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下設計正在發生的變化

來這9個設計工作室看看

自新冠疫情以來,人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繼而也影響到了設計行業,未來的設計行業也無疑變得更具挑戰性。

為此,我們找到了來自中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阿根廷、西班牙、匈牙利、墨西哥等國的9個新銳設計師及設計工作室,看看他們通過哪些細節觀察到當下設計正在發生的變化,共同探討設計領域的未來趨勢及所需技能。一起看看!




9個新銳設計師及工作室
共同探討未來設計趨勢

我們總會追問下一個爆炸性的設計趨勢是什麼?未來學習哪些技能才能讓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變局中脫穎而出?

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了!

實際上,未來趨勢如颱風般變化多端,預測只能提供基本的參考方向,唯有持之以恆地積累、創作和實踐才是出路。接下來,看看他們都是怎麼探尋這條出路的!


STUDIO NA.EO

立入禁止

中國設計工作室

網站:studionaeo.com


STUDIO NA.EO(立入禁止)是重組於2015年的中國設計工作室,核心成員包括劉治治、迷盒、張琦等。他們專注於品牌識別、網站、海報和書籍等設計,具有極強的跨域性。

STUDIO NA.EO認為,隨着美學教育的普及,我們開始走進了一個人均設計師的年代。技能對於未來的平面設計師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平面設計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

「不是說平面設計已死,平面設計師仍存在,而是我們的工作性質發生了劇變,我們需要做的是用視覺能力為他人賦能。」

接下來,一起看看STUDIO NA.EO的作品都是如何通過視覺系統為他人賦能的吧!


The 5thabC art book fair

abC(art book in China)是中國的獨立藝術書展。視覺系統以點陣為基礎,體現了字體變量模式的一種可能性,藉此表達abC作為一個獨立藝術組織的靈活性與其在藝術書籍推廣上的專注性。



Pence

Pence是一家面向男性的生活方式集合店,視覺核心是品牌名稱Pence的首字母「P」,它的形態簡潔,僅由圓弧和直線構成。基於此,設計師以圓和方塊作為主要元素,經過不斷複製調整,形成了最終的視覺系統。

out.o studio

中國設計工作室

weibo:再平面outo_studio

out.o studio是一家中國設計工作室,由劉芊伶、劉芊俐、曹晟共同創立。他們持續思考與探索着平面設計的可能性,其作品曾獲得多項國際獎項。


# out.o studio雙主理人

雖然當下的設計(尤其是過去被認為小眾的設計)正在變得人人可得,但是對她們來說,對事物的存疑、審視和思考的能力,都會作為一項重要技能一直存在。


Riso 14 colors poster

out.o studio的這幅Riso色卡海報區別於常規色卡中以色階展示為主的實用性思路,而是以字體排版、漸變、網點和疊色為主題,以呈現Riso印刷在設計中的實際應用。


Riso Bible

一本Riso印刷工具書。out.o studio嘗試將14種顏色兩兩疊印,最終達到91種組合方式,並呈現它們在不同顏色的紙張上的顯色度等,客觀展現了Riso印刷的局限性和延展性。

2021 another calendar

out.o studio的設計師希望這本日曆能區別於常規的日曆體系及閱讀習慣,通過視覺語言去思考時間的多樣性和可逆性,並尋找日期與情緒之間的波動和關聯。整本日曆採用Riso印刷,共計13色。

YOHAK DESIGN STUDIO

日本設計工作室

網站:think-of-things.com

由金井名希和佐佐木拓共同創立。它集空間、產品設計、場景體驗等多種元素於一體,定義創意設計新標準,堅持「體驗未被定義的事物,關注無人問津的角落。」

設計與社會是分不開的。YOHAK DESIGN STUDIO認為面對這個發生巨變的社會,設計師一起琢磨、思考和尋求答案更好,沒必要獨自掙扎尋找出路。她們希望在未來能夠通過新的探索和創意,創造出能讓人們在這個複雜且不確定的時代里感到希望的設計。


THINK OF THINGS

THINK OF THINGS是由日本文具和辦公家具製造商KOKUYO經營的商店和咖啡館,其標誌源於品牌名字的縮寫「TOT」,有多種延伸組合,顏色形狀各不相同。多變的標誌寓意了思想的多樣性,也與品牌名字THINK OF THINGS(思考事物)相呼應。


Studio Garbett

澳大利亞設計工作室

網站:garbett.com.au

一家來自澳大利亞的設計工作室,它與世界各地的藝術文化機構、企業和社會組織進行了廣泛的合作,致力於創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設計行業的變化與社會變化相呼應。Studio Garbett認為:這也就意味着我們需要變得更有目的性,設計師在未來應該掌握適應變化的能力,以及隨時準備好應對自我職業定義的變化。


Career Trackers Awards cards

Career Trackers是一個為澳大利亞大學生提供帶薪實習機會的組織。作為頒獎晚會中的物料,設計師在設計卡片時,將其設計為裝飾性較強的節目單,可以在頒獎宴會的桌面上作為裝飾品擺放。



