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溫州大學金輝樂團隊在ChemSusChem期刊發文對相和結構可控的Cu/In2O3納米顆粒(Cu/In2O3NPs)在電化學還原CO2(CO2RR)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文章重點研究了異質結構的Cu/In2O3NPs/C轉變為以Cu為核和非晶態的In2O3為殼的核殼結構(Cu/In2O3NPs/C-H2)後,其合成氣(CO/H2)的變化以及催化機制。

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對環境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影響,因此利用可再生能源並將其轉化為增值化工產品,是抑制大氣CO2持續上升的有效途徑,其中電化學還原CO2(CO2RR)因其可控的轉化效率而備受關注。但CO2RR過程往往伴隨着競爭性的析氫反應(HER),因此可以利用HER和CO2RR製備合成氣(CO/H2)來生產費托合成關鍵的甲醇原料。Cu被認為是一種能將CO2轉化為各種化學產物的有效元素,但Cu基材料的法拉第效率(FE)仍然遠遠不能令人滿意。因此,將其他金屬與Cu結合以獲得CO2RR的目標產物被認為是解決上述障礙的有效策略。

鑑於此,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金輝樂教授團隊成功製備了相和結構可控的Cu/In2O3納米顆粒(Cu/In2O3NPS)並將其作為CO2RR電催化劑。其中Cu/In2O3NPS-H2在較寬的電位範圍內的CO/H2比值保持恆定且總的法拉第效率(FE)始終維持在90%以上。


通過XRD和TEM等表徵方法證明在H2氛圍下進行熱處理能使得Cu/In2O3NPs/C由原始的異質結構轉變為以Cu為核和非晶態的In2O3為殼的核殼結構(Cu/In2O3NPs/C-H2)。而XPS進一步證明Cu與In2O3之間存在着電子轉移且發生了較強的電子相互作用。因此,在0.1 M KHCO3中進行CO2RR測試時,Cu/In2O3NPs/C-H2表現出穩定的(CO/H2)比值(1/2)和非常高的法拉第效率(≥90%)。


基於上述結果,提出了一種可能的機理:CO2分子吸附在Cu/In2O3NPs/C表面時,會與H+結合形成OCHO*中間體,然後以甲酸的形式解吸附。剩餘的中間體將繼續與H+偶聯生成水,同時釋放CO。然而,當異質結的Cu/In2O3NPs/C轉變為非晶態In2O3包覆的Cu結構(Cu/In2O3NPs/C-H2)後,電催化劑將由甲酸選擇性轉變為CO選擇性。因此,本工作通過對核殼結構的合理設計,達到了電化學還原CO2生產高效高純合成氣的目的,可為高性能CO2RR電催化劑的設計提供思路。


論文信息



Amorphization-activated Copper Indium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to Achieve Stable Syngas Production from Electrochemical CO2Reduction

Jieyi Shen, Lishuang Wang, Xuedong He, Shun Wang, Jiadong Chen,* Juan Wang,* and Huile Jin*

ChenSusChemDOI:10.1002/cssc.202201350

點擊左下角 「 閱讀原文 」 ,可直達閱讀該論文原文。

ChemSusChem

ChemSusChem是歐洲化學協會(Chemistry Europe)的官方期刊並由Wiley–VCH出版,是一本有關化學與可持續性研究的頂級跨學科期刊。該期刊通過發表化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和生物技術等領域的論文,展示了對可持續性和能源相關的最佳研究。


更多精選文章

Chem. Eur. J. :Rh(II)/Xantphos接力催化的C-H官能團化和烯丙基烷基化:高效構建二芳基季碳中心

Angew. Chem. :可逆轉化型富含二硫鍵多肽水凝膠

Angew. Chem. :高效「磷氮鍵」構築多環芳香烴類分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