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月28日,美國做空機構灰熊(Grizzly Research)發布了一份名為《我們認為蔚來利用「財會遊戲」誇大收入和盈利能力來達到目標》的報告,蔚來汽車突遭做空。

報告的核心觀點為,蔚來利用未納入合併報表的關聯方——武漢蔚能誇大收入和盈利能力,並指出蔚來2021財年優於預期的盈利中,有至少60%由蔚能貢獻。同時,報告披露了蔚來高管的一些隱秘交易及複雜的關係網。

報告發出後,蔚來在隔夜美股交易中跌2.6%,蔚來方面回應稱,該報告毫無價值,包含大量錯誤、未經證實的猜測,但是在周三的港股交易中蔚來依然跌超11%,A股和港股汽車股都大幅走低。

引發市場巨震的做空報告說了什麼?做空機構灰熊又是什麼來頭呢?首先,我們先展開做空報告的核心內容:

01蔚來利用蔚能誇大收入和盈利能力

灰熊在報告中提及,正如當年Veleant利用藥房運營商Philidor來誇大業績一樣,蔚來可能利用一家未納入合併報表的關聯方誇大收入和盈利能力。而正是由於出色的經營業績,蔚來汽車獲得大量個人投資者的青睞,助推蔚來汽車的股價自2020年以來飆升超450%,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電動汽車之一。

灰熊認為,上述提及的未納入合併報表的關聯方就是由蔚來成立的武漢蔚能電池資產有限公司,該公司於2020年成立,但是已經為蔚來汽車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營收。

這種快速增長頗受矚目,但灰熊表示,就像當年Philidor習慣性地幫助Valean捏造數據一樣,自武漢蔚能成立以來,蔚來汽車也出現了不同尋常的超預期增長。

具體來看,在截至2021年9月的九個月內,在蔚能的助力下,蔚來營收和淨利潤分別被誇大了10%和95%,即營收和淨利潤分別虛增了26.17億元人民幣和17.77億元人民幣。在蔚來2021財年的盈利中,至少60%由蔚能貢獻。

蔚來通過向蔚能出售電池大幅虛增營收和淨利潤的示意圖

通過將收集月度(電池即服務BaaS)訂購的負擔轉交給蔚能,蔚來營收加快增長。蔚能允許蔚來立即確認他們銷售電池的收入,而不是在訂購期(七年)內逐步來確認營收。

灰熊認為,通過這種安排,蔚來已經通過提前確認七年的收入,從而擴大營收數據。

考慮到蔚能在近期披露了1.9萬用戶訂購電池服務,灰熊懷疑,蔚能截至2021年9月30日是否真有4.0053萬塊電池庫存。經過仔細調查,灰熊認為蔚來向蔚能銷售了多達21053塊電池(價值約11.47億元人民幣)來增加其數量。在2021年四季度,這個數字只會變得更糟,經過估算,蔚來所供應的電池又虛增了多達15200塊,這種做法對蔚來的盈虧狀況影響巨大。

蔚來通過銷售遠超蔚能要求的電池,在截止2021年9月的九個月內,蔚來的淨虧損應高出95%。

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蔚來淨收入超出平均預期33%,收入超出平均預期5%。對於蔚來在2021年財年的表現,華爾街預計其在該財年將虧損59.47億美元,但相反的是,蔚來的淨虧損為30.07億美元,和預期少虧損50%(即29.4億美元)

02蔚來分拆BaaS業務 「人為」提高業績

蔚來在中國擁有並經營電池換電站,用戶可以在短短几分鐘內將電池更換為新的、充滿電的電池組。

特斯拉此前曾在2013年提出類似的想法,但由於營銷、技術和財務等原因,後來完全放棄了該計劃。

然而灰熊表示,蔚來卻神秘地把一個不合適的業務類型,轉變成一個有前景的發展方向。自2020年四季度以來,蔚來的換電站已從172個擴展到981個,秘訣是什麼?

蔚來在其電池更換業務的基礎上,推出了「電池即服務(BaaS)」,讓客戶可以選擇購買一輛沒有電池的汽車,這使得汽車的總價格至少降低了7萬元人民幣,並有望提高電動汽車的普及率。

灰熊提及曾困惑於蔚來分拆BaaS業務的舉動,但根據調查得知,蔚來選擇分拆蔚能,從而人為提高其換電業務和整體業績。

根據蔚來的文件,蔚能是擁有BaaS業務中所使用電池的實體,並負責管理訂購。因此,當用戶訂購BaaS程序時,蔚能是所有訂購款項的接收方。而蔚能從哪裡獲得所提供的電池?灰熊認為,只有蔚來。

蔚來曾經表示:

