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劃目標為引導道路與軌道交通協調發展,構建網絡開放、空間均衡、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幹線道路網絡,實現「10、60、90」的道路可達性目標(即10分鐘進入高快速路網、60分鐘全市域可達、90分鐘連接大灣區主要城市),支撐大灣區暢聯、都市圈一體、全市域高質量發展。
規劃緊扣國家生態文明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轉型的宏觀指導要求,提出灣區開放互聯、都市圈一體融合、市域規模管控的分層次、差異化路網構建路徑,體現了深圳交通謀求體系結構轉型、空間提質增效的總體發展方向,對於未來深圳市幹線道路的建設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規劃方案在既有規劃路網基礎上,結合區域和城市發展需求,以區域互聯互通、城市均衡高效、核心區品質示範為策略,規劃形成「八橫十三縱」高快速路網體系,總里程約998公里;幹線性主幹路955公里。

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加強灣區內城際軌道、高快速路等區域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促進發展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助推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加快崛起。
面向灣區構建東西高速貫通、南北複合加密的多向開放高速公路網絡,規劃新增深珠通道、外環高速西延跨江、深汕第二高速、深汕跨海高速、深惠第二高速,預留媽灣大道對接香港的規劃條件,形成西向跨江3條、東向3條、北向7條、南向4條的對外通道布局。
▲ 深圳至灣區高速公路規劃方案示意圖
高標準打通都市圈快速路,有序引導深圳產業和功能輻射。北延濱江大道、南光路、龍觀快速、鹽龍大道、綠梓大道、龍坪鹽快速,東延丹梓大道,新增燕北快速等,形成深圳往東莞、惠州各5條快速路對接。
加強深莞惠三地幹線性主幹路網絡對接與合作共建,推動邊界地區一體化融合發展。
▲ 深圳至都市圈快速路規劃方案示意圖

面向城市「一核多心網絡化」中心體系和「1+7+N」的全域創新空間格局,城市中心區高端要素持續積聚,西部走廊、外圍城區東西方向聯繫需求顯著增長。
重點加密外圍城區快速路網絡,形成全市域均衡布局、間距合理的快速路體系,規劃新增外環快速、西鄉-丹梓大道、福洲機荷聯絡線、羅沙路快速通道等。
同時優化核心區對外幹線性主幹路連通,加強外圍相鄰組團間聯繫,支撐重點片區定位提升。
▲市域高快速路規劃方案示意圖
▲市域幹線性主幹路規劃方案示意圖

重塑幹道網絡功能,支撐核心區擴容提質。結合都市核心區擴容需求,在核心區北部規劃新增連接西部寶安至中部龍華和東部坪山龍崗的西鄉-丹梓大道快速通道,同時調整南坪快速為客運功能,與北環大道、濱河(海)大道共同形成都市核心區快速網絡。
▲都市核心區「一環二橫」東西向快速路布局示意圖
全市最終規劃形成約2000公里的幹線道路,與2000公里的軌道交通共同形成功能互補、空間協同的現代化綜合交通設施體系,支撐深圳雙區建設及交通強國示範城市目標的實現。
▲ 《深圳市幹線道路網規劃(2020-2035年)》總體布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