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仙人JUMP的第594篇原創




1



事情是這樣的。

昨晚上我和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吃飯,他是做留學中介的。

我覺得這兩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大家出國回國都很麻煩,這個行業應該很難了,懷疑他會用這個藉口找我借錢。

但他告訴我是有難度,但還是能做的,甚至有些東西更好做了。

所以這次找我借錢,不是因為過不下去了。

而是為了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雖然他的理由我沒想到,但我也不是傻瓜。

所以我拒絕了他。

為了說服我,他開始給我講這個行業。

過去留學還得出國,現在可以全遠程,直接從入學到畢業不出國,網課解決一切,錢還是能賺的,唯一不太好的是讓本就已經開始貶值的留學學歷更加雪上加霜。

講真,這聽起來有點離譜。

但似乎又有點靠譜。

但我的錢包,沒有那麼沒譜。

為了說服我掏錢,他一股腦給我講了一堆東西。

朋友說現在留學的邏輯不一樣了,如果說以前留學算是進修,但現在留學連「鍍金」都算不上了,它更像是家長掏錢給孩子買一個學歷以及國外上學的一段經歷,你說是一種旅遊,也不是不可以。

類似於你在圖書館打遊戲。

雖然還是打遊戲,但你覺得好像自己獲得了什麼知識。

你別看我們成天在外面打廣告講什麼「留學改變命運」的雞湯,但其實我們心裡門清,留學說到底不過就是換個地方上學,要真有宣傳里那麼神奇,你說我至於現在還在幹這個嗎?

我幹嘛不自己去留個學改變下命運?

其實真正賺錢的,就是販賣改變命運的機會。

至於為啥選留學,那是因為國內知識付費太卷了,中國人就卷中國人。

我說那既然反正都是沒用,你們中介怎麼能賺到錢呢?

他說你想啊,能出國留學的家庭最起碼是有點經濟實力的吧,但大部分家長本身對留學又不太了解,而且這事又涉及到孩子,你猜這些家長會怎麼做?

他們會用國內的慣性思維,找人來辦事兒,求個放心,這時候,不就是找到我們了嘛。

我們雖然也賺了點錢,但確實也提供了服務。

只不過服務裡面,有些東西確實模糊。




2



先從選學校開始說起。

按正常邏輯該怎麼選學校呢?

最好的模板肯定是高考,你考了多少分,然後按照這個分數去歸檔找院校,力保一分不浪費的同時再考慮城市,但我們肯定是不會給家長推這些的。

為啥,成功率太低。

對中介來講,學生申請什麼學校根本不重要,能不能從學生那裡賺錢才是關鍵,所以我們一般只推薦美澳英加新這些主流國家的大學。

沒別的,就因為這些學校能給我們賺錢。

這才是真正的國際貿易雙贏。

首先它能省我們的申請成本,你要知道留學申請不是高考填報志願,不同國家要求是不一樣的,對美英澳這些國家來講,他們申請模板大差不差,我搞定一個模板就可以一模海投,而且這些國家用英文溝通還容易些。

再加上我們中介申請是按「次」計費的,不管成與不成,只要多幫學生遞交一個申請,我們就能多收一筆費用,你說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家長不知道的是,人這些高校給我們的返點也高啊。

老牌資本主義的返點才是賽高。

就像家長不通過我們就很難了解有哪些國外高校一般,在找不到合適途徑的時候國外高校也是要靠我們才能招到學生的啊。

在招生捏到我們手裡的情況下,肯定誰給我佣金高我推誰啊。

正常來講啊,我每送走一個學生,對應學校就得給我付這個學生學費5-20%不等的佣金,在比例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你要是中介你會推薦學生去哪留學呢?

不用問,就算那些學生能上排名更高的學校,中介也只會把他們推到能給我更高佣金的「歐元區」。

這也是野雞大學能在過去大行其道原因之一。

別管野不野,有錢賺就好了。

在高校返點這個模式下,有的野雞大學甚至能給到推薦中介每年學費50%的返傭加成上,如果你是中介,這邊是啥也不懂的地主家的傻兒子,那邊是野雞大學給到明晃晃的「返點」,你說怎麼選嘛?

而且你以為我就只賺申請費和返點嗎?

