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lina Fairytale/Pexels

利維坦按:



與人格相關的研究往往都是這樣的:我們從客觀現實中找尋規律,再往前逆推形成如此規律的成因,進而得出「如果有這一成因存在,則某事將會大概率發生」的結論。這將為一些判斷提供參考。

「性別胚教」的理論亦是如此。因此當我們借用此類結論進行判斷的時候,需警惕標籤化帶來的一刀切做法。參考之所以是參考,是因為除此之外大多都會存在例外而非必然。


在網易雲音樂搜索【利維坦歌單】,跟上不迷路

我們有一個新號【利維坦行星】,可以關注




在我最近的一次約會中,對方承認他對與我見面有些困擾。原因是我與他母親的名字太過相似了。

我通常不會在第一次約會時就窺探別人母親的隱私。

但我的好奇急需被滿足。是時候深入這場維持了一個世紀之久的古老辯題——男人總是會被與自己母親有相似特徵的女性所吸引嗎?

研究人員在關於「性別胚教(sexual imprinting)」對伴侶選擇的影響早已有所了解。簡而言之,人們傾向於選擇與自己異性父母最相似的人作為配偶。我們能在所有的物種中發現這個配偶規律,不論是狒狒還是蝴蝶,一律如此。

在一次略顯詭異的研究中,隨機抽選的受試者被要求將不同妻子的照片與她們丈夫的母親(婆婆)的照片進行預測配對。測試的結果準確率高的可怕:受試者對妻子-婆婆的匹配準確率,甚至要比妻子-丈夫的準確率還高。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30383/)

這項研究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你或許早已對「男人傾向於選擇與母親更相似的女人」這一事有所耳聞。一項研究發現,對男性伴侶選擇最為可靠的預測方式,是觀察對方是否有與男方母親相同的發色與瞳色。弗洛伊德若是能知曉,一定會對此大肆分析一番。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090513802001198?via%3Dihub)

但對於把自己標籤為「MILF」 的群體而言,事情則變得更加古怪了。另一項研究發現,最能夠吸引男性的女性年齡,往往與他們出生時母親的年齡相仿。其結果是,有着年輕母親的男性傾向於選擇更年輕的女性;而有着年長母親的男性傾向於選擇更成熟的女性。

(pubmed.ncbi.nlm.nih.gov/12028768/)

我曾錯誤地以為,男人之所以被相對年長的女性吸引,是因為她們的成熟獨立、以及妙語連珠的智慧;而那些投身於年輕女性的男人,則是看中她們的妙曼身姿。但卻沒想到這背後是他們的母親在暗中作祟。

十分有趣的是,如果一名男性認為女方與他的母親過於相似,那麼他可能會因此迴避對方。一項研究發現,當兒子與母親之間的感情深厚、關係溫和,他更有可能選擇一個與母親相似的妻子;而如果母子兩人關係緊張、感情隱晦,那麼他則可能選擇一個與母親不那麼相似的妻子。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691703/)

然而恰恰是那些不健康的母子關係容易引發大麻煩。

犯罪學教授伊麗莎白·亞德利(Elizabeth Yardley)博士,同時也是《母親與殺人兇手:一段有關愛、謊言、痴迷……與二次機會的真實故事》(Mothers And Murderers: A True Story Of Love, Lies, Obsession …and Second Chances)的作者,她這麼說道:如果你忽視了母子情結,那麼你的下場可能是具裹屍袋。

亞德利認為,母親對男人性格上的影響要超過其父親。因為自我們出生起,母親就用無私的養育和保護為我們構建了人生的首段經歷。而父親更像是個提供者,是母親教會了年輕的兒子什麼是無私的愛。

正是這一點對行為的正常發育有着深遠的影響。

在她的研究中,亞德利發現,殺人兇手與他們的母親都有着許多相同的行為規律。她把不健康的母子關係分成了三類典型。儘管她的研究針對的是異常行為,但她的分類準確描述了許多母子關係的崎嶇現狀。

反面型母親(anti-mother)

