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周末愉快。
今天咱開門見山直接進入主題吧~

首先重點八卦一下,昨天結尾提到的一個情況,
因為這事兒可能比較緊急~
總之,就在這兩天,
Pango Team的大佬們突然發現,
Omicron家族的BA.2突然跟打了雞血一樣,
增長速度明顯甩開老大哥BA.1幾條街……

話說昨天剛剛發完公眾號,
丹麥那邊的最新數據就上來了~
簡單來說,如果不出意料的話,
現在丹麥的主流毒株已經是BA.2了……

——請品鑑:

↑ 上表縱軸是流行率(小心坐標系魔法),
橫軸是測序記錄採樣日期(截止2021年12月30日);
藍色曲線是BA.2在整個Omicron家族的占比,
橙色曲線則是七日滾動均值。

當然了,丹麥是目前全球測序工作最到位的地方之一,
所以我們才有機會第一時間發現這一變動~
至於其他地方,
完全就處於一抹黑的狀態……
但也不是完全沒痕跡~
就比如說,2022年1月5日,
日本厚勞省公布了210例近期感染Omicron的機場輸入病例,

——請品鑑:

總之,上述210例Omicron感染者裡面裡面,
分別有201例感染BA.1,以及19例感染BA.2;
然後這19例BA.2分別來自印度和菲律賓。
其中,印度的BA.1 vs BA.2比例是5:12;
菲律賓的BA.1 vs BA.2比例是0:7。
然而,可想而知,
印度和菲律賓本土的測序工作顯然沒能力及時掌握這個情況

大伙兒也許會覺得奇怪,
既然BA.2正在取代BA.1,
為啥在最早開爆的南非反而沒發現這個情況呢?
原因可能很簡單……
Tulio老師和整個CERI測序團隊,
都尼瑪聖誕和元旦都度假去了

——請品鑑:

這逼現在天天在推上曬花園大道美圖……
哪有心思去做測序啊我擦~

所以當他們收假歸隊之後,
南非的BA.2也開始莫名增長了……

——請品鑑:


↑ 以上是南非夸祖魯省和豪登省的每周Omicron家族各子毒株檢出數量~

總之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BA.1有可能成為本次大流行史上最短命的全球主流毒株……
剛剛登上TOP1寶座不到兩周,
就要被長江後浪推前浪……
但調侃歸調侃,
這件事兒本身的後果可能相當大條~
因為全球各路學術大佬,
從11月23日開始,
紛紛加班加點,
好不容易把BA.1的一些初步信息摸清楚了~
但對於BA.2,
大伙兒都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

而且吧,就突變列表而言,
BA.2的63個突變裡面,
只有36個跟BA.1撞衫,
其他27個全是特徵突變,
可以說親媽都不認識了……

——比如說,請品鑑(可能需要點開大圖):


↑ 上面是BA.1和BA.2刺突蛋白部分的突變列表比對。

另外,在現實世界的層面上,
有一個關於BA.2暫時不保熟的現象…
上一集咱已經簡單提到過一嘴,
根據丹麥最新公布的入院率數據(截止2022年1月3日),
Omicron病例的CHR是0.9%;
Delta病例的CHR是1.2%;
再考慮到兩邊年齡段和接種比例的差異,
說是入院風險比打成平手,都不算誇張~
而這,正是全球其他地方都暫時沒有觀察到的一種焦慮現象~
(當然了,低齡組除外,那是預存免疫力不足的鍋)

其實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
比如在印度就也有類似狀況~

——請品鑑:


↑ 以上是印度幾個主要城市的新增確診和ICU人數,
其中BA.2比例較高的孟買,
剛好ICU也特別緊俏……
(但是出於「印度數據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信」的個人信念,上圖各位看看就行,憋當真啊)
總之,
大家最近可能需要密切留意Omicron家族內鬥了~

下面繼續販賣關於以色列的焦慮。

——一圖秒懂,請品鑑:

↑ 以上是以色列完全接種人群的疫苗保護效力變化曲線。
(提前申明,這是直接從以色列衛生部網站下載的原始數據,沒做年齡分層,也沒控制混雜因素)
之前咱提到過,
以色列所謂的完全接種(fully vaccinated),
意思就是最後一針必須在6個月之內接種,
而不管是第幾針。
所以鑑於以色列開始大規模接種的時機,
上表的完全接種人群基本上都是打過第三針的……
然後,毫不意外,
面對近期瘋狂刷榜的Omicron,
第三針BNT疫苗防感染的保護效力跳水了

各位不妨對比最近以色列的確診人數品鑑,風味尤佳~

——請看:

↑ 老規矩,以上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是以色列新增確診、新增入院、新增ICU和新增死亡。
其中新增確診已破萬,
新增入院比Omicron現身之前翻了四倍,
新增ICU人數開始抬頭,
新增死亡人數則暫時苟得住~

面對三針疫苗防感染/防發病保護效力仍然大幅跳水的窘境,
各位不妨猜一猜以色列的應對策略是啥?

