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區康復是康復醫療體系的「網底」,也是居民家門口獲得便捷康復服務的平台。為此,今年上海將建設示範性社區康復中心,列為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

昨天(10月10日),記者從嘉定區衛健委獲悉,嘉定今年計劃新增4家市級示範性康復中心,其中2家通過驗收並啟用,為居民提供便捷、連續、智能化的社區康復服務。


56歲的王阿姨患有關節炎,天氣一冷就覺得胳膊抬不起來。她來到嘉定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社區康復中心,在上肢康復機器人的幫助下,通過一個個小遊戲,進行左手康復訓練。隨後,她還做了理療,通過超聲波、熱傳導等療法,緩解關節僵硬等症狀。

「天氣一冷,關節炎就發作,以前得到區中醫院做理療,現在家門口就可以,蠻方便的。做好以後,感覺手活絡多了。」王阿姨說。

除了針對中老年患者,滿足慢性疼痛、骨關節系統等傳統康復需求外,嘉定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針對產後婦女引進一批新設備,這也是嘉定首個開展產後修復的康復中心。

醫院康復師程天越介紹,產後康復設置在一個單獨的區域,私密性較好,主要治療女性產後壓力性尿失禁、子宮脫垂、盆腔疼痛等疾病。這台盆底肌修復理療儀器是一張按摩椅,患者坐着或躺着就能治療盆底疾病。「通過盆底磁來刺激肌肉收縮和神經恢復,改善女性漏尿、盆底肌鬆弛等症狀。」程天越說。

康復中心負責人湯偉介紹,康復中心由2名註冊康復醫生、6名中西醫崗位市級康復培訓醫師、4名康復治療師及5名康復崗位培訓護士組成專業康復團隊。2名醫聯體康復專家於每周四下午,定期下沉中心坐診,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

除嘉定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外,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成功打造市級示範性康復中心。該康復中心總面積共1683平方米,集康復病房與康復治療區於一體,設置康復病房11間,床位22張。

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陸萍介紹,康復中心設有天軌移位系統、上肢智能康復機器人、床邊上下肢主被動訓練設備等智能化先進康復設備,通過智能評估分析建立個人檔案,還開展上門居家康復,為出行不便的居民、出院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康復治療、康復訓練和指導服務。

「居家模擬康復室是我們的特色項目,通過提供居家模擬環境,來訓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如做飯、洗碗,幫助患者早日回歸家庭與社會。」陸萍說。

通過兩年建設,目前嘉定有5家社區醫院成功創建市級示範性社區康復中心,包括嘉定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黃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翔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迎園醫院。今年年底前,嘉定還將再創建2家市級示範性社區康復中心。在「十四五」末,嘉定將實現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康復中心全覆蓋,加快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

撰稿:印沁沁

攝像:張曉冬

編輯:沈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