反面型母親是典型的希區柯克式的潑婦。她通常在伴隨着家庭暴力的動盪環境中長大。然而相對於治療自己的傷痛,她選擇了成為施暴的壓迫方,從而踏上了不斷虐待的循環。

於是她的兒子也將那份虐待帶入自己的妻子身上。這就是我們在許多虐待關係中見到的典型創傷模式(trauma pattern)。

需要澄清的是,並不是所有有着施暴型母親的男性最終都會成為施暴者。有的人會將他們受到的創傷內化或因此傷害自己。也有的人會選擇有問題的女性來補償他們的童年。

©Inc. Magazine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男人有着對他言語暴力且好高騖遠的母親,他可能也會選擇一個同樣對他言語暴力的妻子。他之所以選擇一個不正常的伴侶,並不是因為他被施暴型女性所吸引,而是因為他被她身上的相似性吸引了。而相似性的種子正是由他的母親所埋下的。

在其他的一些情況中,有着反面型母親的男性會選擇一個能夠被他所掌控、對他卑躬屈膝的女人,因為他們無法掌控他們的母親。

我最後想說的是——提防任何將自己母親形容為施暴者的男人。他很有可能流着和他母親同樣的壞血。

望子成龍型母親(uber-mother)

如果你在和一個有着望子成龍型母親的人交往……做好心理準備。想要徵求她的同意可謂是一條崎嶇險阻的道路。我曾經一個前男友的母親一口咬定我「釣金龜婿」,儘管我比他家要有錢十倍。他對他母親的意見噤若寒蟬,甚至拒絕把我介紹給他的母親,正是這一點我無法接受。一個自愛的女人不會和一個在母親面前將她藏起來的男人在一起。

望子成龍型母親有着一個能夠破壞所有親密關係的致命缺陷——她對地位的痴迷。

在這類母親的生活背景中,阻礙她攀上社會階層的圍牆通常形影不離——種族歧視、階級歧視,以及貧窮等等。如今,她下定了決心,她的孩子將會得到全部她所不曾擁有的地位和虛榮。

而這麼做的後果,是母親事無巨細地盤算着她寶貴兒子的感情生活。她對他的未來妻子有着極高的標準,以至於會以冷酷操縱手段來切斷與他交往的任何人。

只可惜,她所用來指定自己兒子未來伴侶的指揮棒,未免有些貪得無厭。不管一個人在紙上呈現的多完美,她也有可能是個十分糟糕的人。

被動型母親(passive mother)

被動型母親是典型的「乖乖女」。她遵循着社會的期望,小心避開觸怒父權的行為。作為結果,被動型母親迴避與她兒子發生任何衝突。不幸的是,迴避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樣導致了規訓的缺乏。

每當她的兒子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她便會用「男孩子就是這樣」來搪塞,或是告訴自己那只不過是一個成長階段,以後都會過去的,男孩子不是都喜歡欺負別人嗎?呃,並不是。孩子需要懂得分寸,但被動性母親卻怯於劃出界限。

這一類母親對兒子教育的失敗,造成了每當他人想要揭穿她兒子的劣跡時,她的回覆都是否認以及對其心理操縱。長大後的兒子粗暴地將母親踩在身下,也是時候用同樣的伎倆操縱其他女性了。

© GettyImages

另一個沒這麼可怕的後果則是,這類母親通常會溺愛自己的孩子到無可救藥的地步。我們都知道「媽寶男」所帶來的問題。這類男人通常都會在經濟事業成功的女性面前瑟瑟發抖、「雄風」盡失。

就我個人而言,我發現與年輕男性相比,年長男性(40+)更熱衷於俯首帖耳的女性。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年齡大的男性通常有着更重視家庭而非事業的母親。因此當他們遇到一名成功女性時,一定百思不得其解。

我們並不需要成為心理學專家才能理解「男人選擇類似自己母親的妻子」背後的原因。如果第一個照顧你並讓你感到安穩的人是你的母親,那麼當然,你會選擇一個能喚起同樣情感的人作為伴侶。

總而言之,大多數的男人都因為這一理由而對賢惠持家的女性抱有好感。可不幸的是,如果「賢惠」取代了其他所有特質,問題也會接踵而至。換句話說,當男人只把自己的妻子當成保姆,他們之間的性關係也岌岌可危了。

最能扼殺夫妻間性生活的,莫過於當妻子成為僕人。

屏幕前的男士,如果你的目標是臥室里的翻雲覆雨而不是洗衣房裡的一塵不染,那麼建議您選擇與自己親愛的母親毫不相干的女性。或者至少保證她們沒有一樣的名字。


文/Carlyn Beccia

譯/以實馬利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medium.com/heart-affairs/do-men-marry-their-mothers-a690d632e289

本文基於創作共享協議(BY-NC),由以實馬利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往期文章: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西文學術書1元起拍,點擊閱讀原文入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