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育部重點教材建設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推進方案》),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跟教育小微一起來看——

1.制定出台《推進方案》的背景是什麼?
教材是傳播知識的主要載體,體現着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體系,是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關心教材建設,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材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自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成就,實施《推進方案》就是要在新時代持續推進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落實教材建設國家事權的新使命新要求。
一是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的必然要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持續推進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把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與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專業知識有機結合,進一步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守牢教材陣地。
二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教材體系的迫切需要。紮根中國大地,系統總結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成就、理論建設成就和教學科研成就,吸收借鑑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反映學科研究最新進展,充分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
三是與時俱進拓展加強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的現實需要。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和高校教學需要,提高教材針對性適宜性,創新編寫理念和方式方法,充分調動學者、學校和出版機構的積極性,建設專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學段,專業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和部分公共課程等不同類型課程的優秀教材,進一步發揮教材育人作用。
2.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要堅持貫穿一條主線,着重加強三個結合,把握五個原則。
「一條主線」,就是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充分體現在不同學段不同類型的相關學科專業課程教材中,實現全覆蓋,貫穿教材編審用全過程。
「三個結合」,一是導向性和專業性相結合,把黨的理論創新最新成果與各學科專業知識有機融合。二是一體化設計和分類指導相結合,縱向貫通,橫向覆蓋,整體推進專科、本科、研究生不同學段教材建設,兼顧不同專業類、不同課程類型教材,採取不同的建設方式。三是總結經驗和改革創新相結合,堅持國家統編統審,大力推進工作理念、工作機制改革,不斷創新教材編寫、審核、出版、使用等方式方法,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建設合力。
「五個原則」,即堅持正確方向,體現中國特色,增強針對性,注重創新性,強化統籌性。
3.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的目標和重點任務是什麼?
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的目標是,補充、拓展建設現有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課程覆蓋面不足、亟需加強的學科專業課程教材,整體推進不同學段、不同類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相關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建設,做到體系結構合理、質量全面提升、機制健全完備、隊伍齊整精良。用5年時間,重點建設200種左右精品教材,形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體現中國特色的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材系列。
重點任務就是以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為主線,系統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建設,加快推進「中國系列」教材建設,完善一批專科、本科、研究生相關學科專業基礎課程、核心課程、公共課程教材,着力建設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體現中國特色的高水平原創性教材。
4.今年年初教育部啟動了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推進方案》在打造「中國系列」教材方面有哪些重要舉措?
《推進方案》對打造「中國系列」教材作出了部署,納入重點任務建設。今年年初啟動建設的首批中國經濟學教材是打造「中國系列」教材的積極探索。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經濟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迫切需要深入總結,凝練體現在中國經濟學教材中,把中國的經驗概括提煉好、講述好,以教材建設為載體,進一步深化中國經濟學理論研究,加快形成中國經濟學理論體系和教材體系。
下一步,在總結借鑑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經驗基礎上,將組織研究論證中國法學、中國新聞學教材建設,並逐步向哲學社會科學其他領域拓展,着力打造「中國系列」精品教材,加快形成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論體系和教材體系,力求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用中國話語闡述中國發展,用中國理論指導新的偉大實踐。
改革創新是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教材建設要調動學者、學校、出版機構等方面積極性。參與馬工程重點教材建設也是高校、相關專家組織、出版機構多年來的共同願望。《推進方案》在堅持國家統編統審基礎上,大力推進工作理念、工作機制、方式方法改革創新,同時強調加強國家統籌指導,堅持「抓緊兩頭、規範中間」,嚴把入口關、審核關,加強過程管理和目標管理,壓實主體責任,確保按時保質完成。
工作機制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教材編寫。採取國家直接編寫、高校等單位申報編寫和從現有教材中遴選修訂等多種方式。
二是教材審核。把高校等單位審讀與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核相結合,強化編寫單位和修訂單位主體責任,加強審核把關,所有教材均須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核認定。
三是教材出版。加強管理,實行出版准入和備案。直接編寫的教材,由教育部選定出版機構。申報編寫的教材,原則上由編寫單位根據准入標準遴選確定出版機構。組織修訂的教材,原則上由原出版機構承擔。
四是教材使用。堅持統一使用,同時健全馬工程重點教材使用目錄。對不同編寫組編寫的同一種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各高校可結合本校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從中選用。
創新的目的,是集合眾智、匯聚優勢,讓有實力的高校等組織編寫教材,讓一流專家潛心編寫教材,讓優秀出版機構用心編輯教材,真正打造立得住、用得好、有影響的精品教材。
自2020年9月起,我們採取多種方式調研論證,研製了擬重點建設教材目錄。
這些教材,一是依據有關國家標準提出的,主要包括《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學術學位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
二是按照總量控制、結構合理、科學可行的原則研製的。
三是組織國家教材委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馬工程)專委會、相關教指委、學科評議組等97個專家組織反覆研究論證得出的。同時,充分徵求了中央有關部門和教育部內有關司局的意見建議。
為確保5年內完成200種教材建設任務,剛才已經提到,《推進方案》創新了教材建設方式,調動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共同推進。同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通過制度建設壓實主體責任,確保任務完成。
將分兩批實施,分別發布重點建設教材目錄,第一批計劃於2022年啟動,第二批計劃於2023年啟動。
在實施保障方面,一是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主要包括教材遴選辦法、教材審核認定辦法、教材出版准入標準和備案要求等,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落地落實。
二是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隊伍建設,為教材建設提供堅實的人力支撐,重點將分學科組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馬工程)專家委員會學科專家組,分層分類對省級教育部門和高校負責同志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教材編審人員、馬工程重點教材任課教師、相關出版機構負責人和編輯等進行集中培訓。此外,在教材研究、資源建設、投入機制等方面也提出了具體舉措。
三是對組織領導實施提出了要求,強化政策落實、督導考核,進一步夯實省級教育部門和高校的領導責任和主體責任。
通過多措並舉,建立完整的工作體系,確保教材建設高效推進、順利完成。
更多教育信息
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下載中國教育發布客戶端👇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微信號:jybx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