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微信改版打亂發布時間
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將「智谷趨勢」設為星標🌟
保持聯繫,一起前行

◎作者 | 韓小白

◎來源| ◎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已獲授權


互聯網大廠,又裁員了!

先是字節、百度、騰訊、阿里,現在又輪到了京東。

碼農們的日子太不好過了,經歷了降薪、股票暴跌、甚至被「優化」……但養小孩、房貸、車貸,該負擔的一點也沒變少。

大廠「民工」如此,高樓之外,建築業工地的「民工」的遭遇更是讓人唏噓。

近期,多地發布建築業清退令,要求建築施工企業用工規範年齡管理。工人日報發文稱,預計未來十年內,將有三分之一的農民工群體退出勞動力市場……

(圖源工人日報微博)

難怪網上有人戲稱,互聯網人的一生就是:35歲大廠被裁員,45歲外賣員失業,55歲建築工地失業,75歲退休!

這群被中年危機「威脅」的中年人,真的沒有退路了嗎?


大廠員工,是整個社會最先體驗到中年危機的那群人。他們的中年危機,從裁員開始。

這幾天,一對阿里P7夫婦的故事刷遍全網。他們從2015年大學畢業就進入了阿里,在阿里攢夠了錢買下第一套房和第二套房。結果在還着5萬每月的房貸時遭遇了裁員。此時二人還不過30歲出頭。

(圖源 網絡)

大廠人的悲喜總是相通的。最近,又有人在網上曬出了京東的辭退信。

(圖源 網絡)

信上的「畢業」二字像是玩笑又有點諷刺。網友們都戲稱「畢業即失業」又有了新的詮釋。

從這些鋪天蓋地的段子不難看出,被裁員,指不定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並且,不乏一些猜測,稱「35歲以上的非管理層,就是『被優化』的首選」。

這種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據脈脈數據研究院發布的調查顯示,互聯網大廠員工平均年齡僅27~33歲。

(圖源 網絡)

字節和拼多多的員工平均年齡最小,只有27歲。而員工平均年齡最大的滴滴,也只有33歲。

這場關於年齡的危機還在蔓延,體制內「上岸」的紅線劃在了35周歲,美團騎手也有着40到50歲不等的年齡限制,就連去工地搬磚,人家也不要55歲以上的工人了。

明明三十而立,但一浪高過一浪的「裁員潮」,越來越晚的退休年齡,都讓人深深地感到焦慮——這就是當代中年人的「中年危機」。

他們擔心,一旦遭遇危機,該去何處尋找人生的「退路」。

要我說,咱們不妨把眼光放遠一點,薅一把資本主義的羊毛。

如何才能避免「中年危機」,過上安穩的生活?按這個思路來講,我斗膽提名一個地方——東京。

這裡,才是全球一線城市中最能讓國內中產克服「焦慮」的首選地。

掃碼添加好友,
加入交流群,了解更多日本最新市場資訊~


讓我們回到開頭,將這對阿里P7夫妻的事例放到日本,就會發現另外一番景象。

假設,這對年輕人從大學畢業進入日本的遊戲大廠公司工作,他們的人生起點或許不會那麼高,但絕對是一個穩步提升的過程,甚至能穩到像公務員一樣,「一眼望到盡頭」。

首先,日本公司講究「年功序列制」,並且受原有的「終身僱傭制」的影響,在職場上,極少會出現裁員的情況,年薪也會隨着員工年齡的增長,而穩步提升。

即便是國內裁員「重災區」的互聯網遊戲行業,日本公司也是「穩如泰山」。

我們先來看一下日本幾大互聯網公司的員工平均年齡:

■任天堂(日本電子遊戲開發、製造、發行公司):平均年齡:39.6歲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日本電子遊戲開發及發行公司):平均年齡:47.3歲

■世嘉颯美(日本遊戲娛樂公司):平均年齡:41.9歲

■CAPCOM(日本電視遊戲軟件公司):平均年齡:37.1歲

……

可以看出,日本大廠的員工平均年齡為37~47歲,比起國內的27~33歲,足足比大了10到14歲!

