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月16日傍晚,斐濟海邊血色的天空
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景象,會覺得有「末日感」。我記得火山噴發的那天晚上,到了做晚飯的時間,我問了一句「咱們吃什麼呀」。我兒子還年輕,他說,媽,還吃什麼飯啊,我都吃不下去。我當時就勸他,就是世界末日到了,哪怕死到臨頭,我們更得吃頓大餐,吃好了喝好了再說。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
文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陳洋
編輯 /周建平 rwzkjpz@163.com
2022年1月15日,湯加當地時間下午6點09分,Faka』iloatonga Taumoefolau博士正驅車行駛在一片黑暗中。由173個島嶼組成的南太平洋島國湯加正值夏季,日落尚早,而此刻的天空仿佛蓋上了一條灰色的毯子。雨水落在擋風玻璃上,雨刷划過,玻璃上多了一層細密的、黑色的火山灰顆粒和碎石礫。前方車輛閃爍的尾燈排成一條紅色的長龍,人們正急着向更安全的高地避難。

約一小時前,當地時間下午5點10分,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以北約65公里處的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噴發。噴發產生了大量的火山灰、氣體和水蒸氣,火山灰柱一度沖向20公里高空,產生數量創紀錄的閃電,並形成直徑達500公里的傘形雲團。火山灰雲形成的衝擊波穿越數千公里。隨後,噴發引起氣象海嘯,襲擊了多個太平洋沿岸國家,甚至造成秘魯北部海灘的兩名女子溺亡。

2021年12月20日和2022年1月13日,該火山曾先後兩次噴發,但規模和強度較小。而15日下午的這次噴發幾乎讓位於海面上方的火山島從衛星圖上消失。

中科院院士劉嘉麒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此次火山噴發是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火山噴發指數VEI達到6級)爆發以來,地球上發生的最強火山噴發。在他看來,如果這次火山噴發強度達到6級,「整個島嶼可能會被掀掉。」

海底火山爆發導致湯加連接斐濟的海底電纜損壞,湯加與外界的電話和網絡通信因此中斷。電纜修復至少需要一到兩周。而火山噴發形成的塵埃雲也影響了衛星通信。湯加擁有約10.5萬人口,一度處於「全境失聯」的狀態。

據新西蘭駐湯加高級專員公署18日發布的消息,湯加副首相波阿西·泰伊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截至18日,湯加的國際通訊仍處於中斷狀態,但內網正在局部恢復中。18日,新西蘭派出軍機前往湯加上空勘察的航拍畫面顯示,其近海岸地區遭海嘯損毀嚴重,整個島嶼被厚厚的火山灰覆蓋。據央視新聞的消息,湯加政府當地時間18日發布聲明稱,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15日噴發並引發大範圍海嘯後,湯加境內一座島嶼上的房屋全部被損毀。這是自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噴發以來,湯加政府發布的首個聲明。

由於湯加的國際機場跑道仍無法使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正在將救援物資裝載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軍艦上,這些軍艦預計會在未來幾天抵達湯加。不過,自2020年3月以來,湯加一直執行着嚴格的邊境管控政策。該國也成為全球極少數鮮有新冠確診病例的國家之一。考慮到該國的邊境尚未開放,如何派遣和接受國際救援成為亟待討論的話題。

斐濟是距離湯加最近的島國之一,其東南部小鎮辛加托卡至湯加的直線距離僅為800公里左右。1月17日下午,《南方人物周刊》採訪了現在辛加托卡 (Sigatoka)居住的華人林杉(化名),她向我們回憶了在湯加火山爆發前後的見聞,以呈現這場「影響了半個地球」的火山噴發的更多細節。

以下是林杉的口述:
▲1月17日早上,斐濟海邊的天空

「整晚都能聽到海浪猛烈撞擊海岸的聲音」

我和兒子來斐濟幾年了,現在居住在辛加托卡附近靠近珊瑚海岸的一個村子。這裡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現在正是颱風季。除了颱風,我們來斐濟這些年,基本上沒有遇到過什麼極端的氣象或地質災害。我兒子不少同學就來自湯加。據說,那裡的海島風景比斐濟還要美。

1月15日是陰天,我們正在二樓準備午睡。毫無徵兆地,一聲巨響撞破了寧靜。一開始我們以為是打雷,但仔細聽就能感覺到明顯的不同。有點像發射大炮的聲音,又有點像重錘撞擊的聲音。震得玻璃都在晃,我兒子一度被震出了耳鳴。

當時,正好有一個斐濟朋友來我家拜訪。他能辨別出「雷聲」離我們很遠。這麼遠,卻帶來這麼劇烈的震動,大家都覺得很不尋常。我們三個人就都坐到二樓房間的落地窗旁,繼續觀察。最初的一兩聲非常厲害,後來這種響聲斷斷續續,持續了兩三個小時。

傍晚時,我們在手機上看到了斐濟政府的信息通報,知道是湯加的海底火山噴發了。因為湯加離斐濟很近,斐濟政府發布了海嘯預警,通知居住在地勢較低地區的居民迅速往山上轉移。

我們的房子距離海岸線步行只需三分鐘。收到預警後不久,路上就有三四輛車往山上開。朋友對這片很熟,他建議我們暫時別往山上去,因為海岸線附近有大片珊瑚礁,海嘯不會一下就撲過來。山上居住不便,發現跡象再撤離也不遲。

