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金曲:岸部真明 (Masaaki Kishibe) - Truth
► 發改委:着力擴大精準有效投資,讓企業振作起來並持續不斷增強發展後勁。投資是振作工業經濟運行的「牛鼻子」,要切實發揮好投資引領作用,同時不搞大水漫灌、避免一哄而上,防止出現新的重複建設和產能過剩,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工業投資穩定增長、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 經濟日報:在出台穩樓市調控政策時,尤須謹防政策的過度寬鬆再將房地產市場推向過快上漲的通道,重走過度依賴房地產的老路。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須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大漲和大跌都不是穩,當前為了避免房地產市場過快下滑出台一些舉措,目的不是再讓市場通過暴漲來紓困,而是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宏觀經濟
1、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大幅縮短貿易企業鐵礦石免費堆存期、提高港口囤積成本,防範過度囤積等相關工作,指導港口企業敦促鐵礦石貿易企業釋放過高庫存,儘快恢復至合理水平。堅決嚴厲懲處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2、發改委:近期密切監測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組織開展動力煤期貨市場異常交易行為排查。下一步,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不斷強化市場風險監測和應對機制,有效防範市場風險和抑制過度投機,堅決依法依規嚴厲查處動力煤期貨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並規範煤價指數採樣行為。
3、農業農村部:今年將推動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力爭做到政策保本、經營增效。適當提高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穀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讓種糧農民不吃虧、有錢掙,儘可能多得利。
4、證券時報:美國將鎳和鋅金屬加入最新的50種關鍵礦物名單之中,跨部門評估結果認為這些礦物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美國《2020年能源法》將「關鍵礦物」定義為對美國經濟或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非燃料礦物或礦物材料,其供應鏈容易受到破壞。
5、新華網:2月24日,全國大部氣溫將迎普漲。之前是「周冬雨」,連續一周濕冷的冬雨;之後將是「離雨春」,離開陰雨奔向春天。升溫從北方和西部地區率先展開,到了周末和下周初,大江南北將掀起氣溫創新高的浪潮,多地累積升溫將達到10℃以上。
地產動態
1、證券日報:近期政策暖風頻吹,是流動性承壓房企的紓困時機,需把握機會,以現金為綱,多管齊下恢復流動性,跨過信心修復期。面對當下局勢,房企需「順勢而為」,踐行三條鐵律。一是拼銷售抓回款。二是果斷賣資產。三是減規模重利潤。
2、中證報:2月,監測的全國103個城市中有87個城市的主流房貸利率環比下降。業內稱,房貸利率是樓市需求端重要的影響因素,未來信貸環境有望持續改善。此外,多位房產中介人士稱,帶看客戶有所增加。
3、廣州市住建局:回應豪宅限價放鬆傳聞稱,不管是豪宅還是普宅都沒有放鬆。針對豪宅有另外一套方法確定限價價格,這套標準目前尚未對外披露。
4、證券時報:上海土地市場官網公布了上海2022年第一批次集中供地出讓公告,推出的地塊共計40幅,均為涉宅用地,總起始價850.7億元。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住宅用地供應力度依舊最大。
5、錢江晚報:春節假期過後,杭州首套、二套房按揭利率均迎來下調。目前,各大銀行首套房利率基本穩定在5.6%-5.65%,個別銀行最低可以做到5.5%,二套房利率則普遍在5.85%左右。
股市盤點
市場
1、周三,上證指數報3489.15點,上漲0.93%,成交額4156.30億。深證成指報13549.99點,上漲1.90%,成交額6252.66億。創業板指報2843.87點,上漲2.82%,成交額2554.40億。兩市合計成交10408.96億。盤面上,光刻膠、半導體及元件、汽車芯片、硅能源漲幅居前,貴金屬、玉米、油氣開採等跌幅前列。
2、周三,恒生指數漲0.6%,報23660.28點。國企指數漲0.56%,報8317.22點。北向資金當日淨買入14.22億元。
3、截至2月2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85家,當日新增1家。總市值2308.75億元,成交金額11.97億元。
4、兩市融資餘額:截至2月22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8561.50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7.46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7735.2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1.15億元;兩市合計16296.7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8.61億元。
