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黨的十九大以來,人民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徵信體系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着力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提高徵信服務質量,保障信息主體權益,推動我國徵信業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政府+市場」雙輪驅動徵信發展
人民銀行堅持「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發展模式,逐步構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以下簡稱央行徵信系統)和市場化徵信機構協同發展、互相補充的發展格局。
(一)央行徵信系統位居世界前列。
由央行主導建設的央行徵信系統,立足全國範圍內個人和企業信貸信息全面共享應用,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收集信貸信息種類最全的徵信系統。截至2022年8月末,個人徵信系統接入金融機構4081家,收錄11.5億自然人信息,日均提供查詢1084.4萬次;企業徵信系統接入金融機構3811家,收錄9874.6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信息,日均提供查詢服務27.3萬次。向央行徵信系統查詢信用報告已成為金融機構信貸業務的必要環節。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信用信息指數評估中,數據庫為主要考評對象,我國在此項上已連續五年獲得滿分,位居世界前列。
(二)市場化徵信機構滿足多元徵信需求。
一是按照「第三方獨立性、客觀公正性、個人隱私權益保護」原則發展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人民銀行先後批設了百行徵信有限公司和朴道徵信有限公司2家個人徵信機構。截至2022年8月末,百行徵信、朴道徵信分別覆蓋4.96億人、1.57億人,提供服務38.59億次、10.13億次,實現個人非貸海量替代數據全面共享應用。
二是按照「有穩定數據來源、有先進信息處理技術、有明確市場需求」的原則,依法為企業徵信機構辦理備案。截至2022年8月末,在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備案的企業徵信機構136家,已實現企業註冊登記等公開信息的全覆蓋,僅2022年前8個月累計提供信用評分、反欺詐、企業畫像、聯合建模、決策支持等徵信產品徵信服務就達52億次。
三是按照「高標準、市場化、國際化」原則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信用評級機構。截至2022年8月末,全國備案評級機構55家,標普、惠譽等知名外資評級機構以獨資形式進入中國市場。在「引進來」的同時,我國本土信用評級機構也在逐步「走出去」,提高了國際影響力。已形成以大型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為主、小型信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為輔,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評級市場架構,評級市場總體實力不斷提升。
二、堅決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
個人徵信信息事關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企業徵信信息事關企業商業秘密和市場競爭力,人民銀行始終堅持「徵信為民」的理念,強法治、嚴監管,提升徵信業合規水平,切實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
(一)完善徵信管理制度。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證監會發布《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在加強外部監管、提高市場透明度、促進行業公平競爭、強化責任追究等方面對接國際標準,發揮信用評級在風險揭示和風險定價等方面的作用。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明確徵信業務邊界,加強信息主體權益保護,依法將個人徵信業務新業態納入徵信監管,切實保障徵信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和信息安全,促進徵信業規範有序發展。
(二)重點保護個人隱私。採集個人信用信息遵循「最小、必要」的原則,與個人信用無關的行為並不納入徵信系統。保障信息主體的知情權、同意權、異議權、投訴權,查詢個人信用報告需取得信息主體的同意。公眾可以通過人民銀行櫃檯、自助查詢設備、互聯網、網銀、手機銀行等多個渠道查詢央行徵信系統的個人信用報告。對錯誤信息和徵信違規行為,信息主體有權提出異議和投訴。
(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針對受疫情影響的特定人群採取特殊政策,有效解決了因疫情導致逾期進而影響個人信用記錄的問題,已惠及個人2485.9萬人,企業146.8萬戶。開展「6.14信用記錄關愛日」徵信宣傳活動,集中開展「徵信修復」亂象治理活動,嚴肅查處冒用徵信名義實施欺詐、虛假宣傳行為,淨化徵信市場環境,提升信息主體維權意識。
三、把服務小微企業融資作為徵信服務的重點
人民銀行充分利用徵信平台實現不同部門、地區之間的涉企信息互聯互通,解決小微企業融資缺乏抵押擔保、信息不可得而導致風險不可控等問題。
(一)推動建設地方徵信平台,實現涉企信息共享應用。通過當地平台實現小微企業非信貸信息歸集共享和融資服務,大幅提升了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截至2022年8月末,各地已建成地方徵信平台40餘家,累計收錄企業9049萬戶,接入金融機構3280家,提供查詢服務8170萬次,幫助90.66萬戶企業獲得貸款3.41萬億元,其中首貸率超過60%。
為解決小微企業跨區域融資經營問題,從2021年起,人民銀行推動在地方徵信平台之間建立區域一體化徵信聯盟鏈。現已建成「長三角徵信鏈」「珠三角徵信鏈」和「京津冀徵信鏈」,截至2022年8月末上鏈共享2.51億條信用信息。
(二)建設統一的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制度,有效盤活小微企業動產資源。目前已實現全國範圍內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應收賬款、著作權等動產和權利擔保的在線登記與查詢,部分地區生物活體、農作物、農戶民宿經營權、碳排放配額等動產的在線登記和查詢,進一步提高動產和權利擔保融資效率,便利企業融資。截至2022年8月末,統一登記系統已註冊用戶8.5萬個,登記1936萬筆,查詢1.34億筆。
(三)擴大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應用範圍,解決應收賬款確認難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功能不斷拓展,實現了核心企業應付賬款確認、政府採購中標信息與合同信息、財政支付信息以及成交信息的快速交互,可幫助小微企業盤活在核心企業和財政部門的應收賬款實現信貸融資。截至2022年8月末,融資服務平台已接入207家核心企業、53家財政部門和73家商業銀行,支持10萬家企業和個人用戶獲得融資37.9萬筆,金額17.1萬億元。
四、推動新時代中國徵信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進一步建設完善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徵信服務。
一是堅持徵信全覆蓋的建設目標。推動不同領域、不同平台的個人和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不同徵信系統互聯互通,為每一個經濟主體建立「信用檔案」,滿足經濟社會多層次多樣化的徵信服務需求。
二是堅持「徵信為民」理念,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推動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平衡好信用信息合規使用和有效保護的關係,加強行業監管,嚴肅查處濫采、濫用個人信息等違規行為。
三是堅持徵信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構建多樣化徵信市場、多維度徵信產品、多渠道徵信服務。推動跨境徵信合作,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徵信機構和信用評級機構,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
(作者:徵信管理局)

延 伸 閱 讀


註:本文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註明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