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晨穩投資
來源:晨穩投資(ID:chenwen-inv)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是我入市階段頗為受益的一本書——儘管後來我覺得他的業績神話有很大程度是「時勢造英雄」——但他的理念和方法還是大都言之有理,且相當中肯。
下面是彼得·林奇在演講中提到的,人們對股票的十個最危險的說法:
1、股價已經跌了這麼多,不可能更低了。
(If it’s gone down this much already, it can’t get any lower.)
寶麗來(Polaroid)當年從140元跌至107元,人們說,一旦跌到100元以下,就趕緊買吧,準備好倉位去買。
然後股價漲到110元,跌到103元,又漲到112元,再跌到105元,最後跌破100元。
寶麗來跌破100元後,人們開始買入……然後過了9個月,股價只剩18元。
跌了這麼多,就是還能繼續跌。
林奇剛做分析師時,富達正打算買入凱撒工業(Kaiser Industries),其股價從29元跌到17元,他們在15.75美元買入了巨大的倉位。還能跌到哪去呢?
三個月後,股價到10美元,林奇打電話給他媽媽時說,你趕緊買這個,29元跌到10元,還能跌多少?
然後,跌到9元,8元,7元,6元,5元,4元……
所幸這一切發生得很快,大概就6個月時間,所以林奇沒有在下跌途中不斷加倉。
這時他趕緊跑去融資,說之前15.75元買入是有點過早,草率了……但本質上就是快速地虧了一大筆錢。
這時他們再次檢查了下:凱撒工業擁有45%凱撒鋁業(Kaiser Aluminum),59%的凱撒鋼鐵(Kaiser Steel),還有38%的凱撒水泥(Kaiser Cement),全部的凱撒電子(Kaiser Electronics)以及全部的凱撒廣播(Kaiser Broadcasting),後者有7家電視台……凱撒玻纖(Kaiser Fiberglass)、凱撒砂石(Kaiser Sand & Gravel),還有一堆其他凱撒,並且沒有負債!
從沒有人在沒有任何負債的情況下破產的!假如做得到這點的,估計得領個什麼傑出貢獻獎了。
林奇承認之前說股價不可能跌破15元確實錯了,但凱撒工業不可能歸零,所以他們堅決持有……三年後,凱撒工業出售了旗下各種股權,賣掉所有的業務,股價漲到了55美元。
但假如你並不知道這些情況,然後股價從15元跌到11元,你說「這還能跌多少」,結果跌到9元、8元……你可能就玩完了。
所以你不能簡單一句「還能跌多少」……1974年的時候,塔可貝爾(Taco Bell)還從14元跌到1元過呢,他們當時沒有負債,並且美股盈利高達0.6美元!
與上述對應的還有個推論,甚至更加危險——
2、股價已經漲了這麼多,怎麼可能還漲呢?
(If it’s gone this high already, how can it possibly go higher?)
全球最大的煙草公司、擁有萬寶路等品牌的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復權後股價,1951年是0.12元,1961年漲到0.6美元,翻了5倍。
人們說,翻了5倍了,還能漲多少?
他們沒有看到強勁的萬寶路,沒有看到世界上有220個國家,沒有看到公司的現金流……這隻股票在翻5倍之後,又翻了100倍!
但人們只是說着「還能漲到哪去呢」就把股票賣了,這麼做不會有什麼問題,他們在家得寶(Home Depot)上也這麼幹,在玩具反斗城(Toys R Us)上還這麼幹——彼得·林奇在玩具反斗城上就這麼幹的。
單單說「股價已經漲了這麼多,不會再漲了」是相當危險的。
3、最終都會回來的。
(Eventually they always come back.)
林奇演講的1997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才剛剛要回到1929年GE退出時的股價。
Manville公司就沒再回來。
國際收割機(International Harvester),即便更名了,復權後股價也還仍未全部收回。
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雙面針織(double knit)、軟盤(floppy disk)……這些東西都沒有再回來。
人們說最終都會回來。不是真的。
4、就3元而已,我能虧多少?
(It’s $3, how much can I lose?)
這條很贊。
假設你的鄰居在50元買了1萬股,現在價格是3元,然後你在3元買了2.5萬元,假如跌到0元,你們倆誰虧得更多?
很多人就是整不明白。
假如你在3元買了10億元,你就能虧10億元。
每年都有很多公司關門倒閉,直接歸零。
5、黎明之前總是最為黑暗。
(It’s always darkest before the dawn.)
