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3W互聯網深度精選

來源|麥子熟了(ID:maizi8090)

作者|佳明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老了後的生活是怎樣?

網上有這樣一種描述:和閨蜜組團去養老院,每天泡泡溫泉、唱KTV、打麻將、參加聚會。很多人也對此嚮往,說我老了以後也要這樣。

但很遺憾,這並不是現實。

今天,我想帶你看看最真實,真實到有些窒息的「老年生活實錄」。

前些天,博主@曹溯近觀上海發布視頻,探訪了一家養老院。

▲來源|微博@曹溯近觀上海

他進入房間時,正是下午3點。但房間裡,只有一人坐着,其他三人都在睡覺。

博主和其閒聊得知,她住在這裡快兩年了。當問及感受時,老奶奶長嘆一口氣,說像坐牢一樣。

這裡每天的時間安排,除了吃飯就是睡覺。每天早上醒來,5:40吃早飯,下午4:40吃晚飯,然後一天就結束了。

整個養老院,算上她,只有三個老人可以活動。其他人每天都是躺在床上。

由於他來訪時,正好是晚飯時間,所以視頻,也記錄下了吃飯環節。

除了剛才說話那位,可自由活動的老奶奶,以及另一位由女兒餵的老人外,剩下兩人均是由護工餵飯。

在視頻後半部分,可以看到吃飯的過程並沒那麼順利。那位穿紅衣服,躺在床上的老人,要護工哄着才勉強吃一口。

這則視頻發布後,在網上引起了極大討論。

因為往常,我們視頻中見到的養老院,充滿歡聲笑語。而這所養老院,則沒有一點生機,甚至還有些壓抑。

為什麼和想象中的差距如此之大?

其實是因為,這才是真實的養老院,又叫護理院。像這些失去行動能力的人,需要有專門的醫生護士照顧。

隨後,也有網友證實說:視頻屬實。這所養老院就在他家附近,算好的了。每月基本費用6000左右,是中上水平。

可這,也正是整個視頻中,最讓人嘆息的地方。他們不是沒有孩子和親人。

那位坐着的老人,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那位躺在床上,不吃飯的老人,是因為家裡拆遷,被迫送到這裡的。

這些平均年齡90+的老人,忙碌了大半輩子後,才發現最後只剩下自己。

這些有兒女的人,為什麼最後會住進養老院?

我想起了之前,在瀟湘晨報看過的一則新聞。上海91歲的孫奶奶,向記者控訴,說自己被困在了養老院裡。

5年前,她因一次摔傷住進養老院。雖然幾個月後,身體就康復了,但子女都一致不同意接她回家居住,還把鑰匙和證件都藏了起來。

這5年來,每天被困在養老院的孫奶奶,越來越苦悶,她形容自己活着就像行屍走肉。

這頭孫奶奶強烈抗議,而那頭,孩子們也有着自己的委屈。

他們說,自己每周都去看母親。每次來都會送一大袋水果,以及換洗衣物。因為知道母親腸胃不好,還會帶來保健腸胃的毛豆……

但他們都有一個底線,堅決不能讓老人回家。

二兒子說:

如果回去可以,幾個子女一人一個月,有誰同意?大家都負不起這個責任。‍

大家都沒精力,但又擔心她一個人獨居出意外。於是,送養老院,就成了眼下最優解。

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卻是這些子女目前唯一的選擇。

在這個年輕人被996逼成過勞社畜,中年人踩着雙親肩膀的時代,子女陪在身邊成了一件極其奢侈的事。

他們不是不想孝順,只是很大概率下,這種孝順都是一種有心無力。

網上曾有篇流傳很廣的文章,叫《明天我要去養老院了,才發現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文章的作者,是湖北省一位78歲的退休作家,在第二天要去養老院時發出的感慨。

在開頭,她這樣寫道:

我有老公,有女兒,以前從沒有想到我的最後一站會是養老院。但如今老伴不在了,女兒遠嫁,我的身體自理能力越來越差。

我不想去給她添麻煩,即便我不想去養老院,如今它也是我最好的去處了。

等要離開家時,才發現人生最後能帶走的東西,其實寥寥無幾。

年輕的時候,她喜歡大房子,但現在已經沒有力氣去打掃了。

房間的角落開始陸續布滿灰塵,屋頂也開始出現裂縫,那套曾經最喜歡的布藝沙發也已泛黃。

而且,因為要去好些的養老院,勢必需要一筆很大的開銷。她的退休金無法支撐,所以不得不賣掉這間和老伴辛苦半輩子換來的房子。

而她滿滿一屋苦心積累的寶貝的東西,最後也逃不過被兒孫處理的命運。

在出門那天,她只提了一個皮箱,皮箱裡裝了幾件隨身的衣服 ,和身份證,銀行卡,手機。

僅此而已。

那假設換一種情況,如果老了後不進養老院,會是怎樣?

微博上有位大V就發文說,反對女兒定居國外,要她以後照顧自己。

對此,我想先講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來自網友@廬西酒徒。

他說,自己的奶奶84歲離世的。在此之前,父親整整照顧了十年。

他父親本身是一個特別愛旅遊的人,但為了照顧奶奶,這十年裡就出去了一兩次。因為出去,就要意味委託別人照顧,玩不踏實。

而他媽媽,因為不放心爸爸一個人住在那,便每天騎車往返。直到有一天,他媽媽在下雪摔倒後,也開始小住。

就這樣,他父母的生活,每天下班後,便圍繞奶奶進行。這位網友,也每逢放假時,就回家陪奶奶。

按理說,這個被全家照顧的奶奶,應該過得很好吧。但好像也並沒有。

他的父親,每天晚上回來做完家務,把奶奶收拾利索,就回屋看電腦。母親則因為住不慣,經常性地抱怨。

而他奶奶本人,因為太胖。再加上走路不方便,很少出門,也很少有人來看她。每天不是自己在那看電視,就是在窗邊看風景。

到最後幾年時,因為糊塗看不懂電視,整天一個人在那裡睡覺。

他把奶奶比作一棵植物,父親是綁在植物上的一隻飛鳥。一邊是無法推卸的責任,一邊又是無法兼顧的糾結,讓每個陪在身邊的人都感到內疚。

等後來奶奶走了,父親便出去玩了幾次,媽媽住回了自己家。而他,假期也不用再一直守在家裡。

大家終於鬆了一口氣。

結語

為什麼講這件事呢?

因為我發現,「養老問題」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或許是最後都會面臨的問題。現實社會的子女,幾乎已經沒能力在時間上照顧父母。

就如白岩松那句:「我們註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

誰都需要這樣一個人,能在關鍵時刻抓住你,避免你在漂泊里居無定所,在寂寞里老無所依,在無助里苟延殘喘。

可多數情況下,這個人能幫助你的人,最後很可能就是你自己,也只能是你自己。

但也不必太悲觀。人到老終究是這麼個結果,瓜熟蒂落,葉落歸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最後幾年,而是前面幾十年。

與其擔心老了後怎樣,不如過好當下,好好賺錢,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不麻煩孩子,自己安排。

這樣在很多年後,當你躺在床上,回想起這幾十年人生時,你可以和你的孩子講講曾經的輝煌,講講那些年你遇到過的那些奇怪事件,看他的臉上浮現出的驚訝目光,就足夠了。

而下輩子,無論父母還是子女,也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了。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繫。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3W立場。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聯繫:
rxfu3868
請務必註明:
「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點個「在看」,你以後會去養老院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