不,其實我這大頭在語言培訓費。

你知道我們留學中介最喜歡送哪些學生嗎?

我給你講,雖然說中介總愛拿牛津、劍橋、斯坦福這樣的高校學生來宣傳,但其實我們在這些學生身上根本賺不到多少錢。

有資格上這些學校的孩子,那可都是不好騙的。

對這些孩子來說,人目標清晰,行動力強,不找我們留學中介也能靠個人DIY申請,人家找我們就圖個省事,相應我們也賺不到多少錢。

比起這樣的好學生,我們其實更喜歡「麻煩」一點的學生。

菜比文具多,差生錢好賺。

這種麻煩的孩子分為兩類,一類是孩子本科不行,家裡把孩子送到國外高校升級學歷「鍍金」的,另一類就是孩子連本科也考不上,家長出於無奈把孩子送出去的。

對這些人來講最大的門檻是語言成績。

English。

對國外高校入學來講,他們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語言能力,對應着的就是托福雅思需要考到一定分數,你說這些孩子都通過我申請了,是不是語言也要在我這兒學啊。

但你要知道,留學生的語言培訓一向是英語輔導領域收費最高的。

不是因為留學英語難度高,而是因為留學生們都有錢,而且但凡需要語言培訓的,都普遍比較菜。

在常規英文輔導還停留在200塊時薪的時候,我這兒的留學語言培訓1對1時薪都在千元了,你知道這些孩子有的需要在我這學上半年的嗎?

你自己算算這我能賺多少錢。

這簡直是資本主義羊毛。




3



我聽到這兒有點疑惑,我問你們這麼搞國外院校是不知道嗎,他們能允許你們這樣搞?

朋友笑了。

你不會認為這些國外高校就是白蓮花吧?

你想想,你要是國外高校,你的收入指望着學費,那你是不是要搞個招生辦公室來專門負責招生啊。

你說你要是斯坦斯耶魯這樣的頂級院校那不用說,大家搶着去報名,但關鍵問題是絕大多數的國外高校沒人家那麼牛氣啊。

那些排名靠後的國外高校本身就不好招人。

人傻錢多的客戶大家都喜歡,唯一的問題就是,怎麼找到他們?

自己如果選擇宣傳,成本得從招生來的學費里出,還沒有渠道。

但他們要把這個活交給我們,我們有渠道,有生源,只要他們給足返點我們就願意推薦學生,這樣雙方的成本是不是都降低了?

不要把國外高校看得那麼神聖,他們比你想的要貪婪地多。

人家的教育,極致的生意。

你知道現在為什麼有很多學生考不到國外高校的語言成績要求的時候還能入學嗎?

因為國外高校自己開設了「語言學校」。

針對那些考不到規定托福雅思成績的留學生,人家高校邀請你來對口的「語言學校」進修,而且還給你開設了特殊的「官方後門」考試。

假設入學標準是雅思4個7吧,你只有6.5,你可以去「語言學校」上3個月的語言課,然後他們給你一次內部考試的機會,考過即可順利入學。

就是這麼絲滑。

是不是看上去還挺貼心的樣子?

講真,這個語言班的學費比很多高校的學費都貴,人家明擺着就是要賺你這個錢,而且最離譜的一點你知道是什麼嗎?

國外院校給到的「內部考試」並不是百分百過關率,它會硬卡一個通過比例,如果你不幸沒考過,不好意思你要重新來過(再花錢)。

韭菜,吃的就是一個回鍋。

而考試機構也很樂意看到這些。

在最早的國外院校要求不高的情況下,留學生們刷個幾次雅思托福差不多也就過了,但在現在國外院校普遍提高語言標準的情況下,留學生考到足夠分數的難度增加的同時必然會增加考試頻率,而這天然就是對考試機構的一種利好。

在這條留學產業鏈上,除了留學生外,所有參與者都能受益。

至於留學生怎麼想。

來都來了,沉沒成本都有了,還能怎麼辦呢?

人類錯覺,永不過時。




4



我有點疑惑,要按照你這樣說,你們不是早就賺飛了麼?

你為什麼要說現在留學更爛了?