林奇說這條對他幫助很大。
有些行業實在太糟了,你不得不買一組公司才能投資——而這並非好的賺錢方式。
貨車運送行業:1979年,美國有9.6萬輛貨車運送;2年之後,跌至4.5萬輛,23年以來的最低值……
人們說這個行業太糟糕了,太可怕了,太悲慘了……然後又跌到2.5萬輛。
這時候你有15個虧錢的機會,15家貨車的供應商也就是生產商都在虧錢,人們說這一行太糟了……但1996年,美國貨車總共就出貨了7000輛,這一行業繼續慘不忍睹。
能源服務行業是個更容易虧錢的機會:1982年,有1.1萬石油鑽塔在俄克拉荷馬、德克薩斯和科羅拉多等地鑽井;1983年,這個數字跌至6000;其後1984年又低一點。
這裡頭有數百家服務商和生產商,都是虧錢的機會。
這時候人們說,這也太糟糕了,我們買上一組公司吧……但1994年統計的鑽塔數隻剩1000了。
差不多到了1995年,這一行確實開始在好轉了。
林奇還經歷了金屬行業、紡織行業,還好運氣不錯,這些都是很不錯的、值得關注的公司,比如18世紀成立的J.P. Stevens公司,18世紀成立的West Point-Pepperell公司,伯靈頓(Burlington)是1904年成立的幾家新公司之一……這些人經歷過衰退、蕭條,經歷過戰爭,都見識過。
紡織行業有一句名言:烏漆嘛黑之前總是最為黑暗。(It’s always darkest before pitch black.)很值得謹記。
如果一個行業很悲慘,那麼它仍可能繼續相當悲慘,甚至悲慘好幾倍。
6、反彈到10元,我就賣了。
(When I rebound to 10, I』ll sell.)
某人10元買了只股票,跌到6元,然後他說「如果回到10元我就賣了」。
6元漲到10元是66%的漲幅,你應該買呀,如果你認為它會回到10元,你就狠狠地買。但他們想的卻是「如果回到10元我就賣了」。
說「股票回到我的成本價」這話時,你要記住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股票根本不知道你買了它。
你可能是個悲催的人,也可能從未幫助過別人,從未做過什么正確的事,有67個配偶……但你在過去50年一直擁有可口可樂(Coca-Cola),它翻了300倍。
你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幫助過特殊奧運人群,幫助過智力障礙人群,幫助過貧困人群,幫助過艾滋人群……如果你擁有的是伯利恆鋼鐵(Bethlehem Steel),那麼它比30年前的價格還低。這並不是你的錯。別把這當作是針對個人的。
但人們有時對待股票如同自己小孩或者狗狗似的,覺得股票好像認識你還咋滴。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親。
7、我來操心吧,我買的是保守型股票。/ 我不需要擔心,我買的是保守型股票。
(Let me worry, I own conservative stocks. / i I don’t have to worry, I own conservative stocks.)
聯合愛迪生(Con Ed)跌過80%然後又翻3倍……印第安納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 Indiana)跌過90%……海灣國家公用事業(Gulf States Utilities)、長島照明(Long Island Lighting)……
說起來可能有點矛盾,我們有過高質量的德克薩斯銀行直接歸零,高質量的新英格蘭銀行直接歸零……
這些都是蓋已存在150年或120年之久的公司。
有些所謂的保守型股票,比如柯達(Eastman Kodak),跌了75%,IBM,跌了75%……
別跟人說什麼你買的是保守型股票。公司都是非常動態的。
林奇並不相信保守型股票那一套說法。
8、看看我沒買這隻股,虧了這麼多錢。
(Look at all the money I lost, I didn’t buy it.)
人們總是說,「我沒買百視達(Blockbuster)」,「我沒買家得寶(Home Depot)」,「我不知道玩具反斗城(Toys R Us)」
林奇在他的一本書中,列了整整兩頁,大約有200隻股票,是他在執掌麥哲倫基金的13年期間翻了10倍或以上,但他並不知道的股票。而他的持股已經相當廣泛了。
即便如此,麥哲倫基金的業績仍然不錯。
人們總是憂慮錯過微軟(Microsoft),錯過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錯過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整天憂慮着他們錯過的股票。
沒買的股票,你虧不了錢。
唯一能虧錢的方式是,買了股票,下跌,然後又賣掉。這是唯一的方式。
9、錯過了這隻,我要抓住下一隻。
(I missed that one, I'll catch the next one.)
這通常並不奏效。
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有許多模仿者……家得寶(Home Depot)也有許多模仿者……但買下一個什麼東西通常並不管用。
這跟「抄底」有點像。
10、股票漲了我肯定對了,股票跌了我肯定錯了。
(Stock has gone up I must be correct, stock has gone down I must be wrong.)
人們總是這樣:他們在10元買入股票,買了一點點,然後漲到13元……現在他們說自己並沒有比股價10元時多知道些什麼,甚至不知道這家公司幹啥的,就到13元了……現在他們將房子二次抵押,在13元買入……
對這些人來講,最好的結果可能是股價直接從10元跌到4元……現在是最終跌到4元,但中間漲到過13元……他們在10元買了100股,然後在13元買了2000股……
從10元到13元的全部事實就是它漲了,而已。
20世紀平均的股票波動幅度——從高點到低點——是50%,12個月內。股票在一年之中總是漲漲跌跌。
股票漲了證明你對了?鬼都證明不了。
11、避免小概率長線機會。
(Avoid long shots.)
這些公司有個專業術語叫小道消息股,都是些小概率的長線機會。
都是些讓你長頭髮啦,讓小孩拼寫更棒啦,美胸啦,你不用再熨褲子啦之類的股票,什麼都幫你做。但他們並沒有銷售額,這就是故事中缺失的一環。故事相當聳人聽聞。
這些並不是什么小概率長線機會,而是毫無機會。
林奇嘗試買過30隻這種小概率長線機會的股票,連1隻不虧錢的都沒有。
這種小概率長線機會,就是不管用。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格上財富:十年深度研究,甄選陽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財產品,為您的資產增值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