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作者:朝乾/ 編輯:Alicia

人為什麼會出軌?為什麼會沉溺於酒精、煙草和毒品等這些容易上癮的東西中?為什麼會不斷地發動戰爭,乃至對自己的同族犯下種族屠殺這樣的惡行?

關於這些人類社會中的負面現象,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解釋,例如教育問題說、童年影響說、成長環境說等等,種種說法,不一而足。但顯而易見的是,這些說法都只能解釋部分例子,很難作為一個普適的全局解來回答「人類身上的負面特質究竟從何而來」這一問題。

西方大哲學家奧古斯丁是性本惡論的支持者

他認為人心是最高級的東西,不可能被別的東西帶壞

所以只可能是人心本來就很壞才會有壞人出現

(圖:壹圖網)▼

作為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着崇高聲望的生物地理學家和暢銷書作家、《槍炮、細菌和鋼鐵》一書的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對此給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在戴蒙德看來,人只不過是除了黑猩猩屬下除了黑猩猩、倭黑猩猩以外的第三種黑猩猩而已。正如人與黑猩猩之間在基因層面上有98.4%都是相同的,人身上的這些問題,在黑猩猩這一物種中也同樣存在。

人類和黑猩猩基因的相似性

揭露了我們和猩猩的生物學聯繫

(圖:yourwildlife.org)▼

難道說,僅憑這不到2%的基因差距,人類就成了主宰地球環境和發展的萬物靈長,而黑猩猩就只能要麼繼續生活在野外,要麼被關在動物園裡,供人類這種「近親」肆意觀賞?

換句話說,人類這個物種,在自然界中究竟扮演着什麼樣一個角色?戴蒙德在《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一書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400千字,147mm×210mm,32開

《第三種黑猩猩》

原價98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63.7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購買了《第三種黑猩猩》的小夥伴們,可以憑藉訂單截圖,加入我們的讀者交流群,與局長及球局作者就世界地理、全球性問題、海外旅行等話題展開友好而熱烈的交流。局長還將不定期分享相關書籍,並發放福利。

想要入群的小夥伴,可將購買《第三種黑猩猩》的訂單截圖,通過公眾號的菜單欄留言發送給我們,運營小姐姐將向你發送入群二維碼。【由於群成員名額有限,之前已加入讀者群的朋友請勿重複入群。】

進群方式見下圖 ▼

人類的跳躍式演化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不過是另一種大型哺乳動物罷了」章節中,戴蒙德開宗明義地拋出了自己的觀點,即人類在距今至少四萬年以前,都只是一種普普通通的哺乳動物,可以說和黑猩猩沒有任何區別——儘管在70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和黑猩猩的祖先揮手告別,但此時人類的先祖仍然沒有表現出任何獨特之處。

究竟是什麼賦予了人類和黑猩猩以本質上的區別?

(圖:壹圖網)▼

在接下來的幾百萬年裡,幾個過渡性的人類物種陸續出現,如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等。

他們雖然都不是現代智人的直接祖先,而更像我們的旁系近親,但都和我們的先祖有過直接接觸(例如現代人基因組中有約2.6%的部分來自尼安德特人),這也體現着人類三次跳躍式進化的方向,即直立行走、人種分化和使用石器。

現代人類、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解剖學上的異同

(圖:國家地理)▼

直立行走的作用現在已經人所共知,即解放了前肢,讓手可以承擔更多的工作,這既推動了人類雙手的進化,又開始了工具的使用。

同樣地,人種分化讓不同的人種在同一地區承擔起了不同的生態角色,並直接造成了生殖隔離,這就讓我們的祖先得以與其他人屬物種形成了區分度,在保留了自身優勢的同時能夠更加適應環境,從而在其他人屬物種紛紛滅絕的環境下生存了下來。

看得出來,以南方古猿下屬其實分化出了許多物種

但在歷史長河中只有智人活了下來 ▼

而使用石器就更不必說了——從簡單的石器開始,人類工具的材料開始多樣化,其中涉及的原理也開始複雜化。雖然人的肉身脆弱無比,但藉助工具的幫助,人可以做到血肉之軀遠遠無法觸及的極限。可以說,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取得如今的成就,與如此之多的工具是密不可分的。

想要突破血肉之軀的限制?