在BaaS下,我們將電池出售給武漢蔚能電池資產有限公司,即電池資產公司,而用戶向電池資產公司訂購電池的使用權。

自蔚能電池於2020年8月成立以來,蔚來便發現它是一個可靠且不斷增長的收入來源。在2020年運營的僅四個月內,蔚來對蔚能的銷售額就達到了2.9億元。在2021年,歸屬於該實體的收入進一步激增至41.4億元人民幣,占2021年總收入的11%左右。

整體來看,蔚來和蔚能之間的這種安排,在三個方面提供了幫助:

提前數年確認收入,以此支撐估值;
培養一個電池交易方,願意接受超出需求的電池銷量;
將折舊費用從其財務報表中轉移。

03蔚來利用蔚能拉動未來收入

灰熊指出,如果沒有蔚能,蔚來將不得不在用戶訂購期確認訂購收入。通常情況下,蔚來需要大約7年時間(經通脹調整後)才能產生全部訂購收入,但是有了蔚能,他們就能立即確認收入。
換句話說,蔚來可以將大約7年的經常性收入提前並立即確認,藉此人為地推動收入增長,而不產生任何額外的成本。
灰熊表示,如果蔚能不存在,蔚來的財務又會如何?
與蔚來報告的27.96億元人民幣收入相反,蔚來每個月會收到大約1984萬元人民幣,或者在截至2021年的9個月內大約1.79億元人民幣(2021年約為2.39億元人民幣)。
通過蔚能計劃,蔚來已經拉動了超過11.4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但灰熊估計蔚來在這一時期的真實淨收入為虧損30.2億元人民幣。
04蔚來向蔚能超賣電池
灰熊認為,蔚來有意向蔚能過度供應電池。通過計算BaaS網絡的電池需求,結果表明蔚來提供的電池數量遠遠超過合理數量。
根據蔚能電池的ABN招股書,截至2021年9月,蔚能擁有40053塊電池。
但截至2021年9月30日,只有19000名用戶訂購了BaaS服務,這意味着多出了21053塊電池。灰熊推斷,此舉幫助蔚來增加了14.7億人民幣的收入和2.94億人民幣的淨收入。
並且按照灰熊的計算,在2021年四季度,蔚來又向蔚能出售了約19000塊電池,將其電池庫存進一步增加了近50%。
支持者可能表示,蔚能購買過剩電池是為了保證運營平穩,但灰熊認為,電池銷售應與用戶數量相匹配,並且換電站的低利用率也否定了過剩電池需求的存在。
灰熊表示,對蔚來旗下25個換電站,他們曾每隔2小時觀察一次,發現換電站的加權平均利用率僅為39%。

蔚來換電站

05財會魔術:轉移折舊成本

灰熊表示,創立蔚能的另一個好處是,蔚來可以因此節省巨大的折舊成本。
根據蔚來披露的2020年20F,充電&換電基礎設施和設備(包括電池)的使用壽命為5年。奇怪的是,蔚來最近將使用壽命改為5-8年,這意味着資產負債表上的電池折舊率約為每年15%。
回顧蔚來在截至2021年9月的9個月內,對蔚能的銷售額為28億元人民幣。灰熊認為,這些銷售額幾乎都是由電池銷售構成的。假設這筆收入的利潤率為20%,這將意味着蔚來在此期間合計將成本為22.5億元人民幣的資產,從其資產負債表中轉移出去。
這意味着,在截至2021年9月的九個月內,這些電池將為蔚來節省了高達3.36億元人民幣的折舊成本,直接影響(並誇大)了蔚來的利潤。
灰熊估計,僅蔚能電池就能人為地將蔚來淨利潤提升30多億人民幣。在截至2021年9月的九個月內,蔚來的淨虧損為18.74億人民幣。但如果沒有這些財會魔術,蔚來的淨虧損將增加近一倍,達到36.90億元人民幣。
總而言之,灰熊認為未來通過向蔚能過度供應電池和提前拉動收入,在截至2021年9月的9個月裡,虛報了26億元人民幣的收入(約占該時期收入的10%)。更糟糕的是,該期間應報告的淨虧損為36億元人民幣,這是蔚來實際報告虧損的兩倍。
除了通過蔚能業務來給自己「增光添彩」外,灰熊還在做空報告中提及兩家公司管理層的密切往來,以及與瑞幸咖啡之間的關鍵聯繫。
06蔚能的高層管理人員是蔚來的現任高管
灰熊提及,計劃的實施需要一個潛在的「同謀」,助力蔚來加大對蔚能的控制。為實現這個目的,蔚能的兩位高管目前兼任蔚來副總裁和電池運營總監。
根據企查查數據,蔚能電池的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沈斐和總經理兼董事陸榮華都是蔚來員工。
灰熊提及,這兩位主管着蔚能的日常運作和重大業務決策,有效控制公司。並且灰熊還研究發現,沈斐和陸榮華在蔚能工作期間,繼續在蔚來擔任高管職務。