Everyday Practice

韓國設計工作室

網站:everyday-practice.com

一家來自韓國的設計工作室,他們不局限於平面設計,而是不斷地開發試驗,嘗試多種多樣的設計方法和場景。



隨着數字媒體的發展和新冠疫情的持續,海報和書籍類的作品正在被動態海報和網站取代,對於各種3D和網站程序的需求也在逐漸增長。他們認為,越來越多設計師選擇與技術人員合作,溝通能力也隨之變得重要。

SeMA HANA Art Criticism Award

首爾藝術博物館HANA藝術批判獎是一個開放的,包容性極強的平台。設計師希望通過趣味幾何圖形和充滿活力的色彩搭配來吸引年輕觀眾,並加入動態效果以表達組委會希望不斷進步的景願。

Symbols of Happiness

這是為「幸福的象徵」展覽所設計的作品,設計師希望通過視覺語言去展現現代人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他們的生活方式。


Green News

Green News由韓國環保組織綠色韓國聯盟出版。設計師以「Picket」這個單詞為基礎,為刊物設計了一個「綠色仙女」的形象,它們會觀察和捍衛綠色韓國聯盟的環保活動。

Choi Subin

韓國平面設計師

網站:choibin.com

一個來自韓國的平面設計師。他的作品涉及海報、宣傳物和品牌設計等,風格強烈,色彩鮮明。


Choi Subin常常感受到設計領域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通過社交平台,設計師可以更加輕鬆地與其他人合作,實現的事情比獨自一人時更多。在這種情況下,對未來的設計師來說,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規劃能力更為重要。


NOT REAL

阿根廷/西班牙設計工作室

網站:notreal.tv

一家位於阿根廷和西班牙的屢獲殊榮的設計工作室。工作室旨在將當下的視覺趨勢融入品牌語言,追求新鮮的創意,保持多元化呈現。


NOT REAL認為,近年來的變化更多地與視覺趨勢、技術和軟件革新以及我們的工作方式有關,然而設計原則應該始終存在。潮流來了又走,總是向前發展的,有時候2D,有時候3D、CGI或混合媒體,但總會添加新元素。

RAD
RAD是一款無糖有機氣泡茶飲品,有多種口味。設計師通過大膽而古怪的色彩組合融入了70年代的氛圍,給人一種超現實的感覺。復古街頭風為品牌打造了時髦前衛的基調。

Mariela Mezquita

匈牙利平面設計師

ins:marielamezquita

Mariela Mezquita(瑪麗拉·梅斯基塔)是一位來自墨西哥的平面設計師,擅長為不同項目開發獨特且實用的設計方案。她還在設計中積極地使用環保材料和在地工藝。



隨着數字時代的到來,Mariela Mezquita強烈建議設計師學習動畫和3D,並了解同樣存在於網頁應用中的編輯設計。這是現在乃至未來吸引客戶的最簡單高效的方法。


OMA

設計師為墨西哥的住宅項目OMA所設計的品牌形象。設計靈感來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Luis Barragán建築風格,選用光影、幾何和自然明亮的色彩作為設計亮點。


Squash 73

Squash 73是一個跨學科的文化空間,建築前身是壁球俱樂部,人們可以在裡面舉辦工作坊、展覽、戲劇排練等任何藝術相關活動。為了凸顯其運動性和多功能性,設計師使用摺疊的鋼材和電線來建造標識,圖標則使用線條代替。


Classmate Studio

匈牙利設計工作室

網址:classmatestudio.com

一家位於匈牙利的設計工作室。工作室旨在通過開發前瞻性的設計和策略來改造品牌,並相信創造力和想象力是未來的關鍵。



Classmate Studio認為,在過去的幾年裡,設計行業最大的因素是前所未有的數字化,和對可持續產品及設計方案需求的持續增長。未來的設計師可能需要更多技能,但專注於其中一項擅長的技能准沒錯,然後通過其他技能來協作,比如編程、動畫、3D等。


Debrecen 2023 European Cultural Capital of Culture

該項目是工作室為德布勒森2023歐洲文化之都所設計的視覺形象。


活動標語「分享視野」啟發了設計靈感,通過水平分割布局打造磁鐵吸引物體的概念。當箭頭變成圓形時,抽象的人和社區都被包括在同一視野內,共同分享着相同的空間和願景。



總而言之,從生活、社會到人的行為,這個時代真正悄然發生變化,當下的設計也不例外。至於未來的設計將會走向何方,9位設計師及工作室提供的方向是否準確,一起拭目以待吧!


當下的設計正在發生變化,
你認為未來設計會走向何方?
評論區等你分享,一起嘮嗑!

編輯 | 朱綺瑩
圖片 | 來源於BranD60期雜誌及網絡
(如有侵權,請與公眾號後台聯繫)



60期新刊上市108元
立馬點擊下方小程序預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