賽博客們就暢想用功能型義體替換各種身體部位

真·工具人(圖:壹圖網)▼

到距今就4萬年前,人類經歷了以上三次跳躍式演化。而在接下來的4萬年裡,人類的體質變化微不足道,當時的人類和現代人在生理、智力方面並沒有明顯區別。

按照作者的話來說,「(我們的直系祖先)克羅馬農人只要有機會學,也能開噴氣式飛機」,但他們仍然是地球上芸芸眾生中相當普通的一個,與黑猩猩並沒有實質性區別。

所以究竟是什麼讓人成為人?區別於其他物種?

(圖:shutterstock)▼

人類和猩猩、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決定性差異在哪裡?

(來源:Flickr / ©Hana Samurai)▼

在經歷了三次跳躍式演化後,人類的發展不再依賴於遺傳變化,通過幾千年的技術成就積累,文明的演進幅度就已經遠遠地超過了過去幾百萬年裡的總和。人類從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可憐蟲,變成了彈指間就可以摧毀整個星球生態系統的恐怖存在。

那麼,又是什麼推動了人類徹底與黑猩猩分道揚鑣,成為「萬物靈長」的呢?

《第三種黑猩猩》

原價98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63.7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生命循環,性的選擇


按照現代生物學觀點,每一個物種都有其生命周期,人也不例外。儘管現代人已經習以為常,但從整個動物界的普遍情況看來,人的情況其實非常特殊和極端——例如,大多數非靈長類動物一胎要生育一個以上的後代,大多數雄性動物根本不照顧子女,且很多動物的壽命很少能夠達到70年,等等。

說起雄性照料幼仔,海馬爸爸或許也是一個極端代表

(來源:Youtube)▼

即便與我們的近親猿類相比,人類的特殊之處仍然很多,如人類嬰兒在斷奶後所有食物都仍然由父母供應,這種狀態會持續很長時間,而猿類幼崽在斷奶後就不得不自行覓食。

和猿類相比,人類的繁衍行為就更顯得離奇了,猿類只出於繁衍後代的目的公開性交,某些靈長類雌性為此還會讓自己的外陰部發紅髮亮以公開自己的排卵期,而人類的性交往往是基於尋歡作樂這一目的,性行為都只在私密空間進行,女性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排卵期。

以上種種事實說明,人類在性方面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動物格格不入。

我們罕見地、不以繁衍為唯一目的地進行生理活動

(圖:壹圖網)▼

而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為了解釋包括人類在內的諸多動物身上的不合理之處(如雄性孔雀身上的開屏行為會讓其容易被捕食者發現,也會增加其逃跑的難度),在「自然選擇」之外又額外補充了「性選擇」理論,即在很多動物的進化過程中,推動了它們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其實是「性」的需要。

自然選擇是生物環境應激屬性的外在體現

性選擇則是生物繁衍延續屬性的外在體現

公鹿雄壯的角就是性選擇的典型例子(圖:壹圖網)▼

作為一名生物學家,戴蒙德非常支持達爾文的「性選擇」理論,還在自己多年研究的基礎上繼承並發展了這一理論來解釋人類社會中的這些「異常現象」。

按照戴蒙德多年調查的數據來看,在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物種中,雌性和雄性的體形基本相同,這就給了雌性「反制」雄性出軌的機會;而在一夫多妻制的物種中,「後宮」數量往往和雄性雌性的體格差距呈正比。如一隻雄性大猩猩通常有3-6隻雌性配偶,其體重大概是雌性的兩倍;而南半球的雄性象鼻海豹平均每隻擁有48個雌性配偶,其體重比更是達到了誇張的10∶1。

也只有更大的體型,才能在雄競里勝出一籌

(圖:Flickr)▼

站在這個角度看,人類社會中男性體重平均比女性重20%,身高高8%的情況,其實與目前人類處於「輕微的」一夫多妻制的現狀是相吻合的。從這個角度來解析人類社會中「婚外情」的發生,可謂是一個非常獨特的思路。

除此之外,戴蒙德還在第二部分用了大量筆墨來陳述人類性行為的特殊性,如人類男女性器官尺寸較大、人類壽命較長、人類女性有絕經現象等,都是契合人類進化方向的。或者說,正是因為有這些現象,人類才得以實現三次跳躍式演化,然後成就人類文明的突飛猛進。

《第三種黑猩猩》

原價98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63.7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農業,其實也是雙刃劍


除了在人類的生命周期方面提出了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外,戴蒙德還在人類與農業的關係方面有着獨樹一幟的見解。

