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結腸鏡資源相對有限,尚未建立經過充分驗證的風險分層策略。2022年11月4日,海軍軍醫大學李兆申及柏愚共同通訊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FIT-based risk-stratification model effectively screens colorectal neoplasia and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in Chinese population: a nationwide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開發並驗證了基於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的結直腸腫瘤(CN)風險分層模型。從全國175個中心招募了10164人,並隨機分配到推導隊列(n = 6776)或驗證隊列(n = 3388)。採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建立美國國家結直腸息肉護理(National Colorectal Polyp Care, NCPC)評分,與FIT共同形成風險分層模型。NCPC評分由8個獨立預測因素組成,分為低危(LR 0 ~ 14)、中危(IR 15 ~ 17)和高危(HR 18 ~ 28) 3個級別。NCPC評分或FIT+的IR或HR在風險分層模型中被歸類為風險增加者,並建議進行結腸鏡檢查。NCPC評分的IR/HR顯示CNs (21.8%/32.8% vs. 11.0%, P <0.001)和ACNs (4.3%/9.2% vs. 2.0%, P < 0.001)的發生率高於LR。非特異性胃腸道症狀(NSGS)組和無症狀組的相對危險度和預測性能相似。在指導52.7%的人群接受結腸鏡檢查時,風險分層模型識別出73.5%的CN、82.6%的ACN和93.6%的CRC,識別出55.8%的早發性ACN和72.7%的早發性CRC,而只有25.6%的年輕人接受了結腸鏡檢查。總之,該風險分層模型對中國人群CN和早發性CRCs具有良好的風險分層能力。另外,2022年11月14日,海軍軍醫大學黃浩傑及李兆申共同通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Cryo-EM structures reveal the activation and substrate recognition mechanism of human enteropeptida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告了人EP在非活性,活性和底物結合狀態下的冷凍電鏡結構,分辨率為2.7至4.9 Å。該研究觀察到EP重鏈用CUB2結構域夾住輕鏈以進行底物識別。EP輕鏈N末端誘導表面環從非活性構象重排為活性構象,導致激活的EP。重鏈用作輕鏈構象變化的鉸鏈,以募集並隨後切割基材。總之,該研究為EP催化循環中EP表面環的重排和重鏈動力學提供了結構見解,促進了我們對EP相關性胰腺炎的理解(點擊閱讀)。
風險分層篩查可有效降低結直腸癌(CRC)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但在我國尚無廣泛驗證的風險分層模型。我國有限的結腸鏡資源主要被非特異性胃腸道症狀(NSGS)的低危人群所占據,這些人群與進展期結直腸腫瘤(ACN)的風險相當。目前的指南極力推薦在45歲或50歲開始進行結腸鏡篩查。然而,任何「一刀切」的年齡標準都可能阻止許多早發性CRC的檢出。因此,在結腸鏡檢出效率低、資源有限以及早發性結直腸癌篩查增加的困境下,該研究開發並驗證了由FIT和NCPC評分組成的CN風險分層模型,以提高CRC篩查的效率。在保持對CN、ACN和CRC的高靈敏度的情況下,該模型能夠節省近一半的結腸鏡檢查資源。值得注意的是,55.8%的早發性ACN和72.7%的早發性CRC被發現,只有25.6%的年輕人接受了結腸鏡檢查。NSGS和無症狀人群之間的風險分層表現一致,這可以合理促進結直腸癌篩查的範圍覆蓋之前被「忽視」的NSGS人群,避免「適應症博弈」。研究設計流程圖(圖源自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該研究開發並驗證了基於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的結直腸腫瘤(CN)風險分層模型。從全國175個中心招募了10164人,並隨機分配到推導隊列(n = 6776)或驗證隊列(n = 3388)。採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建立美國國家結直腸息肉護理(National Colorectal Polyp Care, NCPC)評分,與FIT共同形成風險分層模型。NCPC評分由8個獨立預測因素組成,分為低危(LR 0 ~ 14)、中危(IR 15 ~ 17)和高危(HR 18 ~ 28) 3個級別。NCPC評分或FIT+的IR或HR在風險分層模型中被歸類為風險增加者,並建議進行結腸鏡檢查。NCPC評分的IR/HR顯示CNs (21.8%/32.8% vs. 11.0%, P <0.001)和ACNs (4.3%/9.2% vs. 2.0%, P <0.001)的發生率高於LR。非特異性胃腸道症狀(NSGS)組和無症狀組的相對危險度和預測性能相似。在指導52.7%的人群接受結腸鏡檢查時,風險分層模型識別出73.5%的CN、82.6%的ACN和93.6%的CRC,識別出55.8%的早發性ACN和72.7%的早發性CRC,而只有25.6%的年輕人接受了結腸鏡檢查。總之,該風險分層模型對中國人群CN和早發性CRCs具有良好的風險分層能力。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2-01378-1微信加群
iNature匯集了4萬名生命科學的研究人員及醫生。我們組建了80個綜合群(16個PI群及64個博士群),同時更具專業專門組建了相關專業群(植物,免疫,細胞,微生物,基因編輯,神經,化學,物理,心血管,腫瘤等群)。溫馨提示:進群請備註一下(格式如學校+專業+姓名,如果是PI/教授,請註明是PI/教授,否則就直接默認為在讀博士,謝謝)。可以先加小編微信號(iNature5),或者是長按二維碼,添加小編,之後再進相關的群,非誠勿擾。


投稿、合作、轉載授權事宜
請聯繫微信ID:18217322697或郵箱:921253546@qq.com
覺得本文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