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承志:《元町的貝羅妮卡》

1

旅行在北海道的函館,我第二次去看元町。進了一座哥特式建築,我饒有興致地欣賞他殉難的系列油畫。

貝羅尼卡不忍看着遍體鱗傷的他在受難路上掙扎,她同情地遞過自己的頭巾,讓他擦擦臉上的血。

這個故事被廣泛傳播,西班牙鬥牛中有一個最漂亮的招式就叫「貝羅尼卡」——鬥牛士把紅布一甩,閃身躲過公牛。那個女性令我浮想聯翩,我喜歡這個故事。不管參觀哪裡的∩堂,我總習慣去看看貝羅尼卡。

到了後來,當我四周泛濫着對他者的骯髒咒罵和肆意歧視,我才意識到:貝羅尼卡敢伸手向一個「叛徒」遞過頭巾,這行為的偉大超越了一切。因為魯迅說過一個標誌:敢於當「伏哭叛徒的弔客」,敢站出來給罪人揩擦臉上的血——是人性的最高標誌。

2

我們悄聲議論着油畫的特點,一邊小聲讀着日文解說,正看得津津有味,不想旁邊有人用中文搭言:讓我們跟着聽聽您講行嗎?

原來是一家江蘇人,丈夫妻子領着一個小孩。一對夫妻都謙虛誠懇,連那小男孩都聽得認真。

我沒法拒絕。本來我只想看看貝羅尼卡,這一下只好一幅幅地,把全部一套受難圖講解了一遍。

讀着日文,望着那受難的先驅者,我講得很簡單,但心裡一直想起那句話——「他身上最粗鄙的一根釘」。是的,雖然個個矜持,我從沒讀過哪個小穆有如此入木三分的表達。

一家人對我表示感謝,驚奇我能隨口念日文。而我覺得更新鮮——也許這是第一次,我在北海道哥特式的大屋子裡,為他作了一次宣講。它轉瞬成了往事,成了我寶貴的積蓄。

離開他們後,望着他們冒着雨的背影,我突然有一絲自責:為什麼不願多給這家江蘇人多講幾句呢?本來我能講得更好……你的那些所謂粉絲、你糾纏半世的那些農民,難道比他們更虔誠麼?

3

這些事,應該把它們講給所有穆民和基民,尤其講給我的讀者。旅色匆匆,暫作隨記,等我把「淨土與加利利」寫好的時候,一切會說的更清楚。

眺望着北海道清爽的夏日,我暗暗下了決心,向「法然聖人」的題目攻堅。我會寫好的,它將是一篇給小馬講菩提的、內容文字都出色的長文。

它的字裡行間將藏着我的一份承諾,或者乾脆說,藏着我的信仰宣言。是的,未來讀到的人會發現:

它嚴肅真摯,一生不悔,一諾千鈞。

2018年7月北海道旅次改定,

原題《往事疊印》,收入《越過死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

2021年12月24日節選再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