朋友嘆了口氣,說因為網課,現在留學這門生意整體擺爛了。

你想啊,在沒有網課存在的狀況下,整個留學行業的盈利邏輯是相對穩定的。

我們留學中介賺語言培訓、留學申請和申請返點這塊的錢。

考試機構賺考生考試的錢。

海外高校分走留學生學費的同時拿語言班收割「培訓語言」費用,整塊蛋糕被分割地還是挺明白的。

但疫情下的網課模式擊潰了這利益鏈。

在留學這條利益鏈上,不管參與多方再怎麼分配,最終我們實現的利潤點來源都來源於留學生的支出。

但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下,原本穩固的利益鏈由於學生的選擇受限被打破了平衡。

首先打破這個平衡就是海外高校。

對海外高校來講,他們的運行模式靠的是學費,而在疫情剛出現的時候,出於安全考慮和防疫要求,很多學校不得不關閉線下課程,但同時為了在這期間維持住它的收入,又必須及時把這些已有課程給消化出去,所以海外高校不得已就推出了網課。

但網課恰恰就是壓垮高校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現在很多留學不過是披着「夢想」的外表販賣學歷,但只要這個「皇帝的新裝」不被揭穿,那些做「新裝」的利益群體總歸是可以維持的。

但當海外高校承認「網課模式」的合法性,這個「新裝」就被叫破了。

因為在網課模式下,肯定會有人提出相關質疑,說你這些網課和那些學校的公開課有什麼區別呢,那這種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又能有什麼價值呢?

什麼海外頂級院校的留學生啊?

網課函授認證的嘛?

我們的公司不吃這一套。

可國外高校又別無選擇。

可能那些大眾耳熟能詳諸如牛劍斯坦福這樣頂級院校狀況會好點,畢竟除了學費,他們還能靠校友贊助等外部渠道維持運營。

但這就跟企業運營一樣,越是小企業越不抗風險,那你覺得那些排名靠後的國外高校會如何自救呢?

不用多想,他們會直接回歸老本行,直接賣學歷。

先活下來再說。

對這些學校來講,現在不是因為疫情要上網課嗎,那既然上網課學生不用過來,那我們乾脆就直接開設那種「不用考試」的模式就好了。

只要學生肯申請我們學校,他肯交學費,我們就給他發證書。

你還別覺得人家國外高校這樣做不靠譜,你觀察下周圍嘛,就連那些世界頂級的院校都說網課是特殊情況,證書也照發不誤,那你說這些學校能怎麼做呢?

在我們眼裡,這些國外高校臉都不要了,在這瞎幾把搞拿自身聲譽去賣證書。

自己爽了,苦了我們了。

關鍵對人家這些高校來講,比起財務困境出現的問題來講,對外的聲譽根本就不算個事,而且這事只要不傳開興許還沒人知道,本身風險就不算大,你說讓他們咋選嘛?

沒被發現,自然歲月靜好,我自巋然不動。

真被發現,這是忍辱負重,割外國留學生的韭菜來補貼國內。

人家海外院校擺爛擺的理直氣壯。

誰讓你們,要海外學歷呢?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5



但擺爛的並不只是高校。

在網課模式下,原有的線下考試全部被取消的狀況下,考試機構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那就是現在到底開不開線上考試?

實際上,在開辦線上考試這點上說,考試機構也別無選擇。

不開考試,先不說這些考試機構自己能不能維持,單就缺少語言成績這個申請條件,整條留學鏈上下游都會受相應的影響。

割不到韭菜,怎麼過日子?

而且在現在國外院校普遍面臨財務壓力的狀況下,如果考試機構不做出相應改變,那麼最終留給他們的就是被改變。

於是自雅思、托福、PTE之後,疫情過後國外高校們又對諸如多鄰國這樣全新考試機構的出台成績進行了認可,考試機構原本的利益被不斷蠶食。

無奈之下,考試機構開辦了線上考試。

但在線上通過類考試缺乏監管的時候,作弊就成了最優解,現在有很多機構去針對線上考試進行輔助考試。

都是科技。

你說你不懂英語怕考不過?

沒事,你答案總會抄吧,人家給你下載個軟件,你考試的時候照着抄就行,想要多少分都隨你,聽讀寫三項直接過關。

啥,你說你口語有障礙,害怕跟考官一對一出問題?