5、央視新聞: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不少中概股選擇回流,香港已為此做好準備,包括容許沒有不同投票權架構並屬非創新產業的大中華公司在港第二上市,並給予雙重主要上市的發行人更大靈活性。已完成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的可行性研究。
6、證監會:上市公司大股東高比例質押加速下降至270家,較最高峰減少了超過六成。全市場股份質押市值占比已從最高峰的接近12%降低到目前不到5%,目前,上市公司發展韌性更足,抵禦風險能力更強。
7、證券時報:2021年三季度以來,至少1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調整獨立董事津貼的公告。數據顯示,獨董平均薪酬5-10萬元占半數、10-50萬元占三成。業內稱,A股獨立董事收入普遍偏低,大多數獨立董事基本處於風險和收益不成比例的狀態。
8、央廣網: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總經理隋強表示,下一步將研究發布北交所指數,針對市場呼聲較高的引入市值配售、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和針對性方面,也將積極研究論證與推動。
9、證券時報:2021年,上市公司共計分紅1.67萬億元,同比增長17%,分紅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也遠超上市公司同期再融資規模。滬深上市公司併購重組3335單,交易金額1.78萬億元,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10、中國結算:2021年,新增投資者1963.36萬,同比增長8.9%。
11、證監會:同意5家企業創業板IPO註冊,為湖南軍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新華都特種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宏德特種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銘利達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冠龍閥門節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12、科創板上市委:2家公司首發3月2日上會,為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賽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
13、溫氏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49.63億元,同比下降13.31%;淨虧損133.3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74.26億元。報告期內生豬價格大幅下跌,肉豬養殖業務出現深度虧損。
14、國聯股份: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73.48億元,同比增長117.67%;淨利潤5.74億元,同比增長88.59%。報告期內旗下各多多電商平台的交易量增長較快,從而實現了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
15、中微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1.08億元,同比增長36.72%;淨利潤10.11億元,同比增長105.49%。刻蝕設備收入為20.04億元,同比增長約55.44%,毛利率達到44.31%。
16、招商蛇口:2021年,營業收入為1606.43億元,同比增長23.93%;淨利潤103.7億元,同比下降15.35%。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共計43.72億元。
17、正榮地產:高層表示,正與現有的合作方以及央國企洽談項目股權轉讓事宜,預計今年上半年可以完成30-40億左右規模的資產盤活處置。永續債難以贖回原因是1月融資淨流出約40億元,收支與此前預期差距大
18、獐子島:控股股東長海縣獐子島投資發展中心所持公司15.4631%股份將被司法拍賣,如拍賣成交,將會導致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19、盾安環境:近日,格力電器收到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不予禁止決定書》。經審查,現決定對其收購股權案不予禁止。
20、完美世界:不會以「元宇宙投資項目」等名義吸收資金,亦不會以「投資幣」、「高收益率」等虛假宣傳方式誘導公眾投資。
21、三一重工:三一租賃擬申請發行不超200億元ABS。三一集團擬認購全部次級資產支持證券,認購金額不超過30億元,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異動
22、依米康(4連板):發布異動公告。雖然信息數據領域業務在國家推動「東數西算」工程規劃下將面臨機遇與挑戰,尚無法準確預測其對經營業績的影響情況。