當前正是颱風季,有時島上還會斷電,我們一般會提前準備至少半個月的食物和飲用水。所以,我迅速收拾了行李,塞了一些罐頭、餅乾、藥品、充電寶還有毛毯,也檢查了車況。

知道海嘯有可能來,我比之前更擔心了。來斐濟前,我一直生活在內地。對海嘯的認知基本來自日本的災難電影。我朋友五六十歲了,相對淡定,但他也沒遇到過海嘯。十幾二十年前,他曾經歷過一次海水上漲。早上他剛起床,發現海水已經漲到了家門口,大家都往山上跑。

所以當天晚上,我們三個整晚都沒合眼。本來,我想讓兒子睡一會兒,我們盯着,但他也緊張得睡不着。其間,我們大概出去查看了六七次。整晚都能聽到海浪猛烈撞擊海岸的聲音,跟平時完全不同。

▲斐濟外島被破壞嚴重的房屋

熬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斐濟政府解除了海嘯警報。海嘯襲擊了斐濟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外島,有些村莊被淹沒了,當地一些鐵皮或者木板搭建的房子損毀比較嚴重。我們在主島,相對平穩地度過了。

警報解除,我們懸着的心也就放下了。吃完飯休息了一會,醒來時就能聞到很刺鼻的味道。我們知道,海風把火山灰吹來了。我兒子提醒說火山灰對呼吸道的傷害非常大。所以,我們趕緊把窗戶都關嚴實了,還翻出了家裡為防疫準備的口罩和防毒面具。

▲衛星圖像顯示湯加火山噴發前後對比。上方是2021年4月10日的圖像,中間是2022年1月6日的圖像,下方是2022年1月18日的圖像 圖/視覺中國

「末日感」和大餐

斐濟這邊,即便是陰天,山上那塊,天空總是藍色的。可當時,透過窗戶往外看,整個天空已經是灰濛濛一片。到了傍晚,太陽快落山,天空就變成了詭異的血紅色,那種紅比普通的晚霞還要濃重許多。

17日,我們開車出去了一趟。外面行人和車輛都比較少。依然看不到太陽。往湯加所在的東邊看,依然黑雲籠罩,往西邊看,就好了許多。為了防護火山灰的傷害,我們都戴着口罩,穿着長袖、長褲和運動鞋。我除了嗓子有明顯的不適,其他還好。但我兒子屬于敏感體質,反應比較強烈,眼睛粘膜和皮膚都有刺痛的感覺,還有些咳嗽。

除了戴口罩,政府也提醒大家注意防範酸雨(註:火山噴發釋放的二氧化硫等物質在高空與水汽作用會形成酸雨,酸雨會腐蝕建築物,破壞植物、農作物,污染水源)。這裡的鎮子上是管道供水,但鎮子周邊的很多村莊都是喝河水。我們這片還好,都是自己打井,因為經常有颱風,家家戶戶都有儲水罐。我們家的水罐很大,提前儲備好了二三十天的用水。

雖然政府多次提醒,但我還是很擔心當地人對火山噴髮帶來的次生災害重視不足。比如當地很多人不戴口罩,很多人有洗雨水浴的習慣。如果不注意,這些都會給身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我們生活在海外,就希望國內外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都能免受戰亂和災難。

最近兩天,我休息得挺好的。如果有什麼情況,政府也會提前預報。就跟疫情一樣,持續的時間長了,那種未知的恐懼感也就逐漸減弱了。不過,因為不知道火山活動還會不會持續。擔心還是會有的,畢竟斐濟離湯加很近。

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景象,會覺得有「末日感」。我記得火山噴發的那天晚上,到了做晚飯的時間,我問了一句「咱們吃什麼呀」。我兒子還年輕,他說,媽,還吃什麼飯啊,我都吃不下去。我當時就勸他,就是世界末日到了,哪怕死到臨頭,我們更得吃頓大餐,吃好了喝好了再說。

那天晚上,我們還是吃得挺豐盛的。正好朋友帶了他剛釣的魚來。當地人會在退潮時去珊瑚海里釣魚。這些魚個頭不大,小的也就巴掌大、指頭長。種類很多,口感都不同,有的甜,有的酸,一般拿來炸制。

我之前在餐廳吃過,回家嘗試「複製」,結果失敗了。正好朋友在,他就教我如何烹製。我先按照中國的做法,在魚身上劃了幾刀,方便入味。接着就換我朋友來醃製。第一步是撒鹽,接着把搗好的蒜泥抹在魚身上。因為我家沒有種檸檬,他就撒了一些印度的咖喱粉和瑪莎拉粉。拌勻後,醃製一下,就放進油鍋里炸。炸出來配米飯吃,味道很好。

▲新西蘭國防部提供的照片顯示,1月17日,火山灰覆蓋湯加主島湯加塔布島 圖/新華社

之前的疫情對斐濟的衝擊很大。斐濟的經濟非常依賴旅遊業。我們住的這片珊瑚海岸就是斐濟著名的旅遊地。因為疫情期間長期的封鎖政策,很多酒店都倒閉了,失業也非常嚴重。

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我們這裡實行了分區分片的隔離政策。政府會派部隊挨家挨戶地分送糧食。後來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就向居民分發種子,鼓勵大家自己搞種植。這裡家家戶戶都有地,我也在家裡弄了個小菜園。我當時領到的種子還挺豐富的,有西紅柿、青椒、豆角、菜花,還有白蘿蔔。

隨着國民疫苗接種率提升,去年12月1日,斐濟重開邊境,迎接國際遊客,據說一下子就有四萬多人預約。但是開放國際旅遊後,確診病例數又經歷了一輪新的爆發。但湯加還沒開放國境,他們的旅遊業本來就遭受重創,不知道這次火山噴發又會給他們帶來多麼嚴重而持久的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