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和行政部門打交道,往復奔波,弄得我欲仙欲死。欲仙欲死之餘,還寫了6000多字。本來想現在就去睡覺,結果在後台翻出一條留言,又把我給頂醒了。

這不幾天前我寫文章討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麼?有個讀者寫了很長一段留言,開頭第一句是:菜頭叔,我沒有看過《金剛經》......然後就是吧啦吧啦吧啦,嘰里呱啦咔嚓。我看完回覆說:你說到書名號結束就可以了。

今晚後台有新留言提示,我點過去發現是這位讀者的新回復讓系統給摺疊了。怎麼一回事呢?另外一位讀者回覆說,菜頭的意思是讓你去讀一遍《金剛經》先。結果,原先這位讀者振振有詞地回覆說:讀經者,萬不可死執文字以求也。被摺疊的就是這條,系統通知我的也是這條。

看完當時我就覺得被頂得不行,所以專門寫了這篇英文標題的文章。《Don't Pull Egg》什麼意思?字面意思。當我們討論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對此一無所知,那麼應當保持緘默。我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一個人可以一方面承認自己沒看過《金剛經》,一方面又可以放開來談。什麼意思?Cosplay六祖惠能?

我也不是很能理解,為什麼別人勸自己去讀一下,還可以用不能執取作為反駁。《金剛經》講空性,講空性可以勸人不要執取,但不等於說根本不讀就是最大的不執取。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麼法盲豈不是永遠不會犯法了?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法條,所以就不應該對破壞法律負擔任何責任?這不就是Pull egg麼?

實在是頂不順。

網絡挺好的,它給了人們表達自我的空間,也給了人們平等交流的機會。但我認為大家還是應該彼此尊重對方的時間。如果我們要討論執取文字,前提是我們熟知熟記文字。在這個基礎上,才有討論是否執着於文字的可能。否則,這就是勸說一個四十歲的處男要戒女色,請問他連沉迷的機會有沒有,從何戒起呢?戴鋼絲球手套嗎?

即便是討論執取,即便認為執取不好,但解脫也得從執取開始。比如,當一個人想要從對物質的執取中解脫,那麼他對解脫的渴求當然也是一種執取。只是說,和他對物質的執取相比,對解脫的執取要好那麼一點點,多少指向了解脫的可能,而對物質的執取則指向了更深的沉迷。

對文字的執取也是同樣。有人說,成為作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找到自己的風格。這話沒錯,但你要是上來就開始找尋自己的風格,最後多半是在文字上抽風。上來應該模仿,模仿是一種執取,但這種執取是好的,是可以暫時借用的。因為模仿而熟悉,因為熟悉而理解,因為理解才能超脫其上,因為超脫其上才有創造自我風格的可能。

有人說拘泥於字面就無法超脫,永遠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這話也對,但你要上來就超脫,最後多半是自己脫到一絲不掛。超嘛,你得先尾隨再並排才能超;脫嘛,你得先穿上才能脫。落在後面那麼遠,全身扒光了就算是搶先抵達終點這是什麼級別的理解?企業級還是行星際級理解?

我說:Don't pull egg.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don't pull egg. 用這種態度討論問題,大家都節省時間。討論執取是好的,但不是這種討論法。最後,討論也不應該是一種自我裝飾。如果一定要作為自我裝飾,那麼我寧可選擇LV包包,而不是口水彩虹。

Amen.

題圖攝影:Юлія Вівчарик

圖片授權基於:www.unsplash.com相關授權協議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信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這個禪定時刻我心中掛住好幾天,但是每次都臨到寫的時候又都忘記。今天,差不多就是為了寫這個禪定時刻,配貨配了這篇文字。事情是這樣的:

我昨天第一次知道,馬應龍有個專門的商標,在那個商標上面分別畫了一匹馬,一頭鷹,一條龍。馬應龍,馬鷹龍。

然後又讓我想起了一張漫畫。一隻熊問一隻雪白的小白兔:你的毛軟乎嗎?兔子說:軟乎。熊聽了很高興,就抓起小白兔去擦屁股。第二天,熊問一隻灰色的土撥鼠:你的毛軟乎嗎?土撥鼠說:軟乎。熊聽了很高興,就抓起土撥鼠去擦屁股。擦完之後熊很不滿意地說:土撥鼠,我覺着也沒多軟啊。這時候土撥鼠說:對不起,我不是土撥鼠,我是昨天的小白兔。

今天的睡前故事就為你講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