釘化」員工。

那我們員工利用公司平台,為自己以後的生計着想,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今天這篇,就是完全站在員工的角度去看,在公司的平台上,一邊搬磚,一邊你還可以「額外」做點什麼。

至於老闆,我說句心裡話,你要做的是讓自己的公司變得更吸引人,讓員工覺得與其單幹,不如跟着你混。

光靠制度、靠硬約束,是行不通的。


如果你和我一樣,見過的行業多了,會覺得造化弄人。

有些能力一般的人在某些行業,稍微多點眼力見,就是可以一個人獨立出來自己單幹;而有些人能力雖然出眾,但受行業特點限制,一輩子只有打工的命。

所以我們看某個人自己單幹,未必是他能力多強。

而是,這個行業可以獨立創業的門檻,並不高。

這樣的行業有啥特點呢,我簡單總結下,就是比較「輕」。

什麼叫「輕」?

理解什麼叫「重」就知道了。

「重」指的是:

要購買很貴的設備;

建造很大的廠房;

申請很多的專利;

採購很多的原料;

從原料到產品要經過漫長流程;

流程上的每個環節基本都專業化。

不過往往是,進去之後會發現裡面全是坑,然後灰頭土臉的出來,感慨一句隔行如隔山。

當然,也不是說只要是門檻高的「重」行業,創業的可能性就完全沒有。

說「重」行業創業門檻高,是假設你完全複製你老闆那一套,獨立門戶去做,那確實太難。

如果你只針對其中的一個環節,把該環節吃透、用好,做一個小創業者是完全可能的。

我簡單梳理了一下。

不管輕還是重,利用公司平台來幫自己創業,一般有三條路線。


第一條路線是「關係」。

這個是最常見的,也就是利用你打工時,因為業務需要而和外面的組織建立起的「私人關係」。

這個關係一般包含了,人家對你的業務能力、對行業的理解、人品性格這幾方面的全面認可。

注意,是全面認可,缺一點都不行。

比如我知道華為曾經有個妹子,在負責專利申請的部門,經常跟政府部門打交道,後來就出來單幹,專門幫助一些摸不着門路的小公司,代理專利申請這塊兒。

她只做這一個環節的事情。

首先把政府關係搞透(有沒有灰色關係我就不知道了),再把它做專業,很多流程和模板對服務的甲方非常友好,而且從她這裡走,整個流程會很高效便捷。

所以,她就是可以在這個小領域掙到錢。

到最後,有了一個小團隊,自己只需要經營好主要的政府關係,錢還大把的掙,簡直不要太舒服。

要注意,她對華為自身的業務包括專利申請,是沒有衝突的。

第二條路線是「延伸」。

這一種方式,本質上也是關係的一種,但是它開始與公司業務出現摩擦了。

我之前有一次,書房的門鎖壞了。

找保安要了一個修鎖公司的電話,聯繫到一個小伙子上門來幫我換鎖。

小伙子活兒幹得很專業,人也很殷勤,完事兒了問我家裡還有沒有需要修理的地方,比如下水道疏通、空調清洗之類的。

原來他除了給修鎖公司打工,還利用給客戶換鎖的機會,一邊接一點私活。

我問了下他收入,他也很實在的承認,因為他服務的這幾個小區(修鎖公司劃分的範圍)業主都很認可他,現在私活的收入已經超過主業了。

這種就叫「延伸」:

你本身業務能力出眾,帶來終端客戶對你的全面信任,你們越過平台,供需關係直接滿足,而且延伸到公司業務之外的其他領域。

其實在很多行業,做銷售的特別是跟客戶直接溝通的區域負責人,做外貿的業務員,很多都在採用這種方式。

這種方式,大多數公司都嚴令禁止。

畢竟你和客戶的關係,已經超越了主業上的合作,客戶更加信任、依賴你。

一方面,公司會變得離不開你。

另一方面,工資不再成為你的主要收入,你為公司做事不會再那麼用心,這是公司絕對無法接受的。


第三條路是「內容」。

這一條專門針對互聯網出現後,「信息」本身可以大量複製的特點。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

之前,我對行業、對職場、對人際關係的理解,只能跟身邊的同事聊一聊。

能幫助到的人,也僅限於周圍的熟人。

因為互聯網,這些信息被我生產出來,大量複製出去,可以讓更多人看到。

如果你的本職工作是技能化的,而且你有一定的獨到之處(也不用很多),那就是可以通過互聯網以公眾號、抖音視頻、小紅書……的方式複製出去。

網上一大堆賣PPT課程、編程課程、理財課程……就是這種模式。

這也是為啥我總是鼓勵大家,每個人都應該開一個公眾號,或者抖音號(視頻號)。

你不要一上來就想賺錢,先用這個東西,把你對本職工作的思考和理解記錄下來,分享給公司里行業里的人,你就已經在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了。

你的內容會越來越好,影響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至於賺錢,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要擔心競爭,真正能堅持下來的人,比你想像的少得多。

想想你一天到晚在網上看了多少垃圾,就知道能啟發別人的、前沿的、有趣的內容,永遠都是稀缺的。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3W立場。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聯繫:
rxfu3868
請務必註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點個「在看」,你會選擇創業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