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廣州白雲站站房屋蓋鋼結構開始提升,隨着屋蓋鋼結構的緩慢提升,雲山珠水、木棉花開的外觀雛形已經開始顯現。
據施工單位中鐵建工集團廣州白雲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建廣州白雲站站房整體鋼結構屋面投影面積為95224平方米,屋蓋最大跨度64米,鋼結構花瓣最大懸挑28米。此次提升的是白雲站一期工程的屋蓋鋼結構,總長252.1米,寬48.6米,投影面積達12252平方米,總重量約2000噸,整體提升區域共有球節點2494個,杆件11267根。因為屋蓋鋼結構施工工序複雜,連接節點眾多,所以要先在地面上完成整塊屋面的拼接工作,然後再利用30台液壓裝置整體提升,整個過程用時約8個小時,提升總高度為18米。這一工程節點的完工,為確保站房在2023年底竣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屋蓋提升完成也標誌着白雲站將正式進入內外裝修階段。
白雲站鋼結構總重十餘萬噸,大小零構件十萬餘根,傳統的管理方式很難對每根構建進行全過程追溯。針對此種情況,白雲站部署了中鐵建工集團自主研發的鋼結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這也是國內最為先進的平台之一,針對鋼結構施工特點,將鋼結構的管理劃分成設計、深化、生產、運輸、安裝、交驗6個階段,6階段的全過程資料都與鋼構建的三維模型一一綁定,實現了白雲站十萬餘根鋼構建全生命周期的過程追溯和三維可視化的精細管理。
在白雲站一期屋蓋鋼結構安裝中,在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站房指揮部的帶領下,項目團隊克服了七大重難點:一是多專業交叉作業及協調配合;二是現場施工工作量大,施工組織難度大,同時上部屋蓋為三維曲面造型;三是高空焊接工作量大,焊接質量保證是關鍵;四是現場施工場地狹小;五是本工程是空間管桁架+網架結構組合三維結構,所涉及的測量、監測內容繁多,技術要求高;六是質量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七是嚴格落實廣州市疫情防控相關要求,按照「三天兩檢」的原則開展疫情防控工作,2000多名參建人員統一集中居住,實現工地全圍蔽管理,最大限度減少工地人員暴露於社會面的風險。
據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站房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白雲站預計2023年底建成運營,是廣州鐵路樞紐「五主四輔」主要客站之一,站場規模11台24線。該項目建成後將承接廣州站和廣州東站的全部普速客車,是廣州站和廣州東站未來更新改造的前置條件,白雲站下設近期2條和遠期4條共6條地鐵線,是涵蓋鐵路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慶 通訊員:王天水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蘇琬茜
來源

-往期精彩回顧-
花都居民搭乘地鐵之福分!廣州9號線全車次時刻表上線
深度|廣州城市更新之路受阻,如何破局解困?
廣州地鐵在建新線建設進度圖【2022年2月】
航拍|後來居上?首度探訪廣州18號線北延段及後通段進展!
航拍|任他鋼鐵洪流,此站巍然不動?空中盡覽廣州10號線年初進展
航拍 | 機場路沿線脫苦增希望?廣州14號線二期年初進展觀察
航拍|黃埔站加站,還有希望嗎?廣州7號線二期年初進展觀察
航拍 | 勝利號角在前方!廣州5號線東延段年初進展全呈現
上新!來領略廣佛都市圈2026年軌道線網新願景!
超震撼!廣佛軌道交通一體化遠景示意圖獨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