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加王國位於南太平洋南部,是波利尼西亞群島中唯一的王國。全境共173個島嶼,其中僅36個島有人居住。全國人口10.5萬,70%的居民居住在首都努庫阿洛法所在的湯加塔布島(Tongatapu)。當地時間1月15日17時10分,湯加塔布島以北65公里處的洪加湯加-洪加哈阿派火山(Hunga Tonga-Hunga Ha'apai,後文簡稱「洪阿火山」)意外噴發,讓這個僻處太平洋的小小島國,一夕之間聞名世界。
我所在的薩摩亞島與湯加王國同處南太平洋,距離噴發地洪阿火山約有700公里。1月15日大約17:15,我與朋友聚會散場,當晚風雨交加,「雷聲」至少持續了5分鐘之久。當時我並未感受到區別於雨季的異樣,事後才從當地人那裡得知,那種沉重而具有回聲的龐大聲響不是雷聲,而是來自火山。20分鐘後朋友來電,稱薩摩亞國家氣象局發布海嘯預警,建議遠離海邊。2小時後,觀察家報稱當局試圖撤離沿海人員,當晚10:30又更改態度,稱暫不疏散。
那個周末,我在風雨和惶恐不安中度過,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去超市買些碗面、大米和調料,準備應對極端情況。
17日,當局新聞發布會取消海嘯預警,稱觀測到短時風速每小時25到35公里、浪高超過3米,並公布阿皮亞疏散區域。經查,這種指標已達強熱帶風暴和颱風水平!媒體刊登採訪澳洲92歲地質學家Tuapou Warren Jopling的文章,拋出「火山動盪」等詞語。我非常擔憂,怕這貧瘠小島無以應對,唯恐落下有用信息。
萬幸的是,這次驚人的火山爆發沒有造成立即可見的重大災難。但與此同時,火山爆發後四個多月至今,太平洋南部島民仍生活在它帶來的餘震、污染和驚悸情緒中。
5月12日,《科學》雜誌刊登的一篇由76位作者聯名完成的論文稱,儘管洪阿火山噴發僅導致6人死亡,但它的威力與1883年印度尼西亞喀拉喀托(Gunung Krakatau)火山爆發規模相似,也是有科研記錄以來地球大氣層規模最大的爆炸。
有記錄以來的最大爆炸
前述《科學》刊載的論文稱,洪阿火山噴發產生的蘭姆波(與巨型大氣爆炸有關)沿地球表面水平蔓延6天、繞地球轉動4圈,衝破平流層產生30公里高的蘑菇雲和58公里高的火山煙柱。這次爆發也引發周邊2至15米高的海嘯,1萬公里以外的秘魯仍觀測到2米高的海嘯。
論文所提到的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是近代以來人類曾經歷過的最大的自然災難之一,爆炸烈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3000倍,震感遠及歐洲,因它而起的火山碎屑流和隨之而來的海嘯直接致使約36000人死亡,籠罩全球上空的塵埃維持了數年之久,地球氣候模式也陷入了長達至少五年的混亂,正是以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後火山灰造成的鮮紅日落景象為靈感,愛德華·蒙克在1893年完成了名畫《吶喊》。

●愛德華·蒙克《吶喊》/ 網絡
洪阿火山集中在海底噴發,大部分噴出物融入海水,進入大氣層的物質少於1883年的災難,使其氣候影響相對較弱。但是,過去幾個月南半球熱帶氣旋和特大暴雨頻發。3月份湯加塔布降雨量為594毫米,約為同期平均降雨量的三倍,再次打破了氣象歷史。儘管具體成因仍不明朗,但科學家猜測,這次火山爆發已對南半球氣候產生影響。
5月16日公布的世界銀行評估報告顯示,洪阿火山爆發和海嘯造成損失約1.25億美元,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湯加全境約600座建築物被破壞或摧毀,1525人流離失所,損失約4370萬美元。湯加85%農戶遭災,農作物和淺礁漁業遭火山灰和酸雨破壞,約200艘家用漁船破損,估計農業部門的損失為2090萬美元。同時,受損道路、堤壩、港口、海底電纜、電力和供水等基礎設施損失約2000萬美元。海嘯也給旅遊業帶來重創,度假村和自然景觀嚴重受損。

●湯加島內嚴重受損的房屋 / dfat.gov.au
與之同時,厚達2厘米的火山灰覆蓋湯加塔布島,懸浮火山灰嚴重影響航空安全和通訊網絡。此外,火山灰和有毒金屬顆粒造成水和土壤的污染,當地人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年都將面臨健康風險。
另一個問題是不曾間斷的餘震。火山噴發後,湯加周邊多發4級以上地震。薩摩亞氣象局5月19日夜間仍在宣布,當日22:23震中距湯加希希福24公里、距薩336.4公里處發生震源深度10公里的6.7級地震。地震追蹤顯示,過去30天內該地區共發生6次地震,或許深部岩漿仍在活動。
艱難推進的災後重建
太平洋島國均處在氣候變化前沿,防災、減災是當務之急。火山爆發五周後的2月22日,美國有線電視公司Subcom旗下Reliance號電纜工作船完成104公里電纜的緊急鋪設,連接湯、斐的水下通信電纜得以恢復,國際網絡可經斐濟通往世界各地。但在湯加國內,連接主島和外島的國內電纜迄今仍在艱難修復中。
湯加電纜公司負責人James Panuve在3月時稱,火山爆發造成海下80公里電纜被撕裂(見下圖)並遭深埋,須另購110公里電纜。因此,內島電纜或許需要一年時間才能修復。

