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月上旬,據微博博主 @長安數碼君 稱,華為瀏覽器的資深經理透露說:大概再過兩年我們就可以看到更好的華為瀏覽器問世。此消息被外界解讀為華為將自研瀏覽器內核。


不過據新浪科技報道,據接近華為的消息人士透露,「華為並沒有在自研瀏覽器內核,只是在原來的瀏覽器基礎上做了一些算法創新和修正,後續還會在安全、可信、用戶隱私保護等方面加強」。但對於最終真實情況如何,華為尚未對外公開回應。

目前瀏覽器的五大內核分別是:Trident 內核(也稱 IE 內核)、Webkit 內核、Gecko 內核、Presto 內核、Blink 內核等,都是國外的技術,國內企業推出的瀏覽器基本全都是基於國外內核進行研究,並未徹底完全內核自研。

對於華為自研瀏覽器內核的傳聞,有人表示沒有必要,因為開發一款瀏覽器內核的難度,絲毫不遜色於開發一款操作系統。有業內人士對比 Chrome 瀏覽器內核測算指出,開發一款成熟瀏覽器內核的代碼量在數千萬至上億條間,如果聘請 1000 名熟練工程師進行開發,需要花費 5 年以上時間研製,過程中僅人工成本便高達數十億。華為雖然具備這樣的經濟實力,但對於眼下的華為來說,自研瀏覽器內核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瀏覽器內核沒那麼簡單,除了兼容各種網頁格式,還需要兼容其他內核定製的規則,前面有布局者谷歌這座大山擋着,確實是費力不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