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進不是「樹」起來的

王漢超

車推、肩挑、人抬,起崗填溝,拉沙蓋鹼,用20多年把750多塊「鹽鹼窪」「蛤蟆窩」成功改造,這是史來賀;13年間在石頭崖上鑿出600多萬個「魚鱗坑」,在亂石溝里造出1萬5千畝良田,這是吳金印;「太行新愚公」張榮鎖劈山修路,「全國道德模範」裴春亮、范海濤自掏腰包蓋房打井……這些「時代先鋒」,成長於同一片土地:河南新鄉。

「群星燦爛耀中原」,有人如此形容黃河邊上這個古老的城市。半個多世紀以來,新鄉相繼湧現出10多個全國先進典型、100多個省級先進、1000多個市縣級先進,其中5位被黨中央號召學習。一連串閃光的名字背後,是引人深思的「先進群體之問」:為何這裡先進輩出、卓然成林?

先進不是「樹」起來的。如果把先進群體比作一片樹林,刻意追求造林,往往欲速不達、適得其反。不是說披上綬帶、戴個紅花,就變成了先進。「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不管證書上怎麼印、材料里如何寫,如果缺乏有說服力的實績支撐,如果沒有群眾發自內心的認同,名頭再響的「先進」,也不會有人真心買賬。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生拉硬拽、人為拔高,只會留下笑柄。

更好的做法,是讓先進「長」出來。2008年新鄉村級兩委換屆,320多名企業家接受動員回村創業,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們中不少人成了一方土地的帶頭人,裴春亮、范海濤就是從這個群體中脫穎而出的。把好苗子撒到廣闊的大地上、火熱的實踐中,給他們培育土壤、營造氣候,在成長關鍵期及時澆水施肥、修枝剪杈,才會促成木秀於林的景象。

幹事創業,卻可能在複雜現實中觸礁擱淺;取得成績,又容易在鮮花掌聲中迷失方向。先進不一定總「先進」,有缺點並不可怕,怕的是「一俊遮百丑」,拿「寵」當呵護。在新鄉,有個先進所在的村全國知名,但發展集體經濟卻造成嚴重污染,市委不講情面、照樣處罰,還責令其在全市大會作檢查;另外一個先進,多年來帶領群眾挖山採石富了一方,當面臨生態壓力時仍不捨得放棄,但市委態度堅決,轉型升級決不能搞特殊。從嚴要求、拒絕例外,一碗水端平,嚴苛反倒成為對先進典型最好的鞭策、對創先爭優最好的鼓勵。

給榮譽、給舞台,讓典型源源不斷地湧現,需要這種「承認的政治」。但最好的激勵,乃是一種氣場、一種氛圍、一種文化。如果平庸者成了先進、作秀者樹為典型,最終只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相反,如果先進有着「精神的魅力」,能讓人信服、促人上進,見賢思齊之下,才有「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恰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

哲人有言,「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先進人物越是呈現涌流之勢,我們的社會就越能集聚正能量。先進不是誰樹起來的,而是在肥沃的土壤里長出來的,是在實踐的熔爐中煉出來的。為幹事創業者、向上向善者營造良性的競爭環境、社會氛圍,形成「先進氣場」「先進文化」,這正是「新鄉先進群體」給我們的啟示。

讀文章中可以採擷的知識

可以明智的道理

寫文章中可以積累的素材

可以模仿的技巧




申論晨讀第六季(基層治理)



【掃碼即可了解詳情】


更多問題添加談哥諮詢

免費領取申論範文

了解更多免費課程信息

內容來源:《申論晨讀第二季》第十二節


責編:蓋藝騰 孫曉琳

校對:李向東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公考生都在用的備考神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