07李斌和瑞幸「金三角」之一劉二海關係密切

灰熊還在報告中指出,蔚來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斌與愉悅資本的劉二海(瑞幸咖啡業績造假案的核心人物)關係密切,劉二海是瑞幸股東「金三角」——陸正耀、李輝、劉二海中的關鍵人物。
據灰熊整理,李斌和劉二海以及愉悅資本的密切關係表現為:
劉二海自2005年以來擔任汽車互聯網公司易車的董事,2011年起任獨立董事。易車一直由李斌控制。
2019年9月,在評估易車私有化交易的特別委員會中,劉二海被任命為其中的一名獨立董事。
有報道稱,劉二海是蔚來汽車和摩拜單車的早期投資者。
蔚來資本和愉悅資本曾聯合投資二手車交易服務商優信多達3.15億美元,另一做空機構JCap曾在2019年的報告中披露優信財務造假。
報告還稱,李斌被譽為「中國馬斯克」,但他過去參與創業的企業——易車、易鑫、摩拜都經歷了股價或估值暴跌,到它們被私有化或被出售時,估值遠低於巔峰期水平。說完做空報告,再回到本次做空蔚來的灰熊,其到底是什麼來頭?
08灰熊是什麼來頭?

和渾水等知名做空機構相比,灰熊算是做空新秀。從官網上披露的公司介紹來看,灰熊致力於通過深入的盡職調查為上市公司提供差異化的研究見解,由Siegfried G.Eggert創立並擔任首席執行官。

Siegfried G.Eggert本科畢業於荷蘭格羅寧根漢斯大學國際商務系,碩士期間獲得羅切斯特大學金融學學位,在成立Grizzly Research之前分別在沽空機構GeoInvesting LLC擔任分析師和Forensic Economics Inc.擔任助理分析師,2020年2月擔任灰熊CEO。

官網簡介還提到,灰熊在中國擁有自己的獨立的調查團隊,為家族理財辦公室、對沖基金、投資銀行和運營公司在內的機構客戶提供服務,其擅長於法務會計分析、背景調查、深入的財務分析和建模,並擁有中國當地的專家和調查團隊。

09曾多次狙擊跟誰學、58同城等中概股

2019年5月30日,灰熊在官網發布了第一篇做空報告,針對金融支付公司Intelligent Systems Corporation.(INS)。灰熊的首次做空成績比較突出,報告發布當日,Intelligent Systems的股價下跌超20%。

截至目前,灰熊一共發布了24篇做空報告,做空公司包括是金融支付公司Intelligent Systems Corporation.(INS)、美國醫療大麻公司Trulieve Cannabis Corp.(TCNNF)、美國飲料公司New Age(MAVI)以及多家中概股公司,其中包括跟誰學、58同城、鬥魚、瑞能新能源等。

具體來看,灰熊分別在2020年2月5日、2020年6月2日以及2021年4月8日三度做空跟誰學,其指控理由包括三點——財務造假、虛假刷單、管理層風險等。報告顯示跟誰學在2018年利潤誇大74.6%,通過未並表的關聯方來操縱財務,其學生註冊人數被誇大了約900%等。

受做空報告影響,2020年2月5日跟誰學下跌2.93%。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跟誰學遭到了灰熊、香櫞、渾水等多家機構的15次做空,股價大跌30%。

緊接着,灰熊狙擊了中概股58同城。2020年2月13日,灰熊發布一篇題為《我們認為58是一家沒有經濟實質的紙牌屋》的沽空報告,指出58同城虛假交易,未公開斥資28億美元的趕集網收購案情況,同時公司存在財務造假,虛增收入等問題。

發布報告當日,58同城股價下跌3.07%,14日便出現小幅上升。

從這兩次來看,灰熊連續做空兩家中概股,但並沒有給其帶來較大的打擊。

在灰熊做空的過程中,也有上市公司採取反擊措施。據媒體報道,2020年1月10日,美國醫療大麻公司Trulieve向灰熊提起訴訟,指控其公開散布有關Trulieve的誹謗言論,發布了具有誤導性且未經證實的報告。

10做空機構曾遭美司法部調查

美股上市公司屢遭做空,背後隱藏着的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一些機構通過惡意做空,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近十年間,有京東、拼多多、陌陌、獵豹、優信等40多家中概股公司均遭到華爾街做空機構狙擊,一些機構試圖通過做空公司股票從股價下跌中獲利。

今年2月份,美國司法部收集了數十家投資公司和研究機構涉嫌惡意做空的信息,並向一部分公司和機構發出了傳票。

在美國司法部的調查名單中,包括渾水、香櫞、Marcus Aurelius Value等以做空中概股著稱的做空機構,以及Oasis Management在內的30多家公司和機構。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一場「做空」和「反做空」之戰拉開大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