23、佳力圖(4連板):發布異動公告。目前A股市場對「東數西算」政策發布的關注較高,但本次政策的出台對未來經營業績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短期內暫時對經營業績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24、黑牡丹(4連板):發布異動公告。控股子公司艾特網能在手訂單未明顯增加,基本面未發生顯著變化,所屬行業隨大量外部資金快速湧入,競爭愈發激烈。
25、寧波建工(6連板):發布異動公告。可轉債純債溢價率146.27%,轉股溢價率38.37%,存在溢價率均較高的情況。自2月7日以來,可轉債短期波動較大,漲幅達到104.01%。
26、威創股份:發布異動公告。近日有市場傳聞公司已加入「東數西算聯盟」,經核實,目前並未加入聯盟,未來是否受益於該政策還需要關注該政策後續落實以及市場情況。
27、瑞康醫藥:收深交所關注函。要求說明轉讓子公司股權後短期內又以高溢價購回的原因及目的,是否存在向關聯方輸送利益並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核實並補充說明標的公司對6家子公司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均為0的原因等。
財富聚焦
1、經濟日報: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元宇宙投資項目」「元宇宙鏈游」為名目吸收公眾資金,用元宇宙虛擬幣投機炒作,甚至干起了非法集資、詐騙的勾當。監管部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鑑別出那些打着元宇宙旗號進行非法集資的當事人,必要時還要聯合公安部門依法開展專項行動。
2、新華網:出台個人收款碼相關要求,是為了加強行業管理,堵住漏洞,斬斷非法鏈條,更好地保障個體商戶資金安全。有人擔心,一些合理的遠程收款需求會受到影響,支付協會有關負責人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可對有正當合理需求的用戶實行白名單管理,支持遠程收款功能。
行業觀察
1、教育部:截止2021年底,學科類培訓線下與線上機構壓減率分別為91.45%和87.07%,培訓機構擴張亂象得到有效遏制。據第三方調查顯示,85.4%的家長對學校課後服務表示滿意,72.7%的家長反映教育焦慮有所緩解。
2、光伏行業協會:2021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488萬千瓦,為歷年以來年投產最多。在巨大國內光伏發電項目儲備量推動下,2022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或將達75-90GW左右。
3、國家電網:大力加強技術成熟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積極支持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力爭到2030年公司經營區抽蓄電站裝機由目前2630萬千瓦提高到1億千瓦,電化學儲能由300萬千瓦提高到1億千瓦。
4、央視新聞:2021年,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3155億美元,同比增長8.4%,創歷史性新高。服裝全年出口1702.8億美元,同比增長24.0%,較疫情前增長16.0%,為2015年以來最好水平,帶動紡織品服裝出口創歷史性新高。
5、參考消息網: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繼續呈現強勁增長態勢,標普高盛商品指數和彭博大宗商品指數飆升13%,創歷史新高。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20%,鋁(16.4%)、鎳(15%)、大豆(20.5%)和咖啡(8%)等大宗商品是今年最看漲的。
6、人民日報:青少年尚處於成長時期,對於形式新穎的電子煙,容易疏於防範、跟風嘗試。此次開展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斬斷銷售渠道,強化防範意識,內外兼治,將有效守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別讓電子煙成為青少年的「第一口煙」。
7、央視新聞:汽車芯片價格全線上漲。一塊意法半導體生產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核心芯片,從20元炒到2800元。從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東南亞等地的芯片廠產能出現大幅下滑,汽車芯片供不應求;芯片經銷商的囤貨也是導致汽車芯片價格飛漲的重要原因。
8、科技日報:荷蘭萊頓天文台科學家報告了迄今觀測到的最大星系,其離地球30億光年遠,自身橫跨1630萬光年的距離。對其開展進一步研究將有助於弄清星系如何生長變大。
公司要聞
1、唯品會: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15%,達1171億元;淨利潤達60億元,同比減少4.76%。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2%,達9390萬;GMV同比增長16%,達1915億元。