到時候人家會用軟件幫你把答案打到屏幕上,你照着讀就行,不用聽懂考官說什麼。

最好是聽不懂,萬一你聽懂了,你笑出來怎麼辦?

什麼,你說連照着讀都不會?

那也沒事,你到時候口語對個嘴型就成,到時候人家找人幫你給過了,只要你到時候跟上反應就行。

你說你心理素質不行,害怕考試出問題?

沒事,你這種情況也不是不能辦。

加點錢嘛,人家給你升級,整成超級VIP,你本人也不用參加考試了,到時候人家找人給你過了。

都是賺錢,沒道理把客戶往外推。

在線上考試模式下,考試機構還面臨着監管困境。

你想一想,人留學生去參加考試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獲取「語言成績」申請學校嗎,你說在所有成績都能用的情況,你說留學生會不會選擇最簡單的那種呢?

你這邊托福不搞線上考試,我轉手就投奔雅思懷抱了,你雅思考的難了,我就去考PTE和多鄰國了,反正誰好過我跟誰不就對了?

而且考試機構自己也會慌的。

考試機構所謂的權威從來不來自於它自身,而是由參與這個考試的考生們數量決定的,如果後續考生不選擇這個考試作為留學申請,它的權威自然也就不在了。

說到底,托福雅思的最大用處就是申請學校。

在這種狀況下,那些越能容忍作弊的考試機構越吃香,這些考試機構是沒有動力去真正落實監管的。

反正跟着擺爛就對了。

連核算結果都有機構敢造假,留學語言算個啥?




6



在這些利益方都擺爛的時候,你覺得我們中介能獨善其身嗎?

在過去留學利益鏈條穩定的時候,學校不急,考試機構不急,我們自然也不急,所以家長沒得可選,他們只能讓孩子按部就班去學英語,然後通過我們去做這個申請。

但現在不一樣了。

在其它利益群體有擺爛趨勢的時候,我們也沒多少選擇。

我們只會卷的更厲害。

你知道嗎,現在有的部分國外高校已經開始明碼標價「賣學歷」了,只要學生給他們遞交申請,他們甚至還能保證孩子不用學習就能畢業,你說讓家長怎麼選嘛?

你別聽什麼留學的目的是知識不是經歷這些鬼話,要真是這樣,為什麼短平快的英國「一年制學歷」這麼受歡迎呢?

留學說白了不就是為了學歷,你說出國經歷啥的,家長到時候出點錢讓孩子旅遊個半年不就行了?

這東西不比去讀書更能領略風土人情?

很多家長對孩子出國目的看得相當透徹,人家不在乎排名,只要回來能認證個本科學歷,後續找工作安排起來能滿足基本的門檻就好了。

而我們留學機構對這塊也是很難辦的。

你說我們不跟着這樣做吧,其他機構就把你客戶給搶走了,本來這疫情過後生意就難做了,現在你還敢挑食嗎?

而且那邊沒底線賣學歷的國外高校給的返點還特別多,你說讓人怎麼選嘛。

不怪我不堅定,實在是誘惑太要命。

語言成績也是一樣的道理。

雖然大部分國外高校吃相不會那麼難看,該有的門檻還是有的,但你要知道語言成績是可以作弊的啊。

大一點的機構不太敢接觸這些,但小機構就不一樣了,對人家來講,比起吃語言培訓費,能拉到更多客戶明顯是更重要的,而且你不要認為這些作弊都是明着推薦的,這種事其實只需要點一點即可。

如果你是家長,你在看到別的機構孩子作弊就能出結果的狀況下,你還有多少耐心去選擇你現在這個機構呢?

反正都是一樣出錢,肯定找能讓自己當爺的呀。

而且最精髓的一點也在這裡,即使家長知道這些考試反映不出孩子的真實語言成績,但你覺得家長會不會先走這個渠道讓孩子保個底,讓孩子申請到學校後,去學校再進修呢?

既然最早的留學生不要語言成績都能靠環境慢慢培養起語言,那你覺得這種通過類語言考試有多大的存在意義嗎?

你說中介是不是也跟着擺爛了?




7



聽到這兒,我有點恍惚,問就算這線上考試出了點狀況,但留學申請我記得還是有績點、學校要求的吧,就算是語言大放水、學校賣簡歷,也不至於影響到你top級學校的排名吧?