——噹噹當,猜對了:


貝內特:三針不夠,四針來湊!

話說,以色列第四針打完之後抗體水平翻5倍的大號定心丸,
這兩天可謂是火遍全網,
但很奇怪的是,

從1到5也是翻5倍,

從100到500也是翻5倍,

從10000到50000還是翻5倍。

以色列這個第四針打完之後的絕對數值到底是多少,

為啥就沒哪家主媒敢吱一聲呢?

——那麼就讓咱來下這個毒手吧:

打完第四針,

從331漲到了1690……

果然是翻四倍~

現在咱不知道這倆數字到底用的什麼單位,

也不知道是針對哪種毒株的中和抗體,

但如果假設示巴醫療中心這個第四針研究,

跟之前他們家的第三針研究口徑差不多的話……

那麼各位就可以粗略地對比品鑑一下了~

——請看:

所以四個月以前,
剛剛打完第三針那陣,
以色列人針對原始株的中和抗體滴度,
一鼓作氣飆升到了1.3k-2.1k的範圍,
可惜,剛剛翻年,又回落到了0.3k
直到打完第四針,又重回1.7k……
所以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各位可以粗略地把以色列人的免疫系統想象成一塊電池~
每三個月就需要充一次電……
然後滿電量就是接近2K的水平,
再充也沒法爆表了~
攤手

接着咱黑一黑土澳啊~
土澳最近的疫情走勢大致是這個造型~

——請品鑑:

↑ 老規矩,以上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是土澳新增確診、每日檢測量、檢測陽性率和有效再生數。
簡單來說就是新增確診和陽性率雙雙直線飛升,
有效再生數則完全爆表……

那麼土澳目前最糟心的一點是啥呢~
(這點其實咱之前已經略微提過一嘴)

——請看:

↑ 以上是截止昨天,
土澳新州醫護人員因高危暴露(或感染)而不得不自我隔離的人數~
之前咱已經提到過,
Omicron製造院感的能力超強~
偏偏最近土澳又爆得一塌糊塗,
兩邊對撞,
直接的後果就是醫護人員大批中招,大批無法上崗,
然後這一點又反過來加劇了醫療緊張程度。
對此,新州的應對措施是這樣的……

——請品鑑:

憋隔離了,
BE A MAN!
陽性就陽性吧,
快回來繼續製造院感!
不愧是昂撒一脈……
新州這騷操作,
簡直跟太平洋對岸CDC把隔離期縮短到5天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然說到CDC,
順便黑一嘴美帝得了。
或者說也不用咱親自下手黑,
咱只需要各種轉發圖表就行……
比如說,故意不調整縱坐標以強行製造焦慮效果的FT

——請品鑑:


但不得不說,
摁住縱坐標這個老套路,
真是太吸睛了~
特別是紐約和新澤西……
總之,上圖從左到右是伊利諾伊、新澤西、紐約、俄州和弗吉尼亞,
綠色曲線是新增確診,
橘色曲線則是新增ICU~

當然了,土澳和美帝都不是最慘的~
意大利應該可以當選今日最慘地區,沒有之一。

——請看:
↑ 那不勒斯,一步快進到缺氧環節……

——請再看:

↑西西里島首府巴勒莫,一步快進到修方艙醫院環節(還一口氣建了倆)……

——意大利的新增曲線如下:


突然進入爆發狀態的,
除了意大利之外,
還有日本、巴西、巴基斯坦、阿根廷、菲律賓、印尼,等等等等……
精力有限,
就不一一八卦了。
今天的更新就以下面這張圖結尾吧:

——請瞪大眼睛品鑑:


↑ 南非,死亡人數,截止2022年1月6日。
所以說好的MILD呢?

好吧…實際情況其實沒那麼戲劇化~
例行校正回歸而已。
所以2022年1月6日新增的那500多例死亡,
應該分攤到Omicron爆發的每一天裡面~
可是不管怎麼樣,
問題還是同樣的問題:
說好的MILD呢?

哦對了,插播一條搶跑消息,
這幾天大家比較關注的B.1.640家族,
今天也出幺蛾子了……

——請品鑑(注意右下角):

多重重組好不好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