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2022年5月,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趙凌雲副教授和新南威爾士大學化學工程學院Sophia Gu研究員聯合在工程技術類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了題為「Photoactivation-triggered In Situ Self-supplied H2O2for Boosting Chemodynamic Therapy via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ediated Catalytic Cascade Reaction」的研究成果。博士生郭振虎和謝文升為論文第一作者。

化學動力學治療(CDT)是一種利用芬頓/類芬頓反應催化劑將胞內過氧化氫(H2O2)轉變為毒性羥基自由基(·OH)以實現細胞殺傷的技術手段。因此,胞內H2O2濃度的高低對於CDT治療效率至關重要。目前,已有多種補足胞內H2O2含量提升治療效果的研究,但通過超氧陰離子(O2·-)轉化渠道提高胞內H2O2含量的研究鮮有報道。

有鑑於此,本課題構建了一種基於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FeAl-LDH)體系的胞內H2O2放大器。其表面負載的吲哚菁綠(ICG)能在外部近紅外光刺激下產生O2·-,進而被胞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轉變為H2O2。隨後疊加胞內原有的H2O2可被具高效催化能力的FeAl-LDH有效催化產生高毒性·OH來殺傷腫瘤細胞。


研究分別利用·OH探針、O2·-探針、1O2探針在細胞水平驗證級聯催化反應過程及三種自由基的產生,聯合治療表明光激活級聯催化反應可以實現高效的腫瘤細胞殺傷。


本文要點




(1)內吞進入胞內的ICG在近紅外光照射下能有效產生單線態氧(1O2)和超氧陰離子(O2·-),O2·-進而被胞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轉變為H2O2。

(2)補足的H2O2疊加胞內H2O2可被FeAl-LDH高效催化產生高毒性·OH來提高CDT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本工作為實現O2·-渠道增加胞內H2O2含量進而提高CDT治療效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論文信息
Zhenhu Guo, Wensheng Xie et al. Photoactivation-triggered In Situ Self-supplied H2O2for Boosting Chemodynamic Therapy via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ediated Catalytic Cascade Reac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7310

相關進展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劉錫建團隊《Small》:協同放大細胞內氧化應激和抑制耐藥用於增強聲動力/化學動力學/化療治療腫瘤

哈工程楊飄萍教授團隊《ACS Nano》:一步合成過氧化鈣與過氧化銅納米複合物用於增強的化學動力學與離子干預協同腫瘤治療

東華大學史向陽教授團隊《Adv. Mater.》:包覆金屬-多酚網絡的樹狀大分子納米藥物用於腫瘤化療/化學動力學治療及MR成像


化學與材料科學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繫郵箱:chen@chemshow.cn

掃二維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 :Chem-MSE



誠邀投稿


歡迎專家學者提供化學化工、材料科學與工程產學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並請註明詳細聯繫信息。化學與材料科學®會及時選用推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