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情慾與渴望入夜,我們感到水
匆匆流過草地。
及至破曉,我們知道
混沌,憂傷的事物,
土星環,浣熊的腕關節和光滑的尾巴。
這不是莫扎特,而是更通俗和宏偉的音樂。
大笑着,我們看見蜥蜴急忙
變成一個哺乳動物,
或退回為蠕蟲,或一隻鳥。
現在是早春;蕨類吐葉;青蛙處處跳躍。
室外,黎明帶着它全部的氣味不安地游移,
從樹到樹,在昆蟲之間,
在群星當中,
從嫩枝跳到嫩枝。
我和你一起,相擁穿過夜的山谷。
——(美)羅伯特·勃萊《何移何不移》
(What Moves and What Doesn’t Move)(三書 譯)

撰文 | 三書
01
破曉的味道
《生查子》
(五代)牛希濟
春山煙欲收,天澹星稀小。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 /
宋 玉澗《遠浦帆歸》
02
臨別夜未眠
《菩薩蠻》
(晚唐)韋莊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勸我早還家,綠窗人似花。
/ /
明 吳偉《琵琶美人圖》
03
馬嘶殘雨春蕪濕
《望江怨》
(五代)牛嶠
東風急,惜別花時手頻執,
羅幃愁獨入,馬嘶殘雨春蕪濕。
倚門立,寄語薄情郎,粉香和淚泣。
/ /

直覺式的生命感知
還古詩本真面目
新京報書評周刊·周末讀詩專欄
從前50期內容中甄選40篇結集
《細雨濕流光》
點擊書封
即可購買

《周末讀詩:細雨濕流光》
作者:三書
版本:青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1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