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86年夏天,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到上海大眾視察時,聽說桑塔納轎車國產化裹足不前,當着中德雙方人員的面,暴怒地說:「如果在中國生產的零部件比例不能順利提高到40%,我們就關掉上海大眾[5]!」

從1984年4月組裝第一輛組裝桑塔納到1985年年底,桑塔納的國產化率只有2.7%,能國產的零件只有輪胎、喇叭、天線和標牌,附加值非常有限,其他如發動機、底盤、車身等昂貴部件都必須進口。

國家原本指望通過國產化賺外匯,但沒想到組裝一輛桑塔納要花掉1萬美元,這讓已經捉襟見肘的外匯儲備更是雪上加霜。

上海雖擁有20多年的轎車生產經驗,但配套的零部件企業都是一些弄堂小廠,不少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遺留下來的小作坊,無論是廠房、設備、資金、技術、管理還是人才都全方位落後於發達國家,當時上海大眾董事長得出結論:落後30年!

為了堵住外匯的窟窿並且推動現代轎車工業的起步,上海在1987年成立了「桑塔納轎車國產化生產共同體」,涉及全國132個廠,各方也立下「軍令狀」:要讓桑塔納的國產化比例要在1991年達到85%以上。

當時,位於楊浦一座菜市場旁邊的上海車燈廠也想打入桑塔納供應鏈,但無奈技術太菜,產品可靠性太低,入不了德國人的法眼,只能有求於外人,1989年,上海車燈廠和日本小糸成立了合資公司:上海小糸(音同「密」),這也成為國內車燈產業現代化的開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2018年,中方收購了日本小糸以及豐田通商手中的股份,讓上海小糸成為一家100%的內資公司:華域視覺。公司目前在國內占了25%以上的市場份額,力壓海拉、斯坦雷、馬瑞利等海外高手。

這背後是一個引進、消化吸收,再超越的逆襲故事。

01從鹵素到LED

2006年,上海小糸好不容易爭取到通用新君越平台的全球競標機會,但沒想到作為合資方的日本小糸卻到處使絆子。

日本小糸總部的人專門飛到美國,和通用的高管說,上海小糸沒有能力開發一個如此複雜的系統,必須由小糸全球統一規劃。日本專門派了一個常務董事來上海,和中方領導通宵達旦開會,要求他們放棄這個項目,否則不准喝水、上廁所[2]。

鬥爭背後,反映出的是車燈行業的一個核心邏輯:格局穩固,新人上牌桌的機會不多。

一來是因為技術迭代非常緩慢。比如上世紀60年代鹵素燈就開始用在車上,直到90年代才出現氙氣燈,這種特點導致先發選手優勢非常明顯,行業格局比較穩固。

其次,國際上知名的車燈製造商與整車廠或多或少都存在股權關係或者是歷史淵源。比如豐田是小糸的大股東,本田是斯坦雷的股東,馬瑞利屬於菲亞特,海拉是德系車企的長期供應商。每家都有自己的基本盤,客戶資源壁壘非常高,外人不輕易打入。

為數不多的機會出現在技術切換的窗口期。

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氙氣燈開始逐漸替代鹵素燈。鹵素燈的工作原理比較簡單,就是在白熾燈泡里加入鹵素氣體,亮度較低,壽命較短,價格也便宜。氙氣通過氣體放電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光的可見度、車燈的啟動速度以及壽命。

1996年,小糸在業內第一個推出了氙氣頭燈,三年後,上海小糸開始了為期三年的能力提升計劃,每年安排一批工程師赴日學習,然而,日本對技術嚴防死守,只讓中國工程師在一間單獨的小辦公室干雜活,後來經過董事會的極力干涉,才被允許介入研發項目。

第一批工程師回國之後開發了第一代桑塔納2000的車燈。雖然是鹵素燈,但是每年能給公司省下5000多萬元的購買產品設計圖的費用,這讓上海小糸堅定了走自主研發之路。

所以當通用新君越平台開啟招標時,上海小糸覺得千載難逢的機遇到了。

通用的技術要求是,當方向盤轉動時,車燈也要隨向轉動。日本小糸手裡也只有一代技術儲備,上海小糸經過十多年的學習積累,工藝裝備技術得到了巨大提升,再加上國內的供應鏈和人口紅利優勢,得到了投標的機會。

當時,氙氣大燈的單價約為鹵素燈的兩倍,國內私家車市場也正處於爆發階段。對上海小糸來說,如果能抓住這次量價齊升的窗口期,意味着可以獲得一次上牌桌的機會,甚至是進軍國際市場,如果不能,下一次機會遙遙無期。