朋友嘆了口氣,說現在留學的風氣已經太沒有禮貌了,一點對知識的尊重都沒有。

在申請留學的時候,你別管高校跟你要了一堆有的沒的的材料,其實這些材料花里胡哨搞了一圈後重要的就只是那個offer,那些材料說白了就是供以「參考」使用,並不是真正的「硬性指標」。

你懂嗎?

材料只是參考,不是硬性指標。

只要你最終收到的offer是無條件錄取,哪怕你一無所有也能直接入學,而在這些top級別的名校這裡,你是可以走捷徑的。

這個捷徑就是「保錄取」。

聽到這,我傻眼了,他繼續說。

在留學申請中,保錄取對機構來講並不是秘密,它可以讓學生無視學歷、語言和績點等眾多限制直接保送到世界頂級名校,只是說過去這個保錄取的門檻是非常高的。

雖然各個國家頂級院校的「保錄取」標準不同,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走人脈保錄取。

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些頂級國家都是非常看重畢業生背後的人脈和階層的,比如說耶魯、哈佛本身就有親子同校的「傳統」,如果你能找到在相關領域非常有名氣的人來幫你推薦的話,你是可以滿足無條件錄取的。

當然,這個門檻最高。

你要是想整活,整個我的網友川老師之類的,可能會被丟出去。

第二種,導師內推或者招生官推薦。

每個國外高校在招生的時候都有相應「招生部門」的,這些招生官擁有類似於「降分錄取」權利去定向降低標準來錄取留學生,而部分高校導師也有相應的權利。

第三種,直接Donation,走捐贈路線。

Donation這個模式就很好理解了,畢竟資本主義國家嘛,只要你擁有足夠的鈔能力,學校也是無法拒絕的,直接聯繫學校相關負責人即可。

大家都對金錢有尊重。

雖然說這種「保錄取」途徑確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招生公平,但其實走這些捷徑的門檻是很高的,他不僅對資金有要求,同時還對人脈等有一定限制,並不是所有家長都能找到途徑的。

但偽造「保錄取」不需要這個門檻。

就現在很多留學中介來講,他們會明着給學生承諾保錄取,但實際背地裡乾的則是簡歷造假的勾當,具體操作就是他們會找專門的機構給學生偽造簡歷,以全程造假的方式給學生送到名牌大學。

就以申請美國的院校為例,在具體申請過程中,中介將學生造假後的材料通過美國WES認證後就可以讓學生順利以「作假後的信息」入學了。

客觀來說,這種「偽保錄取」是存在很大風險的。

但反過來講,在當下這個階段很多公眾認為的風險對人家家長來講可能並不是什麼風險。

反正學生不作假本就申請不上這些高校,那麼作假申請似乎就沒有風險,畢竟就算被發現也不至於有什麼太大的風險。

於是擺爛就成了很多人的最優解,畢竟還真有機會擺進去了不是?




8



聽到這兒我尋思着這也不太對啊。

就算有學生通過購買野雞大學的學歷獲得學位,甚至有學生靠着一路作假被國外高校錄取,但畢竟TOP級院校的畢業標準在這擺着呢,總不至於他們離譜到哪兒去吧?

朋友點了點頭,說這就是現在網課模式下的最大BUG。

因為學生也跟着擺爛了。

首先要說的一點是,雖然說國外高校畢業確實有難度,但其畢業難度是要遠小於錄取標準的,即使說是靠着其它手段來到海外院校,只要是好好跟着學,最多也就是多熬幾年畢業,那種完全過不了其實還是少數。

但在網課模式下,學生連好好學都不需要了。

對絕大多數留學生來講,決定他們畢業與否的關鍵完全在於考試,而在網課模式下,學校只能被迫採取網考的模式,而這種模式往往也是可以作弊的。

在疫情期間,國外院校是無法檢測到每個學生是否真實參與的,就以澳洲學校為例,很多考試是沒有任何監考措施的,就像那種簡單線上答題的quiz一般,老師在固定時間給你開放鏈接,然後在截止時間上交即可。

沒有任何監考措施,更像是兩三個小時的問卷調查。

那你猜,在這種毫無限制的情況下,學生們會不會在私下裡對對答案呢?

