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公眾號的思想和執着
點擊上方藍字『幸福的味道』關注
深圳和北京上海,最大的區別是啥呢?
這三城市,我都沒有長待過,最多也就是一個月。
給我的感覺是,深圳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城市,沒有瞧不起外地人的人,或者說都是深圳人。
很多人也問過我,我是到一線城市發展,還是在老家發展?
這個問題,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我講講我對深圳的認識。
沒到一座城市,我都喜歡到球館看看。
那次去深圳時間比較長,去了球館。
我突然理解了很多。
例如,在我們這,我每天打球,成本多少錢?
年卡780元,相當於每天2塊錢。
除此之外無非就是球錢,我一天用六個球,36塊錢,每年加上買裝備之類的四五千元差不多。
而在深圳呢?
一片場地,一小時120元。
球也貴,水也貴,關鍵是停車還要錢……
若是按照我的打法,每個月至少5000元,而且還存在一個最致命的問題,為什麼羽毛球、網球很少有新人出現?因為這東西是有技術門檻的,不是拿着拍子就可以上場,從學到上場要半年左右,這半年是沒人陪你玩的,因為你太菜,影響節奏,那你只能找教練,教練多少錢?300元/小時,場地費自付,就是每小時420元,從學到上場還需要3萬元,而且大概率還是個菜鳥。
跟深圳的球友交流了一下。
我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很少出現撞拍、傷人。
因為他們太功利。
自己租的場地,不會隨意邀請外人來打,彼此之間都是陌生的,都是小圈子活動,彼此太熟悉了,不可能出現如此低級的失誤。
而我們呢?
整個球館都認識,甚至連他爹都認識,大家沒有陌生人,每一組雙打都是臨時拼湊的,技術有高有低,步伐有正有亂,結果類似的事故就多,我半年犧牲了三把拍子,其中還有一把李宗偉紀念款的……
深圳,打球也很奢侈。
中午,我去肯德基轉了一圈,人很多,很匆忙,發現一個細節,孩子很少,而在我們老家呢?肯德基多是孩子,而且一般都是以家庭為中心,甚至給人的感覺是沒有家庭生活的,沒有兒女情長,我旁邊有兩個美女,若是在我們縣城,倆人肯定在聊八卦,不是,她們在談業務,一個是另外一個的業務老師,在教她怎麼表達自己,怎麼鎖定客戶……
沒有八卦是有這種狀態的:
女人,沒時間去八卦別的女人。
男人,沒時間去八卦新聞熱點。
一切都很匆忙,很功利。
在這邊打了一場羽毛球,認識了個搭檔,當然原本就認識,只是認識的更深刻了,看這裡打雙打我都替男人着急,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女人使,在北方怎麼打混雙?女生是不需要動的,你只需要封前網就可以了,後面的全部交給男生。
所以,北方男人累。
要負擔起整個場。
她喊我去她家玩,意思是幫我洗洗衣服,因為深圳這邊天天下雨,洗了衣服是不乾的,必須使用烘乾機,她家有。
我就去了。
合租的。
在這邊,合租也是常態。
四室,三個女人各一室,男人一室。
我去的時候意思是我在樓下等着吧,在這裡不合適。
答覆,無妨。
中途,球友提出,你在這裡坐着,我下去買點東西。
我說,不行,不行。
豈能把我單獨放這裡?
我很好奇:你自己在這裡租住,那孩子怎麼辦?
她說,私立學校,全寄宿。
我問,一年學費多少?
她說,大的一年22萬,小的一年6萬。
我問,你在深圳沒有房子嗎?
她說,有,但是比較遠,上班不方便。
真是怪……
若是在北方,這是不負責的狀態,你咋能不照顧老公呢?咋能不照顧孩子呢?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些人仿佛一直都是單身狀態,40多歲了依然活的像個孩子一樣,仿佛壓根不想孩子,眼裡只有自己。
我問,也不想老公?
她說,每周一見,他也忙。
晚上,我去拿衣服,唯一的男舍友也回來了,聊了幾句,球友簡單一介紹,意思是之前跟他提過,寒暄,坐下,聊天。
他比我大幾歲。
單身。
我感覺他和我們城市的同齡人的狀態完全是兩個世界的,我們城市的人,在家要考慮什麼?老婆孩子父母,這些都要占據我5成以上的精力,然後還要考慮朋友,最後才是事業。
一天能用到事業上的時間不超過4小時。
而他們呢?
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只有事業。
沒有兒女情長,什麼都沒有,若是在我們這邊,你這個年齡,就是老光棍了,你自己竟然還不急……
越想越覺得他們像資本主義。
孩子生活孩子的,老公生活老公的,自己生活自己的,父母生活父母的,彼此誰都不干涉誰,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
私下裡,我問女球友:那男的沒有女朋友嗎?
她說,女朋友?一籮筐,至少我見過20個了。
這男生挺聰明的,五年前租的這個房子,價格比較低,簽的合同比較長,現在他基本處於0房租狀態,因為他是二房東,還占據着最大的臥室。
北方,還是以生活為主。
南方,還是以事業為重。
這種差別非常大,當時我們就在一起討論了一個話題,老家30歲的男人在幹什麼?
我熟悉的球友,基本都是一個模式。
上班,打球,喝酒。
大家聊的話題,很少是事業主題的,多是扯蛋。
而在這邊呢?
大家沒空聊廢話,也沒空聊家常,甚至不問問你家有幾個娃,聊的全是發展方向,事業規劃……
兩者,很難平衡。
深圳這邊也很少喝酒,我來這麼久,沒有一個人勸我喝酒,貌似沒人提過酒,因為喝酒是需要時間的,時間才是奢侈品。
也不是沒人喝酒。
據女球友講,他們那群男球友普遍喝酒,就是50歲以上的,事業有成,有社會身份的,每次打完球都要拼個酒,那天正好他們有組織活動,讓我去,我沒去,因為我害怕認識新人,膽怯。
太深的東西我也沒有接觸,只是蜻蜓點水。
有兩樣東西我覺得深圳是領先我們很多很多的。
一是公筷分餐。
二是交通文明。
我在路上很少聽到喇叭聲,行車秩序非常好。
你喜不喜歡這種生活,你能不能承受這種生活。
然後,在說你是去大城市還是留在老家。
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文章有償閱讀,付費自願(點此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