2、中新網:「楊國福」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上市申請書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餐廳數量總計5783家,其中境內自營餐廳3家,其餘為加盟餐廳。
環球視野
1、普京:俄羅斯將繼續不間斷地向世界市場供應天然氣。確保普遍獲得「可負擔、可持續」現代能源的重要性,這符合國際社會利益。
2、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漲4.47%,報2244點。
金融數據
國內
1、新三板:2月23日,合計掛牌6894家公司,當日減少3家,成交金額3.59億。三板成指報1128.52,漲0.01%,成交額1.96億。
2、國內商品期貨:截至2月23日下午收盤,互有漲跌,棕櫚油漲近5%,創2008年6月底以來新高,焦煤、菜粕等漲超2%,焦炭、豆粕等漲超1%,白糖、生豬等小幅上漲;尿素、SS等跌超2%,玻璃、滬鎳等跌超1%,橡膠、螺紋等小幅下跌。
3、國債:2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S2206上行0.07%,至101.110;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2206上行0.17%,至101.345;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2206上行0.16%,至100.005。10年期國債利率跌3.00BP,至2.79%;10年期國開債利率跌1.98BP,至3.05%。
4、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2月23日,原油期貨主力合約2204,以590.0元/桶收盤,上漲5.0元,漲幅為0.85%。全部合約成交207853手,持倉量減少2597手至83291手。主力合約成交178329手,持倉量減少2761手至52079手。
5、央行:周三,進行2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
6、Shibor:隔夜報2.0430%,上漲0.40個基點。7天報2.1760%,下跌1.50個基點。3個月報2.3830%,下跌0.20個基點。
7、人民幣: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報6.3178,漲0.2810%,人民幣中間價報6.3313,漲0.2741%。NDF:3個月報6.3748,6個月報6.4063,1年報6.4503,2年報6.5215。
8、上海環交所:2月23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5030噸,成交額28.41萬元,收盤價56.49元/噸,跌0.51%。
國外
9、亞洲:韓國KOSPI指數漲0.47%,報2719.53點。
10、美股:道指收跌1.38%,報33131.76點;納指收跌2.57%,報13037.49點;標普500收跌1.84%,報4225.50點。
11、歐洲:英國富時100指數收漲0.05%,報7498.18點;德國DAX30指數收跌0.42%,報14631.36點;法國CAC40收跌0.10%,報6780.67點。
12、黃金:COMEX 4月黃金期貨收漲0.2%,報1910.4美元/盎司,創2021年1月份以來收盤新高。
·人民幣走勢·
► 證券時報:2月23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32大關,創2018年4月以來新高。近日地緣政治因素帶動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疊加市場對美聯儲年內的加息預期,人民幣匯率的偏強走勢超預期。若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繼續升溫,帶動美元指數進一步走強,人民幣匯率或承受一定壓力。需關注政策層面是否會加強預期管理以及出台部分「糾偏」政策。
► 平安證券:2022年人民幣匯率表現仍較為強勢,並未隨美元升值而走弱。離岸市場人民幣的突然大幅升值可能來自交易因素的推動。較強的結匯需求仍是人民幣匯率保持強勢的重要因素。由於國際局勢多變,歐洲資本在2月18日歐洲交易時段開啟後,迅速大舉買入中國國債避險,無形間帶動離岸市場人民幣需求上升與匯率上漲。
► 中證報:業內稱,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仍較多,前期促成匯率升值的一些因素可能弱化,應避免對匯率走勢形成單邊預期。出口和結售匯順差強勁發揮了主導作用。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項下資本淨流入、人民幣套息屬性增強,以及季節性結匯需求釋放等因素,進一步提振人民幣匯率升勢。
► 嘉盛集團:相比起美國緊縮預期,經常項下和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入仍是支撐人民幣的關鍵因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破壞可能持續更長時間,出口訂單繼續從其他發展中國家轉移到中國。2022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仍有望維持在偏強的位置,在6.3-6.5寬幅波動。除了經常項下的資金流入,股債市場的資金流入也仍將持續。
今日分享
聰明的人很多,靠譜的人卻難得。一個靠譜的人,一定是負責任、有擔當的人,也是堅守底線、有原則的人。許下承諾就盡力去實現,答應的事情絕不含糊,願我們都能成為靠譜的人。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