農業使得人食物獲取成本更低,風險更小

也有更多的餘力投入到非生存必要的工作中

例如藝術創作(圖:shutterstock)▼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農業的出現無疑是人類早期文明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式成就。

一方面,人類在掌握耕種這門手藝後開始轉入定居,這就給早期城市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通過農業渠道獲取食物的安全性更高,人們再也不必冒着生命危險去狩獵大型野生動物,而其穩定的糧食產出更是讓人口的不斷增加成為了可能。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從繁忙的生產勞動中解放出來,人們得以將目光投向其他領域,如宗教、藝術和文字,文明的星火就這樣在廣闊的歐亞大陸上燎原。

藝術是哲學實體的外顯,文字是文明誕生的標誌

(圖:圖蟲創意)▼

同樣地,戴蒙德肯定了農業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正面意義,但他也指出,農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人類演化史上的重大失誤。其既改變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也改變了人和人之間的平等關係,極大地重塑了當時的社會面貌。

首先,農業極大地提高了單位面積土地所能支撐的人口密度,在人口暴增之後,人們又需要開墾更多的土地。為了能夠更好地耕作,人們不得不定居下來,其結果就是生活垃圾都堆積在了人類居住地附近,使得水源遭到污染,蚊蟲大量滋生,間接導致了流行病的傳播。

生活污水和蚊蟲的

(圖:圖蟲創意)▼

其次,由於跑步更少,人類股骨的骨壁變薄,常年的彎腰勞作和背負重物又增加了頸椎腰椎病的發病率,糧食里的高澱粉成分讓齲齒變成了常見病。換句話說,農業其實使人類的健康狀況惡化了。

吃的好了,但也吃的太飽了

(圖:shutterstock)▼

隨後,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物資有了空閒,私有製取代了公有制,一些人成為了支配其他人的人,社會等級開始出現。這就導致了部落時期那種人人勞動、彼此平等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解體。

此外,暴增的人口又給掠奪行為提供了兵員,最早的職業軍隊和戰爭行為也就此出現。

職業「兵員」這一角色只會在真社會性動物中出現

例如螞蟻群中的兵蟻、蜂群中的兵蜂

(圖:壹圖網)▼

因此,從戴蒙德的角度來看,農業其實是一把既推動了人類發展,又使得人類社會不再那麼美好的雙刃劍,而這同樣是一個當時極少有學者考慮過的思路。

儘管現在大多數人熟知賈雷德·戴蒙德其人,還是從那本頗負盛名的《槍炮、細菌和鋼鐵》開始,但其實《第三種黑猩猩》才是這位生物地理學家的開筆之作,不僅成書時間最早,還充分呈現出了作者在經歷多年研究後得出的完整世界觀。

人類對於生物起源問題的探尋

流淌着生物學家最本質的思考

(圖:Flickr ©Leanne Boulto )▼

至於本書的第四部分「世界征服者」 ,後來被擴寫成了《槍炮、細菌和鋼鐵》,而第五部分「日中則昃」成為了另一本暢銷書《崩潰》的草蛇灰線。

《第三種黑猩猩》雖然初次出版於1992年,距今已經有30個年頭,但正如這本書的副標題「人類的身世與未來」所表達的那樣,無論是其中另闢蹊徑的思考方式,還是對人類今後命運的思考,都是永不過時的內容。這種在閱讀中進行思考的態度,也同樣是戴蒙德所希望傳達給讀者的。這部書原價98元,在我局官方微商城下單,只需63.7元。

《第三種黑猩猩》

原價98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63.7元

賈雷德·戴蒙德作品 五冊套裝

原價501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305.5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發貨說明

1.天津發貨,圓通/郵政/韻達快遞隨機發貨,工作日48h內完成發貨,節假日順延;

2.關於售後:請保證圖書塑封完整,拆封后無質量問題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如出現質量問題,請到公眾號後台聯繫退換;

3.需要查詢物流的讀者,可直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店鋪,右下角「我的訂單」里進行查詢;

4.出版方直發,正品保證;

5.需要發票的讀者,下單時請在買家留言中備註抬頭、稅號、電子郵箱(如需開明細,請務必註明)。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壹圖網

更多好書推薦

《槍炮、病菌與鋼鐵》+《崩潰》

原價207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138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人類簡史三部曲

原價204元,官方微商城下單僅139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