可能有人看到這兒會說ZOOM監考這個事,但其實它不過就多了個流程罷了。

雖然考前老師會說的非常嚴肅,又是錄像又說請專業人員觀測的,但實際在ZOOM監考下,在不經過考生同意的情況下,監考老師完全看不到考生的屏幕,基本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那你猜會不會有同學一邊開着ZOOM,一邊通過線上軟件交流呢?

可能很多人還會提什麼專業的監考軟件,但其實這玩意更坑,想作弊的學生找辦法總是能繞開那個軟件的,反而是對大部分在國內的學生來講,本來連VPN網速就有問題了,再開着監考軟件簡直就是折磨人生。

一場監考軟件下來,作弊的少了沒少還不清楚,倒是學生們關於網速的投訴郵件想把學校郵箱給沖爛了,而且這些監考軟件使用的院校是很少的。

於是,倒霉的儘是老實人。

而且在真正擺爛的留學生面前,人家是不屑於搞這些同學間對答案的操作,因為人家可以直接找代考。

很多老留學生都知道,在國外主動加微信找你聊天的除了家人就只有代寫了,對於很多文科論文類考試來講,論文工廠是實打實賺了不少錢的。

但在網課模式下,這些代寫適時推出了代考和包課服務。

而且學生還不用擔心這些人會坑他們。

因為人家真的專業。

現在掛着教漢語的海外教培機構有很多,但你知道他們最重要的業務是什麼嘛?

是給留學生上課。

你知道這些海外教培機構是怎麼招人的嘛?

假設留學生順利從國外高校學校畢業,但由於種種限制他們是不太可能都能找到滿意工作的,這個時候教培機構就成了他們很好的去處,作為曾經的卷王,他們可以成為授課老師給下一屆學生繼續授課。

在沒有網課的時候,這些卷王跟着學生一起上課,然後把老師上課講過的知識用中文再給學生講上一遍,然後在考前再給這屆學生進行集中補習。

在留學生群體裡,這種課外輔導並不是什麼秘密。

但網課讓課外輔助直接變成了請神上身。

以前的留學生上輔導機構最終還要靠自己去應付考試,但現在連這一步都省了,現在他們完全可以邀請這些當地的卷王代替他們去參加考試。

頂級高校的畢業難度可能對普通學生確實是個阻礙,但對於這些曾經的卷王來講,輕車熟路地可笑,而且就算你找不到這些專業人士,甚至你在某些電商上直接搜留學輔助也能找到。

卷王的意義,就是讓別人花錢不捲。

真的離奇。

但這還不是留學生擺爛的最高境界。

比起單純地考試作弊,有的學生還會選擇效應最大化的打法,直接包課給代考,讓代考去處理學校這攤子事,然後自己在國內到處跑校招找實習。

直接將時間管理做到了極致。

這些都很靠譜對吧?

但這時候你會發現,留學還有啥用?

對於家長來說,你說送孩子留學是圖什麼呢?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升學歷和完善語言,進階一點就是拓展人脈,實在不行,自我安慰一下漲漲見識。

在網課模式下,除了學歷提升外,留學生其它的收穫也是會跟着縮水的,沒有線下課,留學生們無法與老外進行面對面溝通,在缺乏英語環境的情況下,語言能力進展是可預測的,而且在線下活動受阻的情況,留學生建立人脈也相對困難一些。

漲見識?漲啥見識?去哪漲見識?學習怎麼作弊麼?

在疫情的加持下,本就不太值錢的留學變得更爛了。

聽到這裡,我已經傻了。

看着我呆滯的面容,他說,你要投錢嗎?

我要單獨開闢一條業務線。

我笑了,我沒錢,但我認識一個朋友有錢,等會兒我就帶你去他家。

結賬後,我帶他去了牛老師家。

我讓你幹壞事兒,我讓你侮辱知識。

今晚,正義必將執行。


仙人JUMP

點擊關注下方賬號!

你將感受到一個放飛自我的靈魂

且每篇文章都有驚喜


-----------------------

感謝你的閱讀,下面是1個抽獎鏈接按鈕,1月28日晚上19點開獎,一共1888元,666個紅包,感謝大家的支持。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閱讀、在看和轉發,點我參與抽獎!點我參與抽獎!

【我愛這個魔幻的世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