面對日本人設置的重重關卡,上海小糸決定放手一搏。在當時總經理曹碧峙以及上海通用的幫助下,爭取到了更長的比稿期。最終,樣品通過了通用總部的要求,上海小糸不僅獲得了君越平台的訂單,還成功打入了凱迪拉克的供應鏈。

上海小糸一戰成名,在外資把守的行業里撕開了一道口子。產品類別也從過去單一的鹵素燈變成了鹵素+氙氣,這為它日後推出LED大燈,進軍歐洲市場奠定了基礎,但也為後來中日雙方的「分手」埋下伏筆。

02從合資到自主

上海小糸給通用配套氙氣燈第二年(2007年),日本小糸正式量產LED大燈,因為豐田是小糸的股東,雷克薩斯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LED作為一種可以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半導體器件,它的最大優勢在於亮度高,發光效率達80%以上,壽命超長,可達5萬至10萬個小時,是氙氣燈的三倍,點亮速度快,只需微秒級,而且體積非常小,更容易「凹」造型,也是每次車型改款必改的設計要素之一。

LED的出現,意味着新的技術切換窗口期,自然也意味着暗流涌動和劍拔弩張。

上海小糸是最早發力LED技術的。早在1999年,上海小糸就已經給桑塔納配套了LED高位剎車燈,並在隨後拓展到側轉向燈、尾燈等領域。客戶包括凱迪拉克、別克、豐田等,LED車燈的銷售額從2005年的6000多萬暴漲到2008年的2.9億,並且還在榮威的混動車上試裝了LED前大燈[12]。

另一家民營公司「星宇股份」也在悄然崛起。

做卡車燈飾起家的星宇,通過改造生產線進入了乘用車領域,並陸續獲得奇瑞、一汽大眾等車企的訂單,營收從2008年的4.5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20億。也是在這一年,星宇建的50萬套LED車燈項目逐步投產,並隨後打入了奧迪、寶馬等豪華車企的供應鏈。

在行業從氙氣燈切換到LED的關鍵窗口期,上海小糸和星宇股份作為國內代表不僅沒有被先發者甩開,而是通過技術研發縮短了和先發者的差距。它們的崛起驗證了車燈產品上的兩個特點:

車燈雖是一個高度集成且技術壁壘非常高的產品,但也是一個原材料成本占比高達85%的行業,其中塑膠材料、電子元器件和光源合計占比45%以上。這意味着,能夠保證性價比,同時能響應客戶需求的本土企業也能擁有一席之地。

其次,車燈屬於定製品,而非標準品。整車廠每開發一款都需要和車燈廠緊密合作。改款需要經常開發新品,整車廠為了節省溝通以及採購成本,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因此,先發優勢的雪球也會越滾越大。

也正是因為實力越來越強,上海小糸和股東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無論是出於企業自身的考慮,還是國家品牌的發展,自主之路勢在必行。

在上海小糸與日本之間的技術合作也陷入停滯後,華域視覺前總經理郭肇基說:「日本小糸教會了我們怎麼做襯衫,就再也不教了。我們靠自己的努力,不僅能做西裝,還能夠做最創新的時裝了。道不同不相為謀,是分手的時候了[3]。」

經歷兩年多的談判拉鋸戰,華域汽車最終在2017年以17.2億元的價格收購日本小糸以及豐田通商持有的上海小糸50%的股權。次年,上海小糸正式更名為華域視覺。

拆夥之後的華域視覺不僅沒有受阻,反而獲得了更多的認可,包括小糸的股東豐田也成為它的客戶,2018年銷售收入超過138億元。

更重要的是,這次股權收購加快了它的決策權,在技術研發以及市場開拓上不再束手束腳,對下一代技術革命的到來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03

從照明到智能

車燈被稱為汽車之眼。在LED時代到來之後,一度單調無趣的車燈行業迎來一次質的飛躍,出現了許多經典的家族式設計,比如寶馬的天使之眼,沃爾沃的的雷神之錘等。

關於坐實「燈廠」名號的奧迪,市場上出現了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段子,比如「有一次晚上我在等紅綠燈,對面的奧迪車燈光照了我幾十秒,回到家老婆說我曬黑了[11]」。

LED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它使車燈更智能。在LED開始上車之後,矩陣式大燈技術隨之出現,相比傳統的「開」和「關」兩種模式,它能把一大片發光區域切割成多個小塊(像素化)來控制,從而實現更加準確、及時的光型變化。

