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全國視頻講話,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並簽署了相關協議與總統令。當天晚些時候,普京還發布了另一份總統令,指示俄武裝力量進入頓巴斯地區執行維和任務。
普京視頻講話的內容是值得關注的,他詳細闡述了俄烏關係的歷史沿革,以及烏克蘭問題的實質。普京稱,現代烏克蘭完全由俄羅斯創建,或者確切地說,是由共產主義俄羅斯的布爾什維克創建的。而這一進程起始於1917年革命後不久,列寧以及其同僚對俄羅斯歷史領土極其嚴厲的分離切割。此後,斯大林於衛國戰爭前後,將曾經屬于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的部分土地劃分給了烏克蘭,而後1954年,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從俄羅斯划走,交給了烏克蘭。現代烏克蘭的領土,就是這樣形成的。
同時,普京認為列寧主張的民族政策有一定問題,對民族主義者做出了讓步。尤其是允許加盟共和國無條件脫離聯盟的法律條款,為日後蘇聯的解體埋下了禍根。總的來說,普京認為蘇共的民族政策對主張獨立的民族主義者們過於慷慨,從後來發生的種種事件回看,並結合當下的政治局勢考慮,列寧當年那麼做可能並無必要。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普京第一次對列寧的民族政策提出不滿了。去年7月12日,普京就發表過一篇文章《關於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談到過蘇聯時代民族政策的種種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過頭去翻一翻,在那篇文章中普京對俄烏民族問題進行了更加細緻的論述。
當然,在21日的演講中,普京也提到,內戰期間的局勢本就非常複雜和危急,他談論這些問題的目的不是對歷史上的領袖進行指責,而是想強調一個歷史事實,蘇共的民族政策創造了烏克蘭,列寧是烏克蘭的「作者和工程師」。公開文件還記錄了列寧關於頓巴斯的指令,將其從俄羅斯分離後,強行擠進了烏克蘭。
普京還特意說道:現在烏克蘭「感恩的後代們」還把列寧紀念碑拆了,這就是他們的去共產主義政策。
隨後普京批評了蘇聯在治理民族主義問題上的失敗,以及精英階層的腐敗等種種問題,最終導致蘇聯解體。還說:在解體過程中,俄羅斯承擔了領土、經濟等方面的損失,但還是幫助了遭遇困難的獨聯體夥伴,包括烏克蘭。
據估計,從1991年至2013年間,俄羅斯向烏克蘭提供的各類經濟補助約為2500億美元,同時償還了蘇聯時代的1000億美元外債,而這一債務本該由各加盟國共同承擔。
此外,普京指責烏克蘭在試圖利用俄烏關係與西方討價還價,威脅西方如不給予優待政策,就倒向俄羅斯。而在歷史教育上,烏克蘭當局一直在修改歷史,篡改集體記憶,以便與俄羅斯徹底切割。這導致極端民族主義迅速發展成「恐俄症」和新納粹主義,而其中的激進分子參與了北高加索地區的恐怖組織。
普京還稱,烏克蘭的政治和選舉程序只是不同寡頭之間的權力遊戲,而他們親西方的行為並不是出於為人民謀福祉,只是為了攫取個人利益,並且把錢打進西方國家的銀行賬戶里。就連2014年政變活動中,美國給反對派下發的資金,也都被打進了領導人的私人賬戶,而那些走上街頭的人又得到了多少呢?最好別問。
政變並沒有給烏克蘭帶來光明的前景,反而讓其陷入經濟衰退,繼承自蘇聯時代的工業技術也逐漸荒廢了,蘇聯曾經的心臟地帶,如今已經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
除了烏克蘭自身,普京還談到了北約東擴的問題。北約曾經給俄羅斯口頭承諾,不會進行東擴,而現在看來都是空話。西方還稱,讓更多國家加入北約,會緩和歐洲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而現實則完全相反,當某一國家加入北約後,就會迅速成為美國的反俄前哨站。普京直言,美國的態度實際上很明顯了,不管你的制度和政策是什麼樣的,他們與俄羅斯為敵的實際原因是:不需要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存在。
另外,普京提到,俄羅斯仍願意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問題,前提是西方要尊重俄羅斯的核心訴求,其中包括三點:一,北約停止東擴;二,禁止北約加盟國部署進攻性武器系統;最後,將北約在歐洲的軍事潛力和設施恢復到1997年簽署《俄羅斯-北約基本法案》時的狀態。
而對於烏東地區的細節,普京沒有多談,只是說到了人道主義問題,以及批評烏克蘭極端主義者不接受除武力以外的解決方式。最後就是即日起,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
普京的演講時間約一個小時,內容長度都快趕上一篇論文了,在相關問題上講得非常細緻。基本是近些年來,俄方在相關外交問題上的立場的概括總結。當然了,普京的回答代表的是俄方的官方態度,有些蘇聯時代的歷史問題可能會引起中國網友們的爭議,但也沒必要上綱上線,權當參考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