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建設

日報

NEWS


2022年8月20日

廣州地鐵十二號線、十三號線二期建設六馬路站即將圍蔽施工,在鬧市中建地鐵,挑戰重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地鐵建設者們都做了怎樣的考量。

選址:多輪論證 選最優

△建設六馬路站工程線路交匯示意圖

建設六馬路站位於東風路和建設六馬路交叉口,是地鐵十二號線、十三號線換乘車站,能進一步完善線網架構,有效緩解中心城區的交通壓力,持續增強軌道交通網絡效應。

建設六馬路地質條件複雜,周邊居民樓及大型商場林立,管線分布複雜。因此,在保證地鐵線網規劃的一致性的基礎上,廣州地鐵牽頭組織行業專家,結合現狀客流覆蓋,工程實施條件等因素,認真做好實地調研、現場勘探等工作。

△建設六馬路所處位置示意圖

經多方研討、謹慎論證,最終決定將地鐵十二號線建設六馬路站站廳及隧道設置在建設六馬路下方,更好地連通十三號線,實現便利換乘,這也是唯一可行且安全的站位選址。此外,參建各方還就建設六馬路站施工方案進行多輪優化及調整,最終選擇了車站規模小、施工風險安全可控的方案。

蓋挖法倒邊施工:確保安全

建設六馬路路面起伏成「U」形,路面高差約7米,道路兩側建築密集,車站拱頂覆土僅為1.5-4.5米,土層較稀,且道路寬度僅為15.7米,兩側行道樹間距約17.5米,道路兩側建(構)築物最近距離僅為23.75米。現實的問題就是:地窄,無法同時大面積施工。

△施工圍蔽範圍

對此,為解決車站施工難題及最大程度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地鐵建設者們集思廣益,經過多輪技術攻關,最終確定只能採用蓋挖法倒邊施工圍護樁及結構頂板。

簡單來說,就是先進行西側的圍護結構和頂板施工,東側道路作施工場地。待西側結構完工後,再利用西側作施工場地,倒邊進行東側的圍護結構和主體結構施工。由此一來,便解決了施工場地面積有限的問題。

交通仿真評估:降低影響

在交通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廣州地鐵及參建各方積極研究各類交通組織措施以緩解施工期間交通壓力,通過對施工影響區域進行大量的調查分析,多次進行現場勘查及反覆研究,採用交通仿真評估等手段驗證不同施工圍蔽方案及人車疏導的可行性,最終確定了合理的施工圍蔽方案。同時,針對行人、非機動車及車輛的出行特點,針對性地制定了步行及行車方案,將施工影響降至最低。具體方案如下:

1

圍蔽兩側的停車場車輛均可通過臨時便道進出東風東路、華樂路、環市東路

2

原建設六馬路北往南過境車輛可通過小北路、建設大馬路、淘金路-青龍坊、先烈南路、農林下路繞行;南往北過境車輛可通過農林下路、執信南路、黃華路、小北路繞行

3

建設六馬路內部車輛駛入片區可通過北較場橫路、建設大馬路、建設三馬路、淘金路、郵電新村西六街、青龍坊繞行

4

建設六馬路內部車輛駛出片區可通過建設大馬路、建設二馬路→北較場橫路、華樂路→淘金路、建設橫馬路→建設三馬路、建設橫馬路→建設六馬路、華樂路→青龍坊等通道通行

車流繞行示意圖

(點擊放大查看)

↓↓↓

△過境車流繞行線路示意圖

△出片區車流繞行線路示意圖

△進入片區車流繞行線路示意圖

建設六馬路站,從選址、施工再到交通疏散方案的制定,都是力求以人為本,建設人地和諧的地鐵工程。不僅是這一項工程,這些因素的考量貫穿了廣州地鐵的每一次建設,讓我們一起期待建設六馬路站早日建成!

•end•

圖:穗鐵宣

文:穗鐵宣

編輯:銳俊

點擊 分享 👍 和給我充點兒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