如果說照明時代的車燈,只能看出丹鳳眼桃花眼這樣的造型,那麼智能時代的車燈,不僅在這個基礎上加了美瞳,甚至還能流露出笑意。

車燈過往的技術變遷,見證的是零散玩家的入局和趕超,在車燈智能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廠家迎來了一次集體的爆發。

LED車燈在前期只搭載在BBA等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上,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整個系統想要讓汽車根據環境變化實現精準且快速的反應,需要軟硬件之間的高效配合。

比如ADB(自適應遠光燈系統),它需要傳感層、控制層和執行層互相合作。系統先通過汽車四周的攝像頭、速度以及光學傳感器捕捉道路和行人信息,然後將速度、車距、轉彎位置等圖像和數據傳輸給ECU芯片或者是域控制器。經過計算和處理之後,又將指令傳給車燈系統,將其轉化為在LED矩陣上的開關動作。

總而言之,電子化的複雜程度和過去的產品相比不在一個級別上。

在2018年之前,昂貴的ADB矩陣式大燈只搭載在奧迪A8以及奔馳S級這樣的頂級豪車上,全球滲透率只有1%。但在車燈行業,這種高科技前瞻產品的滲透本身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因此,一些看到機會的車燈廠開始提前布局。

比如日本小糸在2012年開始量產ADB大燈。國內的華域視覺在2015年攻克了ADB控制器的技術,並且2016年打入通用的全球供應鏈,星宇股份也在2016年和2017年量產了兩代ADB大燈,在技術上緊追不捨。

目前,一隻ADB大燈的價格約為1500-2000元左右,相當於LED的兩倍左右,2020年的國內滲透率已經提高到6%,大眾、通用、長城,特斯拉、比亞迪旗下10-20萬元的產品也開始用上ADB,比如哈弗H6、榮威RX5等平民車型,ADB有望成為車燈行業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內與國外先進廠家處在了同一起跑線。

本質上,ADB的首要考慮仍然是安全,造型是其次,然而進入到「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車燈作為C端感知最強的零部件之一,在技術上也必須要推陳出新,比如集成可編程性以及高分辨率特性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技術。

過去五年,中國汽車行業湧現了不少新勢力,它們紛紛把「智能」作為主要賣點,價格大多定在20萬以上,有的甚至高達60萬,這種現象和趨勢也為新一代車燈技術在國內的落地提供了比較理想的土壤。

目前,DLP技術已經搭載在多款40萬元以上的車型中,比如智己L7以及高合HiPhi X,它們將車燈的可投影技術、可編程圖案以及交互性作為賣點,而這兩款車的供應商正是華域視覺。

高合HiPhix的車燈供應商是華域視覺

總的來說,相比於傳統車燈,新一代的智能視覺系統所需的電子元器件更多,提高了電控單元複雜度,對軟件編程以及算法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但與此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單車的價值量,一套DMD DLP系統配套價格高達5000元以上,成為車燈廠爭相布局的技術。

在車燈智能化的技術升級過程中,中國不再是追逐者,在個別技術上表現出了引領潮流的潛力。

04

尾聲

汽車強國的前提是零部件強國,在全球Top100的汽車零部件榜單中,能上榜的中國企業不到10家,和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明顯不成正比。

智能電動化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洗牌機遇。

在電動領域,中國通過政策的有的放矢培育出了比亞迪、寧德時代以及非常完整的鋰電產業鏈,而在智能化領域,不僅出現了華為這樣的增量供應商,許多傳統零部件也有望煥發出新的生機,給中國了一次彎道追車甚至超車的機會。



[1] 華域汽車與小糸車燈一拍兩散!中國汽車報

[2] 因為平凡,所以偉大,穹眼財經

[3] 車燈的市場空間、技術升級與產業布局,國信證券

[4] 中金:汽車智能化方興未艾,車燈行業再次升級,中金研究

[5] 中國汽車史話,徐秉金,歐陽敏

[6] 上汽第一個海外培訓基地 從徒弟到比肩全球「燈廠」,上海汽車報

[7] 車燈行業的競爭格局,國信證券

[8] 星宇股份招股書

[9] 車燈拆解:特斯拉Model 3/Y,車燈研究院

[10] 2019年華域視覺總經理郭肇基創新訪談

[11] 為什麼說奧迪是燈廠,知乎

[12] 10年左右,LED將成為車燈的主流,中國半導體照明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