如果說國內的大廠都是青年人在奮鬥,那日本大廠的中堅力量正是中年人。

當日本人在網上提問,日本是否也有「互聯網35歲定律」,得到的答案也讓人出乎意料。

一位IT行業從業者明確表示:這不存在。因為他認識的朋友,50多歲了還在做程序員,而他本人已經55歲了,還有其他企業邀請他去做系統工程師。


另一位同樣也是IT公司的員工表示:web工程師的新鮮血液比較多,但在嵌入式和系統工程師的崗位上,不乏高齡者的身影。

而他本人雖然也已35歲了,但他感覺在職業發展上「沒有任何問題」。


可見,在日本當碼農,不僅不用擔心被裁員,還是一個越老越吃香的職業。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日本國內遊戲行業的工資也恰恰印證了這一事實。


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的程序員從20歲~24歲進入公司,初期平均年薪為3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萬元)。

此後逐年平穩上漲,平均每5年的平均漲幅達到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他職業生涯中平均年薪的高峰出現在了55~59歲!收入能到9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7.5萬元)。

或許有朋友會覺得,日本的工資明顯沒有阿里的高,但它在人生的幾十年裡,其實都是處於一個穩步提升的狀態。

如果是研究生畢業,平均年薪最高能到126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6萬元)。


對比國內IT行業裁員風險大、職業生涯短的情況,日本的程序員崗位堪稱性價比極高的「鐵飯碗」。


而如果生活在日本,你會發現,國內中年人最頭疼的房價、物價、孩子教育的三大問題,在日本也不算什麼大事。

關於日本的房價,我們在之前的文章《東京的房價相當於國內哪座城市?結果我震驚了……》也詳細介紹過了。

以東京為例,1月東京二手房每平米成交價為86.3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66萬元)。如果按照國內的建築面積計算,則東京都的二手房每平米成交價為3.5萬人民幣。

就算是東京最核心區域——23區的平均成交房價也只是94.8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12萬元)/平米。折算成國內的建築面積來看,平均成交單價是3.8萬人民幣。

無論哪個概念下的房價,都比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價友好太多了。

而日本的物價,更是出了名的「穩如泰山」。近20年來,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水平幾乎都在0%附近打轉,直到最近才逐漸升到將近2%。連42年從未漲價的「乖乖玉米棒」漲價2日元(約合人民幣0.1元)都在日本社會引起了話題。


這在國內恐怕是難以想象的。

當然,對於已經成家的中年人來說,養娃也是個重擔。我身邊的朋友都把自己的孩子戲稱為「四腳吞金獸」。因為撫養一個小孩的費用實在是太貴了!因此,也有很多朋友就算結了婚,也不敢輕易生孩子。

而日本政府,是出錢出力鼓勵大家生娃的。各種養娃和教育補貼眾多,不花太多錢也能夠享受到不錯的教育水平。

當然,並不能說日本中年人就完全沒有「中年危機」。

據媒體對日本中年職場人所做的採訪來看,他們的中年危機主要來源於:

「工資收入都用來養家,自己只能存點私房錢」、

「同一時期進入公司的同輩已經升職,自己卻沒有得到晉升」、

「正處青春期的女兒非常叛逆,總是跟父母對着幹」,

「感覺日子十分無聊,也沒有所謂的夢想」……

同為中年職場人,日本絕大部分員工在沒有失業壓力與房貸斷供危機的情況下,他們這些「中年危機」在國內一些人的眼裡,多少顯得有些「凡爾賽」了。

人到中年,生活在日本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

你可能不知道,日本的戶口比上海的還好拿。

但東京房價只有上海的一半!

越來越多國人選擇移民日本,享受安全飲食、教育醫療、高額補助金等「生活大禮包」。

普通人怎樣通過移民日本,享受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

歡迎掃碼添加好友獲取【移民寶典】,還能加入日本移民交流群,獲取更多一手資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