●湯加電纜公司公布的海底受損電纜照片 / matangitonga.to
在浩瀚的太平洋地區,國際關係主要集中在域內各島國同域外美、英、法、日為主的關係上,除民族獨立、核試驗、環境污染等問題以外,30年來各島國又分別出現民族和內政等問題。澳大利亞與新西蘭在域內始終居於主導地位,協同早年介入的美國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從地域分布上,澳新分別負責美拉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群島,美國則維護密克羅尼西亞地區。
洪阿火山噴發後,法、澳、新立即啟動1992年簽署的、法國擔任主席的FRANZ協調機制。1月16日,新西蘭宣布首筆50萬新元的援助,派出C-130偵察機及HMNZS Wellington、HMNZS Aotearoa兩艘軍艦,澳大利亞亦在1月17日宣布提供100萬美元救援金,P-8軍機飛往湯加,查看道路、港口和電力等關鍵設施損壞情況。幾天後,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兩艘巡邏艇也趕赴湯加支援。英、美、日和中國也相繼提供多種緊急物資和救災設備。
2月28日,洪阿火山爆發恢復重建開工儀式在首都努庫阿洛法舉行,很多房屋受損家庭獲得了政府援助。火山爆發兩個月後,總理肖斯·索瓦萊尼(Siaosi Sovaleni)前往70公里外的野木香島視察,直到當時,野木香島開設觀鯨公司的Sheen家仍無人員返回,海嘯將其農場、客房等設施全部侵蝕,照片上只看到殘留的灌木和混凝土樹樁(見下圖)。目前Dior Sheen在新西蘭上學,其父母還在西澳探親。

●野木香島受災情況 / RNZ
4月5日,湯加總理索瓦萊尼親自將完工的第一把新家鑰匙交到了居民Halaime Veilofia手中,但當然,這僅僅是災後重建工作的一個開始,還有更多人仍在等待。
而更多災難後果直到目前仍未完成評估。國際糧農組織稱,湯加各島嶼先被火山灰覆蓋、再被酸雨浸透,可能延遲或阻礙農業收成。新西蘭公司Heilala Vanilla 20多年以來一直使用湯加香草生產高檔產品,其負責人Jennifer Boggis表示,公司非常擔心作物受災情況,已請專業機構介入植物及火山灰研究,但獲得分析結果仍需要時間。
新冠病毒,隨救災而來
2020年2月,在新冠病毒於全球初露端倪之際,未發生任何疫情的湯加王國直接選擇了關閉邊境,這一果斷舉措幫助這個小小島國成功堵住了新冠病毒,然而,在今年1月這場突如其來的火山爆發之後,為了救災,湯加的國境再也關不住了。
直到今年1月16日之前,湯加幾乎完全免於新冠威脅:該國的第一例病例發現於2021年10月底,是一名從新西蘭基督城返回的季節性工人,湯加政府立即執行了嚴格的封城和隔離政策,這起病例也成為湯加在火山爆發前唯一一個新冠感染病例。
但火山隨即噴發。為了維持湯加的零病毒狀態,澳大利亞的一架援助航班在機上檢出陽性攜帶者後只能返航,另一艘軍艦也因為多位船員呈新冠病毒陽性而最終留在海上,沒有靠岸。然而,這些努力並未阻斷病毒滲透,隨着國際援助密集到來,新冠病毒趁虛登陸湯加島。2月1日,湯加總理和衛生部長共同確認,努庫阿洛法碼頭的兩名工人呈陽性病例,儘管湯加政府立即實施封城舉措,但在火山爆發造成的混亂和廢墟當中,這一輪疫情仍然難以阻擋地擴散開來。

●湯加新冠疫情數據,四月以後增長趨勢終於趨緩 / Wikipedi
事後,澳新在國際衛生組織框架下多次贈送疫苗,湯加疫苗接種率逐漸上升,但疫情數據仍持續快速增長。3月11日,湯加正式確認首例新冠病毒死亡病例,此後在不斷延長的封鎖政策當中,疫情終於在四月初迎來拐點,活躍病例數字開始下降。截至5月26日,湯加國內確認病例已經達到11500例,約占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
而原本剛剛從海外新冠疫情造成的連鎖反應、以及熱帶氣旋哈羅德的後續影響中緩過氣來,在2021年下半年呈現出些微復甦跡象的湯加經濟,也在火山噴發與新冠傳播裹挾而來的雙重打擊下不得不戛然停止了一切活動。
像近鄰薩摩亞一樣,年初湯加政府遣返超期滯留澳、新的季節性工人,即使陽性勞工已被及時隔離,仍造成很大恐慌。政府曾幾次實施分島嶼、分時段的硬封鎖措施,規定超市、銀行、加油站限時營業,保證了基本運轉。但4月初首例社區傳播確診後,學校和政府機關立即關閉,直到5月23日才剛剛開學。
好在目前湯加當局正在逐漸放開管控,返家人員僅要求隔離5天,其日增陽性病例已降至50例以下。湯加政府已經立下了七月開放國境的目標,島上民眾的生活正逐漸恢復正常。
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報告稱,湯加旅遊業受修復難度所限,預計明年7月才能實現復甦。但波利尼西亞民族秉性樂觀,民眾信心滿滿,街上人們悠閒散步、閒聊,島內橄欖球比賽等公眾活動已經恢復,預計7月還將有部分運動員出席英聯邦運動會。可以說,新冠疫情陰影正在以比火山災後重建快得多的步伐遠離湯加。(責編 / 張希蓓)

點擊圖片直達往期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