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券商中國




香港再派超300億港元紅包,寄望拉動本地零售業。




8月7日,香港表示,已有六間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向約636萬名合資格市民發放2022年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的第一期消費券,依據市民所屬的資格類別及曾否獲發第一階段消費券,券額為2000港元或3000港元。這些市民即日起會陸續收到相關的手機短訊或應用程序推送通知。

數據顯示,4月份香港發放的第一階段消費券,剛好處於疫情稍緩之際,支持該月零售銷售總值升11.7%,是2月以來零售銷售唯一錄得升幅的月份,足見疫情受控及消費券對支撐及刺激消費市道所帶來的正面作用。

與此同時,消費券也加速了電子支付的應用和普及程度,為商戶及企業提供了更多新的機遇。截至今年6月底,香港主要儲值支付平台合共增加了約710萬個消費者賬戶及約13萬個商戶用家,儘管上半年零售銷售貨值下跌2.6%,但同期網上銷售的貨值卻上升24%。

300億港元消費券啟動發放

在外圍經濟前景不明朗、本地經濟承受下行壓力之際,香港向約636萬名合資格市民分期發放第二階段消費券,總額逾300億港元。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僅8月7日當天,就有大約621萬名合資格市民收到首期2000港元的消費券,這意味當天合共有近130億港元的消費力注入香港本地零售及餐飲等市場。

具體而言,這批合資格市民包括:今年4月已獲發第一階段消費券,並符合第二階段相關資格準則的原有登記人;透過不同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等來港居住,以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新登記人(分期獲發合共5000港元消費券);以及另外約15萬名符合資格準則的新登記香港永久性居民或新來港人士(分期獲發合共10000港元消費券)。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7月12日曾宣布,之前被通知為不符合資格準則的登記人可書面提交申訴,要求復檢。在此背景下,香港共收到逾15萬宗復檢申請(剔除了重複申請),主要來自曾以永久性地離開香港為由作出法定聲明以提早提取強制性公積金或職業退休計劃下利益的市民。約10.4萬宗申請已復檢成功,這些市民同樣會在8月7日獲發消費券。

據介紹,香港此次發放的消費券適用範圍廣泛,包括接受六款指定儲值支付工具作付款方式的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商戶的實體及網上店鋪,但並不適用於政府收費、公用事業收費、公共機構收費、教育開支、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捐款、直接向非本地商戶購物、個人對個人支付、兌換現金等。

而且,第二階段消費券可選擇的電子支付工具由四家增加到六家。其中選擇通過支付寶香港、BoC Pay、PayMe from HSBC、Tap & Go拍住賞和WeChat Pay HK收取消費券的市民,第一期消費券直接存入其指定的儲值支付工具賬戶。選擇以八達通收取消費券,則可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序拍卡領取,亦可親自到線下指定站點拍卡領取。

提振零售業助推電子支付

陳茂波表示,消費券連同各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商戶和商場的疊加優惠,以及消費者加碼消費,將可增強消費券帶來的乘數效應,對急需支撐的本地經濟提供一定提振作用。

他提到,在外圍環境惡化及第五波疫情的衝擊下,香港經濟今年首兩季按年再度收縮,上半年本地生產總值合計實質負增長2.7%。但4月份發放的第一階段消費券,剛好處於疫情稍緩之際,支持該月零售銷售總值升11.7%,是2月以來零售銷售唯一錄得升幅的月份,足見疫情受控及消費券對支撐及刺激消費市道所帶來的正面作用。

據了解,自香港消費券計劃去年開始運作以來,消費者及商戶對電子支付的接受程度日漸提高,應用範圍亦逐步擴闊。截至今年6月底,主要儲值支付平台合共增加了約710萬個消費者賬戶及約13萬個商戶用家。

另有數據顯示,儘管上半年香港零售銷售貨值下跌2.6%,但同期網上銷售的貨值卻上升24%。可見,消費券加速了電子支付的應用和普及程度,讓零售交易從消費端起始便以數字化的模式呈現,為商戶及企業提供更多新的機遇,探索商業新模式、發掘潛在新市場。

「對企業來說,數字化發展有助帶動轉型、提質增量、激發創新。」陳茂波稱,其主持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正全速推進相關工作,全力為香港勾劃數字化經濟的發展藍圖並推展相關工作。由多個部門合辦的數碼應用科技展覽及交流會即將舉行,藉此鼓勵各個部門配合創科發展的政策方向,善用創科優化各項公共服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